APP下载

911例身高管理儿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8-27原春青李晓广付丽梅李美丽韩艳华

大医生 2020年3期
关键词:遗传区间发育

崔 红 原春青 卜 茹 李晓广 周 洁 付丽梅 李美丽 韩艳华

(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95)

近年来,家长们对儿童身高的关注度普遍提高,对儿童身高管理的意愿增强。儿童的体格发育评价与监测是儿童身高管理的的重要内容。身高生长受遗传、环境的影响,个体差别很大,但儿童身高生长都遵循相同规律。识别生长异常,找出不利于身高增长的不良生活方式,可以为身高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 年初次参与身高管理的儿童共911 例进行体格测量,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由专业医务人员采用统一测量方法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测量前对测量器具进行统一的校准。家长采用自填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出生情况、父母身高、儿童睡眠、饮食、运动状况等。

1.3 评价标准与靶身高计算

以中国2005 年9 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评价标准。根据 WHO《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的 BMI相关标准[1]及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2]判断儿童的消瘦、超重和肥胖:BMI < 同性别同年龄第 5 百分位数(P5)为消瘦,BMI ≥同性别同年龄第 85 百分位数(P85)而小于第 95 百分位数(P95)为超重,BMI ≥同性别同年龄第 95 百分位数(P95)为肥胖。遗传靶身高的计算:男童靶身高 =(父母身高之和 +12)/2,女童靶身高 =(父母身高之和-12)/2[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与身高管理儿童基本情况

911 例儿童中男女比例为498 ∶413,平均年龄(6.8±4.0)岁,消瘦者占4.61%,超重者占10.76%,肥胖者占9.55%,见表1。

表1 儿童基本情况[例(%)]

2.2 首次测量儿童身高水平与遗传靶身高水平百分位分布情况

同年龄同性别身高小于3 百分位占12.62%,身高大于97 百分位占2.31%;儿童遗传靶身高小于3 百分位占0.22%,遗传身高大于90 百分位占1.32%,见表2。

2.3 身高管理首次测量儿童身高水平与遗传靶身高水平百分位差距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将参与身高管理的儿童分为4 个年龄组,即婴幼儿组(3 岁以下),学龄前组(3 ~7 岁),学龄组分(7 ~12 岁)和(12 岁以上)。每个年龄组中身高水平与其遗传身高水平差距以主百分位个数为指标,目前身高与靶身高比较,小于1 个主百分位占21.62%,在同一个百分位占22.28%,大于1 个主百分位占11.86%,即目前身高与靶身高相差1个主百分位区间之内的占55.76%。小于3 个主百分位的13.61%,大于3 个主百分位的4.06%,即目前身高与靶身高相差3 个主百分位以上的占17.67%见表3。

2.4 家长问卷调查情况

对初次参与身高管理的儿童家长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与儿童身高相关知识及一般生活习惯,有33.70%的家长反映孩子挑食,32.16%的孩子晚上上床睡觉时超过22:30,有32.27%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爱运动,有26.45%的孩子正在服用维生素AD,只有6.48%的家长每年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见表4。

3 讨论

3.1 儿童身高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是关键期,儿童身高管理的年龄应尽早

表2 首次测量儿童身高水平与靶身高水平的比较(身高百分位)[例(%)]

表3 当前身高百分位与遗传靶身高百分位比较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例(%)]

表4 与影响身高生长相关因素调查情况[例(%)]

儿童身高在每个年龄段都是关键期。儿童出生第一年平均身高增长25 cm 左右,第二年增长12 ~13 cm,第三年7 ~8 cm,学龄前6 ~7 cm/年,学龄期5 ~7 cm/年,青春期男性共增长28 cm,女性共增长25 cm[4]。儿童生长过程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前一年龄期的生长发育为后一年龄期发育奠定基础,任何一期的发育都不能跳跃,任何一期的发育异常都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5]。身高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动态监测儿童生长,及时发现生长偏离。航空总医院参与身高管理的儿童各年龄段分布显示,3 岁以下的儿童只占18.55%,说明家长对儿童身高开始管理的时间认识不足。首次测量身高有12.62%的儿童生长迟缓(身高水平小于P3),如果孩子从出生开始,每年做一次生长发育评估,持续监测身高增长的速度,就可以及早发现生长偏离,为下一个阶段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个性化

评估遗传靶身高水平作为身高管理一个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儿童身高生长潜能发挥的程度及可能存在生长异常的风险。身高生长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在正常环境下健康儿童的生长是沿着自身特定的轨道向遗传所确定的目标发育[5],多数儿童身长(高)生长轨道可在1 ~2个主百分位线内波动[6]。在身高个性化评价时既要考虑其在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发育水平及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同时遗传靶身高对其生长潜能的发挥判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姿欢等[7]认为比较身高与遗传靶身高分别所在百分位区间来估计儿童遗传潜能发挥情况。所在百分位区间小于遗传靶身高所在区间时为遗传潜能发挥欠佳;身高所在百分位区间等于遗传靶身高所在区间时为遗传潜能发挥正常;身高所在百分位区间大于遗传靶身高所在区间时为遗传潜能发挥较好。而航空总医院管理的儿童身高水平在其遗传身高水平相差1 ~2 个主百分位的占82.33%,说明绝大多数儿童身高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有54.88%的儿童身高水平低于遗传身高水平,说明遗传潜能发挥欠佳。较好环境的身高发育公式是[8]:身高=遗传潜力+营养-生活各种压力,好的环境能更好的发挥生长潜能。在身高管理方案选择上,可以根据儿童所处年龄段不同,给予改善环境因素的指导,持续监测生长。对身高水平与其遗传身高水平相差3 个主百分位以上的儿童,无论是生长过快还是过慢都可能有存在异常的风险,需要内分泌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疾病。

3.3 家长对儿童身高管理认知不足,对促进儿童身高生长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通过家长调查问卷显示,儿童挑食、晚上过晚睡觉分别有66.30%和67.84%,只有6.48%的家长每年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生长迟缓的儿童家长并不认为孩子是疾病状态等。说明家长对儿童身高生长的知识还是相当匮乏,有的儿童家庭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长对儿童身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有家长认为身高管理可以让孩子想长多高就能长多高,还有的家长认为身高管理就是用药。实际上,科学的身高管理在身高生长速度方面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帮助家长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对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的管理,使儿童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9]。同时,在身高管理的过程中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生长曲线绘制的技能和简单的评价方法,改善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因素,科学评价动态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态。通过健康讲座、网络科普专栏等多种渠道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知识。儿童身高生长涉及遗传、内分泌、营养与骨代谢等多学科知识,因此身高管理的医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技能。

猜你喜欢

遗传区间发育
区间值序列与区间值函数列的收敛性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低速增长区间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