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文化”凝聚青年力量
2020-08-26钟晓珊
钟晓珊
一、背景
一般说到青年,我们脑海里涌现出来的形容词大抵会是“青春逼人”“阳光大方”“积极向上”,但近年能源结构侧改革、中央企业改革等外部环境,以及广东电网公司争创国际一流企业的内部环境给青年骨干增加了工作压力,韶关供电局(以下简称“韶关局”)的个别县局以及一些基层班组,部分青年的身上存在着“颓丧”“消极”的影子,生活上深居简出,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进取心。针对这种现象,韶关局团委开展了青年思想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是在压力下,青年人无法在企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感、归属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凝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作用,韶关局在青年团员中开展了“家文化”系列活动。
二、做法
让青年在企业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努力给青年营造“家”的幸福,致力打造青年成长成才的平台。
(一)“了解我的家”:找准定位,让青年成为“螺丝钉”
教育的出发点是帮助青年们认清现状和认清自己,让他们了解在这个“家”中,他们处于什么位置,又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一心向上不顾长远”的现象。韶关局的各级团组织,主动与青年进行“一对一”谈心交心,既说政策、说企业需要,又说平台、说个人发展,既说身边的典型例子,又说自身的成长经历,通过这种方式,让青年员工对扎根基层和工作调整有更清晰的认识,让他们不再埋怨“发配”到偏远山区,不再埋怨当“资料员”,逐渐地融入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肩负起岗位赋予的责任。助力“互联网+”与共青团工作的融合,开展“青年在现场”工作分享,加深青年对企业、对岗位的熟悉度。除此以外,韶关局还通过道德讲堂、榜样面对面、五四微分享等方式,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组织青年员工接触甚至采访身边的“模范”,组织青年员工以青年视角讲述身边模范的故事,在韶关局,“树典型、乐宣讲”的方式已成为各县局青年员工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提高及宣传韶关电力员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式,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也有助于青年员工建功立业。通过榜样引领,让大家爱上自己的岗位,并积极地在工作中争当先进。韶关局开展的“我的班组我的家”班组文化建设工作,青年员工成为此项工作的主力军,青年员工以开展“我为班组代言”的形式,变身班组这个“家”的代言人,传情讲授“家”的故事,助力青年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
(二)“装饰我的家”:教育培训,让青年成为“多面手”
一是让青年有更多的动手机会。由于基层供电所普遍年龄结构老化,青年到了基层供电所就成了“资料员”,没办法接触更多的现场工作,韶关局通过给老师傅们的工作,对老师傅进行电脑、系统的针对性辅导培训,对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就提供“一对一辅导”,将供电所的青年们从资料里解放出来。二是帮助青年提升专业技能。针对青年员工经验不足的问题,在新员工入职开始,就提供专业的配电、营销培训,除了省公司组织的入职培训外,还组织一些贴合各县局实际的个性化培训,这样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快的成长。此外,在全省推行“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大环境下,韶关局将劳动技能竞赛的触角伸至各个岗位,常态化练兵比武,特别是对青年们进行各种强化训练,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历练和成长。比如韶关局基本每年都举行的配网技能竞赛,以前县局的参赛队伍多是“两老带一少”或者“一老带两少”,通过培养,现在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青年人,不仅表现欲望强烈,技能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还努力为青年提供多维度的学习培训机会,让青年人不再只局限于眼前、局限于自己的岗位,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接触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将一批青年党员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既盘活了党务资源,也促进了青年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团委推进各种“学习工程”,如芙蓉讲堂、青年论坛、外出对标等,还邀请专业人士对青年进行心理、交际、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优化青年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爱上我的家”:培养青年,主动让他们成为“接班人”
青年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抓好青年的培养工作是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韶关局党委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加强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在全局各单位选拔了40余名后备干部,并将全部的后备干部送到浙江大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脱产学习,系统地帮助提升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对一些具备条件的县局,鼓励他们将更多的青年充实到基层供电所所长、副所长和班站长岗位上,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前进希望。二是加强对优秀青年的管理。组织了局一批青年人到地方政府、局机关部门开展挂职锻炼,加强了年轻干部、青年人多业务、多层级、多区域的岗位锻炼,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三是韶关局各级团组织和有关部门与青年一起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让青年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员工做好职称评定和学历深造,并在评先评优等途径上推送优秀的青年人。四是注重“师带徒”工作。韶关局的大部分班组,都将班组人员按年龄层次分为工作小组,以“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帮助青年更快地掌握工作业务知识。同时,通过成立科技创新小组、技术攻关小组的形式,让青年人担任小组负责人,让他们能依托小组的平台迅速地成长成才。
三、效果
通过“家文化”系列措施,解决了团员青年“外忧内困”的问题。
“外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对青年员工的价值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此“对立”的是,一些青年员工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症状。刚入职时,他们的价值观还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往往忽略了职場中的现实,一旦发现企业没有想象中的好,心里就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继而对企业缺乏归属感。通过系列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找准定位、认清现状、规划目标,青年团员普遍都能融入企业,安心在岗位建功立业,在各项工作中也涌现出了一些先进的事迹。2015年起,韶关局青年连续三届获得了省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在各级技能比武上,青年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内困”。韶关局辖内的县级子公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青黄不接”“断层”,该情况在几个县局都很普遍。这种“断层”除了年龄上的断层外,还有一个特征,即老师傅们有经验、有技术,但缺少理论基础,学习创新能力也较差;年轻人大多学历为专科以上,有理论素养,但缺少现场工作经验。培养青年成为多面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实操经验,对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韶关局开展的“精益金点子”征集中,就收到了全局40余条优秀金点子,在省公司的精益论坛上,韶关局的青年们也崭露头角。
四、思考
一是健全的机制为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韶关局团委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设置团组织,要求“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团组织”“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到哪里,团组织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党建带团建”的大力支持下,局青年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领导的支持为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动力。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韶关局党委多次研究部署青年工作,将引领青年的发展纳入局重要议事议程,重点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青年的拥护为青年工作的落实提供了保证。结合青年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开展青年工作,才能激发青年的积极性,才能得到青年的拥护。
在“家文化”的不断熏陶下,韶关局能不断凝聚青年力量,带领青年团员们在企业改革的各项工作中建功立业,为局争当山区排头兵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