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文教学

2020-08-23俞燕萍

关键词:兴趣教学

俞燕萍

摘 要: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只有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和多角度补充知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营造课堂轻松活泼气氛的方法。

关键词:轻松氛围;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2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内在心理倾向,是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认为:愉快的情绪能使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与学生的相处磨合中,笔者尝试了很多,也感受到了不少,悟出了一些经验。笔者下面谈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不急着上新课,而是和学生聊,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学习之旅。当然,聊的内容在课前已作了准备。我把最近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講到易中天先生;从我的大学生活讲到最近发生的趣事。用具体事例说明学语文的重要性和方法。文史不分家。如《斜塔上的实验》包含了历史知识和物理知识。《苏州园林》包含了美学、地理学的知识。我告诉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博览群书,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在看似海阔天空的内容中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包罗万象和深刻意蕴。

在导入《白杨礼赞》新课时,请学生回顾吟咏梅兰竹菊四君子及松柳等树木的诗句。学生跃跃欲试,大家争相吟咏“凌寒独自开”“风姿寄高雅”“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诗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起到回顾古诗文的效果。看着大家浸润在诗文中喜悦的神情,我顺势小结:“除了这些,文学家也曾赞美过白杨树”,简单的一句话,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课堂情境

初一学生的好奇心很旺盛,厌倦单一的程式化过程。为了让语文课不陷于枯燥的泥沼中,我经常变换上课的程序,采取多种方式并用、轮用、换用的方法,始终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为宗旨。比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对“寿先生是个好先生吗”这个探究题进行辩析。在讲授《录音新闻》时,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模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现场记者以及指挥所负责人的口吻。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扮演负责人的男同学,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语速适中,很有发言人的感觉,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许。

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往往满足于知道一句话的意思而忽略了句中的关键字的意思。为了做到字字落实,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的同学自由向对方提问,以答对数量多的为胜方。如此一来,所有同学都跃跃欲试,力争将对方难倒。于是所有的难理解的字词包括用法都被作为问题。而好胜也是学生的特点。于是,一个组里的同学互相帮助,积极查阅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谁也不甘示弱。就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将要掌握的重难点全部列举出来并自行解决,甚至还将知识延伸到了课外。

作文一向是令学生头痛的任务。如何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并逐步爱上作文,我认为要多管齐下。平时,我将自己在书刊杂志上看到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章印发给学生,不作任何额外要求,让学生纯粹地阅读。作文课上,我抓住一个角度深入讲析。比如写人物个性特点的记叙文,我先列举几个人物,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小燕子和林黛玉作比较。一个是活泼大胆的,一个是纤细敏感的。学生很容易说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再举《还珠格格》中表现小燕子豪爽性格的片段和《红楼梦》中表现林黛玉流泪的片段,由学生来进行比较,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动作表现性格迥异的两个人的。经过分析对比,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三、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

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些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偏离课堂重点,与考试无关。但我从不打击他们。我欣喜地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有价值。如学习《爱莲说》时,有学生当堂提出第二段末尾为什么按菊花,莲花,牡丹的先后顺序,而没有与前文的先菊花,后牡丹,最后莲花的顺序一一对应。我先肯定她的质疑精神,再让全班讨论。在没有学生能给出满意回答的情况下,我再做点拨引导,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说法。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然会提升。因为他们不仅能按要求学习,还学会发现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还有一次,我给学生补充些解题思路方面的知识,有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请学生动笔抄录。内容比较多。时间一长,平日里最调皮的学生就开始半开玩笑地抱怨:“我写得手都要断了。”其他同学窃笑。我走到他跟前,说道:“你刚才就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他笑笑不言语了,继续抄写。其他同学发表看法:“老师你太幽默了。”看他们认真抄写的样子,我微笑。

四、从多角度补充知识

讲析课外文章,不为答案而单一地讲析。如莫言的《童年读书》一文中有“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的语句。我向学生介绍了书籍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风靡一时致使当时许多青年效仿维特走上轻生的道路。告诉学生生命可贵,不应盲目冲动。二是斯诺的《西行漫记》,鼓舞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通过正反两例,告诉学生,选择书籍要慎重,阅读书籍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初中阶段应该多读积极正面的书籍来陶冶情操。

前方的路很长,我们将风雨兼程,大步向前。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实践,不断创新,不懈探索,以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学,江苏 昆山215343)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