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词风鉴赏走出豪放与婉约的误区

2020-08-23周玉龙

周玉龙

摘 要: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这是千古以来人们对苏轼和辛弃疾词风的总括。但文无定法,同样是一个词人,他们随着人生经历和题材的变化也会写出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但对于宋词鉴赏来说,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分类已经对学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起初,豪放与婉约是指词本身的风格,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对词人写作风格的划分,以至于学生一看到作品,只要是苏轼的,就认为是豪放的,只要是李清照的,就认为是婉约的。这种教条的词风鉴赏严重束缚了学生对词的认识,以至于在词的鉴赏中经常会发生很多的偏差。

关键词:豪放;婉约;词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06-1

在词的学习中,学生习惯以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来进行划分与鉴赏。初中教材中主要有辛弃疾和李清照的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会先入为主地将李清照的词全部认定为婉约词,而将辛弃疾的词全部认定为豪放词。诚然,李的词大多数都是婉约的,辛的词大多数都是豪放的,但词风的认定来源于对词的具体鉴赏。两位词人有的作品和他们的主要词风正好是相反的。即豪放词人写婉约词,婉约词人写豪放词。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因而在词的鉴赏中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词风鉴赏的具体方法。

一、豪放词人亦婉约

辛弃疾被认为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境界壮阔,气势恢宏,充满了报国安邦的宏伟愿望和怀才不遇,不受重用的愤慨。尤其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将戍守边塞,饮酒吃肉,听唱胡曲的悲壮场面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旋惊”一句,作者联想三国时期的古人畅快厮杀的场景,充满了英勇无畏的豪气。可以说此词是辛弃疾豪放词的巅峰之作,词人一开场就以“挑灯看剑,吹角连营”的场景将读者引入了雄浑苍茫的战争世界。

《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为词眼,成为千古名作。但全词从风格上来说却是豪放不显而婉约十足。首先词人以“愁”为引,写少年时“为赋新词”而“爱上层楼”。词人的“愁”与作词和上楼联系在一起,虽然是“愁”但这里的“愁”却是轻松的。作者当时正直少年,对一切充满了希望,认为可以凭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因而他也颇为自负,想做出惊人之词来表达志向。可以说上阙是词人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自嘲,以及对年少时期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因而上阙并没有豪放之气,反而是些许的委婉。

下阕“而今识尽愁滋味”,一个“尽”字将作者人生理想不得实现,生活压抑苦闷的心情全部展现了出来。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言为何而“愁”,而是以连续的“欲说还休”来反衬。词人也没有直言对秋天的感受,而是通过“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中一个形容词“凉”和叹词“好个”将带给读者联想,将自己荒凉凄伤的心情表现了出来。在词中词人由懵懂无知的少年转眼进入饱经沧桑的老年,由原来的充满愤慨到逐渐看开世事,因而让作品具有了一种平淡而深沉之美。可以说这首词是十分婉约的,它表现出了词人对现实的极度失望。

二、婉约词人豪放时

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其词多以明月、梅花、浓酒、梧桐、细雨等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凄凉。这种风格和她中年开始漂泊流离、无依无靠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也和她的女性身份是不可分割的。毕竟中国古代的女子经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是柔美委婉的。但在年轻时,李清照也有着惊人的豪放之作。

《渔家傲》一词开篇便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样的壮阔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云涛滚滚的仙界。“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作者虽然表面是自谦,但实际是自傲。因为李清照在年轻时,词作就已经在士大夫中口耳传颂了,而李清照也自命不凡,虽然是一介女流,却以才自傲,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描绘了大鹏高飞直翔四海的场景,作者以大鹏自喻,表现出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远大志向。

此词的意境、抒情方式在李清照所有的词中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家境优越,在年少闻名之时的踌躇满志,充满抱负的男儿心态。因此,此词虽然是婉约之祖李清照所作,但它却是十足的豪放之词。

三、词风鉴定需谨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词的风格与词人的总体创作风格是有一定关联的,但在真正的分析词的风格时,要抛开作者的总体词风,直接从词的内容入手。现以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例,原文如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对于这首词到底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不同的读者应该会有不同的见解。

首先从意象上来看,“神州”、“千古兴亡”、“长江滚滚”、“”“万兜鍪”、“战未休”、“英雄”等都是对雄壮开阔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可以说豪放至极。但却以“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来借景抒情,委婉感慨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都随着滚滚的长江淹没不见了;以“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中以曹操称赞年少的孙权英勇无敌来委婉表达自己青春已逝,功业未成的苦闷。所以说这首词从意境上来说是满带豪放之气的,但在抒情方式上却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式来委婉表现内心苦闷的深沉情感。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词的委婉语豪放与词人本身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随着词人经历的变化和创作时选取的题材的差异,同一个词人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词。因此,在具体的词风的鉴定上,必须要结合词的意象和抒情方式。豪放词的意象一般都是阔大雄壮的,婉約词的意象一般都是柔和静美的。在抒情方式上豪放词侧重于直抒胸臆,而婉约词侧重于借景抒情。除此之外,部分词兼备豪放与婉约的特点,即意象上的豪放与抒情方式上的婉约。学生在鉴赏的时候要摆脱因词人而论词的教条观念,要以词论词,结合词的意象和抒情方式来对不同词的风格产生新的认识。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山东 枣庄27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