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外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灵

2020-08-19杨华玲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授之以渔以读促写课外阅读

杨华玲

【摘 要】2019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把课外阅读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学生不愿意阅读、讨厌阅读,电子游戏几乎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众所周知,想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如何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叙述:深培阅读沃土,创设优良环境;授之以渔,提高阅读质量;采用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效。

【关键词】课外阅读;立足课内;授之以渔;以读促写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的学者几乎是从小就喜欢课外阅读。著名教育家张志公曾说,如果把他的语文学习经历算作十分的话,那么应该是课堂教学占三分,课外阅读占七分。张志公先生的话形象地道出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面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失的现象,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迫在眉睫。关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深培阅读沃土,创设优良环境

有兴趣才有动力。学生只有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才会愿意捧起书本,阅读才能成为其学习之助力、生活之高光。在教学中如何点亮学生心中“爱读、善读”的这盏“灯”呢?

(一)师者为模范,生当会“移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学生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亲近自己的语文教师,这种情感就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而当教师强调阅读很重要时,学生自然会听。

(二)家校齐出力,墨香处处闻

要想让学生以书为友,家庭教育的熏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许多家长向教师抱怨自己的孩子从不主动看书,即使被动地去看书也是磨磨蹭蹭的。据调查发现,有些家长自己从不阅读,只爱玩手机。家长深爱着孩子,劝诫孩子博览群书,自己却不读书。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不爱读书,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表率。所以建议家长:一要有订阅报刊的习惯;二要在孩子还没上学,或者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陪着阅读一些有趣的童话以及各种绘本,并养成习惯。

(三)立足于课内,延伸至课外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内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得读书的方法;再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教育界中盛传这样一种说法: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好似人之两腿,两腿齐发力,教与学才能走得稳,走得快。这种说法形象地概括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点出了实行“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阅读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张将教学内容与相关的课外读物配套推出,依课本内容推荐课外读物,双管齐下,做到“立足于课内,延伸至课外”。对于节选的课文,要建议学生阅读原著或全文。如,学生学习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窃读记》《祖父的园子》后,引导学生读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城南旧事》《呼兰河传》,去了解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的发展、故事情节的变化等,以解除心中疑团。

二、授之以渔,提高阅读质量

做事没有找到正确方法的人,无异于在黑暗中摸索的瞎子。教师想要学生爱上读书,就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读书方法。

(一)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教师可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安排背诵,在比较疲劳的时候则可以选择阅读较为轻松的书籍。而在漫长的寒暑假期间,则可以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持之以恒的力量是惊人的,所以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半小时的阅读。比如,推行“阅读打卡制”,请家长监督,并每隔一个月在班上做一个统计,让家委会买一些奖品,给这些坚持不懈的“小书虫”一些奖品。小学生是很容易满足的,以小礼品作“砖”,可引出学生阅读兴趣之“玉”。

(二)读完书学会复盘

读书就要读得透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可推荐学生按“先快速浏览一遍,再细读品味精彩的章节,最后回忆并总结内容”的步骤阅读。学生完成阅读后要养成对自己连续发问的习惯。如:这本书讲了什么?我认识了什么样的人?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复盘,学生对书本内容印象就更深刻了,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三)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时做笔记能改变一个人的读书方法,读书时善做笔记,才能真正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浪花集”,及时记下书名、作者和文章中精彩的词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可进行分类收藏,可以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进行分类。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加强学生分析、概括、写作的功底。这样,一页页编成的课外阅读卡,必将成为学生今后习作借鉴、运用的知识宝库。久而久之,他们写起文章也将如有神助。

三、采用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效

(一)组织活动

教师要定期组织各种“阅读会”,宣传、表彰学生近期的课外阅读效果。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对阅读有了兴趣,这是成功的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则是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保持下去,并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开展各种活动,寓读于乐。例如,可以利用早晨和中午上课前的时间,安排几位学生进行交流阅读。可以背诵格言警句,可以是背诵优美段落;可以谈自己最近的阅读体会,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读书看报时了解到的当下热门话题,并阐述自己的意见。再如,学校为了帮助学生走近书本,爱上阅读,可以在课程表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对于这样的一节课,要本着上好课、上出新意的宗旨,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最近看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交流读书的感受和经验。这种交流,不仅能展现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也是学生练胆的好机会。

(二)以读促写

当学生爱上了阅读,还要注重读与写的结合,以读促写。例如,规定每两周举行一次现场习作课,可以给定一个题目,可以是半命题,也可以是材料型的,让学生自拟题目。有时可不限文体。这样的习作课,重在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其实并不难,抓住“我手写我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要领,写出好文章自然会水到渠成。另外,还要每期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和进步大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收获园”上。学生获得成就感,阅读的兴趣自然高涨。

四、结语

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它能补充知识,与课堂教学互为表里,可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文化,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尽情地遨游书海,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鞠斌.让课外阅读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我的班级读书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9(28).

[2]丁会明.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文教资料,2019(20).

[3]曹卫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

[4]王志江.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2).

[2]袁晓娟.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

猜你喜欢

授之以渔以读促写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为了“梦之队”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