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生活化 成长健康化

2020-08-19丁玲玲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教育策略德育

丁玲玲

【摘 要】幼儿阶段是德育的黄金时期,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会对其人生长远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加强幼儿阶段德育理念渗透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现状,从德育出发,就如何有效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有效提升幼儿德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德育;生活化教育;教育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揭示教育本质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非常契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涵,尤其是幼儿年龄尚小、缺乏学习经验、理性思维不足、自主辨识对错的能力有限,此时如果缺乏良好的德育,容易阻碍幼儿正确“三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品性的形成,这会对他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快革新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运用生活教育思想显得至关重要。

一、幼儿园德育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价值

生活化是教育的精神实质之一,是理论知识教学联系实际的必然选择。同理,在幼儿园德育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德育活动是提升幼儿德育效果的一个创新举措。首先,生活化德育主张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拥有大量生动、直观的案例,同幼儿的联系比较紧密,它们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获取学习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无形中增强了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其次,生活化德育具有众多形式。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德育的时候可以紧密联系幼儿园一日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某堂德育课或者某一个正式的德育活动。现实生活中有众多关于道德的实例与情境,在这些情境当中都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与体验“道德”的本质,最终帮助他们将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最后,生活化德育倡导深入挖掘与利用社会与家庭方面的丰富教育资源。在生活化德育领域,幼儿家长不再是配角,而是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主体,这主要是由于幼儿的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家庭中度过,幼儿父母在幼儿教育当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由此可知,为了提升幼儿园德育效果,有效运用生活化德育理念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幼儿园德育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对策

(一)基于幼儿生活经验,构建生活化德育目标

生活化德育在幼儿园中的融入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这是生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生活化德育目标构建期间,需要对幼儿园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认知与思维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之后针对不同年级的幼儿设定差异化的生活化德育目标,这是有效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包含众多道德内涵与思想,如日常家庭生活中会包含家庭伦理,集体或群体生活中会包含合作、互助、团结、谦让等道德思想,社区生活当中也会包含公共道德、相互尊重等道德思想。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德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认知发展情况,科学地设计生活化德育目标,保证可以为生活化德育在幼儿园中的顺利融入做好铺垫。

例如,在设定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总目标期间,可以将其确定为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团结友爱、遵纪守法、自信勇敢、诚实守信、开朗活泼以及好问好学等良好德育品质。然后根据不同年级幼儿的思维认知发展特征与规律,对生活化德育的阶段目标进行分别设计。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而言,其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这一德育目标可以解读为:懂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从爱家、爱幼儿园、爱家乡到爱祖国;懂得在升国旗的时候要行注目礼;搞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来自家庭的关爱,并且要懂得关爱家庭成员。针对中班幼儿而言,其中“团结友爱”这一德育目标可以解读为:懂得与人礼貌相处的一些基本方法与准则,学习与人合作和与人分享,体会集体生活的温暖。针对大班幼儿而言,其中“诚实守信”这一德育目标可以解读为:帮助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待人与事要做到讲诚信。此外,在对幼儿开展生活化德育期间,除了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性情感与认知之外,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一些生活化实践活动,力求可以使他们将有关的观念、情感与认知化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或行动。

(二)有机整合生活元素,丰富生活化德育手段

在确定生活化德育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深入挖掘和有机整合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生活元素,尤其是要使用那些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化素材。在此基础上,要对生活化德育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彻底革新,力求借助多样化的生活化德育手段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他们可以在其中高效地开展各项自主探索或感知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参与丰富多样生活化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活化德育思想的熏陶,显著提升了生活化德育理念在幼儿园中的渗透效果。

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生活化德育期间,可以抓住幼儿园内部的环境创造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隐性化的德育环境氛围,利用环境的影响作用来感染和熏陶幼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德育理念。比如,可以转变以往只考虑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美观性与安全性的环境布置观念,从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出发,立足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性特征,从幼儿园内部大环境与活动室几个方面进行环境科学创设,如可以在幼儿园内部的游戏区角、活动室或各个走廊中粘贴一些“幼儿化”的德育图片或警示语,利用这种环境的创设可以无形中渗透德育理念。除了从幼儿园环境创设出发,也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手段与策略开展幼儿生活化德育,如可以有效地利用童规诵读、活动体验与艺术表现等多样化的教学路径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其中的“童规诵读”活动主要是将德育的理念融入一些创编的儿歌或童谣当中,在幼儿园每天的餐前等时间组织幼儿朗诵,以此无形中使他们对正确的道德思想与行为形成深刻认知;“活动体验”主要是以保护环境、亲子游戏等活动方式,将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等德育思想融入活动当中。

(三)注重开展多元协作,创新生活化德育模式

在幼儿园中融入生活化德育理念与思想期间,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活化德育的效果,除了需要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之外,也要注意开展多元协作教育,即充分發挥幼儿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的作用,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最佳的环境。特别是幼儿家庭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所以必须发挥幼儿家庭在育儿方面的作用,帮助幼儿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幼儿园要加强同幼儿家庭之间的联系,大力宣传德育的新理念。当前幼儿园的全体幼儿教师可以同幼儿家长之间进行密切联系和深入沟通,如可以灵活地运用幼儿成长记录袋、网络平台等,帮助幼儿父母接触到更多的德育理念、思想等知识。又如,可以鼓励幼儿父母走入幼儿课堂,用活生活化的德育资源,如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可以对幼儿谈一谈自己的工作心得与体会,使幼儿对自己的父母形成憧憬与崇拜心理的同时,让他们可以更加懂得珍惜劳动的成果。此外,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会上各种社区活动,如社区联谊活动、福利院老人慰问活动等,这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总之,生活化德育是提升幼儿园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在幼儿园中融入生活化德育理念时,可以从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构建生活化德育目标出发,注重有机整合生活元素,丰富生活化德育手段,同时也要注意有效地发挥幼儿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与机构的协同育儿作用,创新生活化德育模式,力求不断提升幼儿园德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秀红.生活即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生活化德育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8).

[2]张懿彬.春风化雨润蓓蕾——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96).

[3]卢素芳,顾红云.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

[4]周骥.3-6岁幼儿德育生活化的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育,2010(02).

[5]杨京艳.浅谈德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3).

[6]卞艳明.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6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教育策略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构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