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探讨

2020-08-16王华

黑河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课堂活动思维能力

王华

[摘 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础,小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创建高效的小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是不是课堂上设计的活动多、评价多、采用的辅助工具多就是高效?还是教学活动中有才艺、有汇报、有个人或小组表演、唱唱跳跳完美热闹的课才算高效?本文试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对有效课堂教学作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能力;课堂活动;学生为本

一节高效的课并不是简单的环节拼接和方法叠加,而是在充分了解、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设计本节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教学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走向有效。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和反思中,让我体会到要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乐学、想学的愿望,做到寓教于乐,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创建高效的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由于一些教师的观念尚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教学中仍以传授和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力得不到锻炼,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教师作为知识学习的传授者,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学策略,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在研讨中,教师经常谈论的话题是为什么越到高年级,随着教材内容增多和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在小学数学和英语教学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教师对此束手无策,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授课时重点不突出、学生知识掌握不到位;有的甚至完全抛开教材,图文并茂的课本成了摆设,忽视了教材的重要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这是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难题之一。在一些培训学习中,我们总会听到专家或名师提出“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只有学会用教材“教”,才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提到: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取舍和调整,灵活性地使用教材。

三、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选用教法

要上好一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上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符合小学生认识规律的方法,最经常用的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开门见山的任务型教学、再现生活场面的情景教学、活灵活现的简笔画教学和“热身→复习→新课→操练→作业”五步教学。如果所教学科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目标点,但是有些模块的主题功能性不是很强,那么就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来授课。因此,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程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当然,还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针对一些功能性较强的内容,可以事先制作微课并上传学前预习单,供学生课前自学。这样在具体讲授的时候,学生由于预习而对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着重听自己还没有理解的地方,而且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还能充当小老师,积极帮助那些掌握得不好的学生,而且由于对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师生间的互动又比较高效。

不同学科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一样。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课程培养的重点,具体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化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方面。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表达和进行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数据分析观念是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模型思想是建立在学生体会和理解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上述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有效指导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指导学法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从学生学习的习惯、方法和特点入手,将学法指导与课堂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设计一个科学有序的学法之链,环环相联,便于学生领悟和掌握,在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自主、高效地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到: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其实每个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上课所讲的内容并不等于是学生能掌握的内容,只有通过科学的学法指导,才能让课堂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主动追求的目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

五、教师要组织开展多样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学科教学中,尤其是数学学科中,仍然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课堂练习既要有目的性,又要讲究练的方式和策略,使其真正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服务,为此,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情节,通过游戏、小组竞赛等方式设计多样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廣度。

六、教师要掌控好教学流程

小学课堂教学一节课一般都是40分钟,如果教学设计环节过多,每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相对就少,导致教学流程面面俱到,可是效果却低下。教师都懂得,学生只有在足够的时间内学习、思考即最大化的输入信息时,才能有效地输出知识,也才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对知识的内化及技能的形成。因此,如何使教学流程顺畅,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我曾经听过一位新教师的汇报课,由于本节教学内容较多,执教教师直接省掉热身与复习环节,急匆匆进入新课学习。学生本来的知识贮备就很少,没有了热身与复习,也就缺少了相应知识的重新唤醒与铺垫,结果出现了教师教得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的场面,大量无效的机械训练使整个课堂沉重而拖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教学过程中的热身与复习环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简单有趣的热身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复习环节既是旧知的巩固,也是新知的起点,授课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以旧引新”进行新知的导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所教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精心安排每个教学环节,使教学流程紧凑自然,确保课堂教学目标主题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扎实有效。

综上所述,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教师都应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进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蕊.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校园,2018,(15).

[2]徐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学研究,2017,(3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课堂活动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