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2020-08-16姜建设
姜建设
[摘 要]教研员专业发展是教研员内在素质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对教研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阐述了“四系统”说、“四条件”说和叶澜教授的教研员专业素养观的基本内涵,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为依据,阐述新时代教研员专业标准的五个方面,体现对新时代教研员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教研员;专业素养;发展;基础教育
专门设置教研机构并配置专业人员开展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及与之相适应建立的多级教研体系和专职教研员队伍,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素养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教研员专业素养的构成
教研员专业发展是教研员内在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了解和把握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是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教研体制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教研员专业素养的构成有不同的理解。
1.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的“四系统”说
该观点认为,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是由动力系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承载系统构成的一种稳定的品质结构。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它要求教研员在政治上要体现坚定性,在工作上要体现服务性,在师德上要体现表率性。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知识系统,主要包括科学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教研知识等,它要求教研员在了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担当起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任务;要精通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体系,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历史进程、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并能够将学科知识系统、学生认知系统、教师教学系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丰富理论积淀,提升实践智慧。职业技能素质作为能力系统,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分析、判断等一般能力,教育、教学、教研等职业能力,教学调查、教学指导、教师培训等工作能力,教研员应通过自觉学习和广泛积累,加快各项能力的形成、完善和成熟。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承载系统,要求教研员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广泛的兴趣、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教研员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这对于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是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以上关于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的四个方面,是对教研员任职的基本要求,也是教研员专业素养发展的理想状态和努力目标,其不可能包括教研员应具备的所有素养,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
2.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的“四条件”说
该观点认为,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应主要表现专家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一线经验、领导的管理才能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四个条件,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职教学研究人员。专家的理论水平是指教研员要掌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教师的一线经验是指教研员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能够指导教师解决实践问题或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领导的管理才能是指教研员要具有统领本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从教研层面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设计和管理;崇高的人格魅力是指教研员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立足于学校发展,发现、提升、总结、宣传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帮助不同层级的教师实现各自的成长和进步。
“四条件”说以形象直白的语言阐述了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构成,便于理解和把握,但其对教研员专业素养的要素构成及内容分析还不够精准,缺乏明确的指向和要求。
3.叶澜教授的教研员专业素养观
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结构分析后,提出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构成应包括教育信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并以此作为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目标取向。
她认为,教育信念是指教研员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教师观和教研价值观等。教研员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教研员对教育、教学、师生以及教研等的基本看法,它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中位于较高层次,统领着教研员专业素养的其他方面。
知识结构是教研员专业素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研究方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等。知识学习对教研员来说是一个发展、积累的过程,反映着教研员过去的经验、现在的行为和将来发展的可能。教研员不仅要吸收他人归纳出来的已经得以证实的知识,而且要拥有“实践的智慧”,在教研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架构”技术。能力结构包括一般能力(即智力)和教研员专业特殊能力两方面。教研员专业特殊能力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与教研工作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业务管理能力等;二是有利于教研员深化对教研工作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等。专业态度和动机涉及教研员的职业理想、工作態度、专业发展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是教研员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也是影响教研员专业投入和追求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研员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如果说教育信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四个维度是教研员作为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那么,教研员自我专业发展取向则是促进教研员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上述各种观点虽然从不同角度对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构成进行阐述,但都共同指向了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即在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素养要求,是教研员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新时代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面对教研工作的新问题,教育部提出:教研工作主要任务是坚持“四个服务”,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并明晰教研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教研员的准入专业标准,给今后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和研究,加深对教研员专业素养的理解。新时代教研员专业标准(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素质过硬是做好教研员的关键。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想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落实,才能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務,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新时代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思想。二是事业心责任感强。事业心责任感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教研员要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要热爱教研工作,自觉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优秀品质需要坚定的意志和长期的磨练才能形成。三是教育观念正确。教育观念决定教育的效果。教研员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教研及教学实践中,指导学校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导教师端正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四是教研能力强。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基础。研究,既是教研员的职责要求,又是促进教研员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研员要善于学习,注重研究,物化成果,要从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在教研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建构自己的实践智慧,并及时将积累的教育智慧转化为教研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五是职业道德良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教研员工作的基本要求,教研员的职业道德最终体现在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教研员要遵守教研工作职业道德,在教研工作中,作风要民主,要树立“研究、指导、服务”的理念,善于听取和总结基层经验,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教研员的专业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教研员要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和创新,从而逐步提高教研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研员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骨干作用,促进教研工作真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秦国龙.教研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2]梁威等.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支点:中国特色教研制度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季 平.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发展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