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绿原酸含量

2020-08-15罗娜王雪黄丽佳陈建雯冯国华郭亚东邓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绿原酸栀子

罗娜 王雪 黄丽佳 陈建雯 冯国华 郭亚东 邓亮

摘要:目的 建立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60%乙醇为空白,在波长329nm处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 绿原酸在(2.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归方程y=0.0457x+0.00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7%。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栀子;绿原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6-0067-03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Gardenia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LUO Na1, WANG Xue1, HUANG Li-jia1, CHEN Jian-wen2, FENG Guo-hua3, GUO Ya-dong1, DENG Liang1

(1. School of Pharmacy,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and Pharmacology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500, China; 2. Hong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Mengzi 661101, China; 3.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enter,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in gardenia. Metho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with 60% ethanol as the blank to measure the chlorogenic acid content at a wavelength of 329 nm. Results: Chlorogenic acid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r=0.9993) in the range of 2.5 to15 μg/mL.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0.0457x+0.0005 and the average sample recovery rate was 98.1%, and RSD was 2.7%. Conclusion: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is simple and accurate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gardenia.

【Key words】gardenia, chlorogenic aci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content determination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的果实,性苦寒,具有保肝,降血糖,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栀子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环烯醚萜类、三萜类、有机酸酯类、西红花苷类、挥发油等[1-2]。中国药典对栀子药材只测定栀子苷的含量[3],绿原酸是梔子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等活性。文献报道测定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4-5],少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6],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的栀子中绿原酸含量,并进行了系统的样品提取方法学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和试剂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TU1810,北京普析),超声提取器(SK3200H,上海仪器制造厂),CP225D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

绿原酸标准品(纯度≥98%,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水为纯净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样品 栀子样品购自当地医药公司,经粉碎后过100目筛。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7.5 mg于25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制成300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栀子粉末各1.0 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60%乙醇25 mL,超声处理25 min,放冷,过滤,滤液全部转移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

2.2 吸收波长的选择及标准曲线制作 用60%乙醇分别配制栀子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200-400)nm进行扫描,结果见图1。绿原酸在329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分别吸取不同体积的300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用60%乙醇稀释后得到浓度为2.5,5,7.5,10,12.5,15 μg/mL的系列对照品溶液,以60%乙醇为空白,在329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绿原酸浓度C(μg/mL)为横坐标x,吸光度A为纵坐标y作图,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0475x-0.0075,r=0.9993,表明在2.5-15 μg/mL范围内,绿原酸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单因素实验 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

2.3.1 乙醇浓度对栀子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 称取3份栀子粉末各1.0 g,置于3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5 mL的50%、60%、70%的乙醇,超声提取25 min,过滤,用60%乙醇稀释定容至100 mL,适当稀释后在329 nm处测定吸光度,用回归方程计算绿原酸的提取率,用50%、60%、70%的乙醇所得的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为1.91%,2.01%和1.92%,可见60%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

2.3.2 提取时间对栀子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 称取3份栀子粉末各1.0 g,置于3个锥形瓶中,各加入25 mL的60%的乙醇,分别超声提取15、25和35 min,过滤,用60%乙醇稀释定容至100 mL,适当稀释后在329 nm处测定吸光度,用回归方程计算绿原酸的提取率,测得提取时间为15 mim、25 mim和35 mim时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为2.16%、2.01%和2.14%,可见15 min的超声时间提取效果最好。

2.3.3 料液比对栀子中绿原酸提取得率的影响 称取3份栀子粉末各1.00 g,置于3个锥形瓶中,分别按1:20、1:25、1:30的料液比加入60%乙醇,超声提取25 min,过滤,用60%乙醇定容至100 mL,适当稀释后在329 nm处测定吸光度,用回归方程计算绿原酸的提取率,当料液比为1:20、1:25和1:30時,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为1.91%、2.03%和2.01%,可见1:25 的料液比提取效果最好。

2.4 正交试验设计

2.4.1 正交试验的设计 在提取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每个因素选用3个水平。选用L9(34)表,安排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见表1。

2.4.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及分析见表2 和表3。从表2可以看出,最佳工艺组合是 A3B3C2,即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5 min,料液比1:25。对极差贡献最大的是A因素,其次是C因素,B因素影响最小。

从方差分析的结果看,A、B、C三个因素对提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在329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重复6 次,测得RSD为1.2%。

2.6 重复性实验 精密称取6份栀子粉末各0.50 g,按2.1.2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329nm测定吸光度,测得的RSD为2.3%。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经测定含量的栀子粉末6份各0.5 g,放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60%乙醇25 mL,各加入浓度为300 μg/mL对照品溶液4 mL,超声处理25 min,放冷,过滤,全部转移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适当稀释后,于329 nm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7%。

2.9 绿原酸含量测定 取不同产地的栀子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过滤,稀释后于329 nm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江西1.64%,云南1.54%,贵州1.75%,安徽1.89%,河南2.16%,广西1,57%,四川1.10%。

3 讨论

3.1 提取方法的考察 以乙醇为溶剂,比较热回流、超声、浸泡等方法进行提取,以栀子中绿原酸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简便,快速,效果好。

3.2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超声提取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最佳提取条件是7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25 min时,料液比1:25。

3.3 绿原酸是栀子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测定其含量可用于对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任治军,张立明,何开泽.栀子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6):831-836.

[2]于洋,高昊,戴毅,等.栀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1):148-153.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48.

[4]关皎,朱鹤云,李菁,等.UFLC 法同时测定栀子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J].2017,28(2):219-222.

[5]王先敏,曹馨元,毛婷,等.HPLC 同时测定栀子中的4种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17,32(4)∶436-438.

[6]陈亮,林培玲,丁春花,等.栀子绿原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5):36-37.

(收稿日期:2020-01-13)

猜你喜欢

紫外分光光度法绿原酸栀子
听俗语 聊养生
HPLC法测定华佗豆中绿原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原料药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的研究
脱氧土大黄苷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卿骑白马来,身染栀子香
三分之一故乡的栀子
海水中的常见元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
油葵饼粕中绿原酸的乙醇浸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