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研究

2020-08-15陈润卿刘庆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肺炎新冠

陈润卿 刘庆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思想和中医现代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新路径,深刻推动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有机构建。笔者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完善中医药资源合理配置,推进中医药诊疗体系建设,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路径,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促进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时代贡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关键词: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6-0007-04

2019年12月至今,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令世人关注。防控新冠肺炎成为庚子鼠年伊始全国上下最紧张、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牵动着全国人民群众的心。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程度持续强化深入,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月2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依照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缩写“COVID-19”。截至5月18日24时,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85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4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60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0428人,目前尚在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5054人。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4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55例,出院1025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4例;台湾地区440例,出院398例,死亡7例。[1]

1 党中央关于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重要论述

中医药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卫生健康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着所有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的广泛智慧。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健康保障。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让中华文明瑰宝惠及世界,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作出周密部署,提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2020年2月1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及时推广有效中成药;加快药物临床试验,有效药物抓紧向一线投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把中医药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中西医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2 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中医药卫生事业是指以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为主要目标,提升中药与中医适宜技术为基本手段,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应用与学术体系不断完善的卫生事业。我国中医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具体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药理论已基本形成,经过人类文明漫长演进,中医药系统逐渐趋于成熟。中医药不仅是国民健康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之源。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明确中医药本身特征与发展规律,是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础。通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诊疗需求,能够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发挥重要保障,发挥积极效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倡导中西医结合,协调中西药资源,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在联合防治新冠肺炎病毒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医治疗方案;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新冠肺炎通知》,强调要抓住中医症候特征和发展规律,摸索中医特色优势,特别要在临床评价中寻找确有疗效的中成药和方剂;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次联合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制定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提升临床救治效果;2月25日,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做好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结合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救治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并强调要建立中西医结合会诊巡诊制度,完善中西医结合机制,逐步优化诊疗方案,统筹调配足够的中医资源,加强中药配备等保障,满足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需求,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结合工作。

3 新時代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意义

新时代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党和国家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作为新时代中医药卫生健康工作出发点。遵循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特色文化优势,推动新时代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丰富本土中医药理论实践成果,构建综合完备的中医药科学体系,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为全民健康提供高水平服务。201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以颁布文件形式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随着“中西医并重”社会思想观念普及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中医药服务,形成以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技、中药生产、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医文化相互融合的中医药事业系统。这些标志性事件,充分体现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迎来大好前景,随着政策制度不断深入,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将迈向发展新征程。

当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值严峻形势,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3]。通过融合中医理论分析发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疾病原因为感受疫戾之气[4]。《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深刻阐释“治未病”的重要性[5]。“治未病”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已病防变”,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亟需从中医“疫疠之气”和“治未病”视角出发,对新冠肺炎进行中医临床诊断与辨证治疗,以降低疾病感染风险,减少危重患者数量,提升新冠肺炎治愈率。

4 新冠肺炎背景下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和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笔者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卫生事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为传承中医药精华,实现疫情有效防控,建设健康中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4.1 加强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 中医药卫生事业是医疗、预防保健、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国际交流和文化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然而由于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政策规划等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尚存在诸多不协调方面。因此,必须大力促进中医药、中西医和民族医学同步发展[6],建立协同机制平台,规范中医药科室建设,修订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中医医院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计划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和案例讨论等[7];加强中西医信息交流,共享资源,形成常态化规范中西合作机制,提高中医科学为临床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健康美好生活多层次需求;加强中医药文化政策宣传,构建中医药和谐社会环境,提升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整体发展水平。

4.2 完善中医药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中医健康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大众对于中医健康服务的供给能力、质量和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基于目前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与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中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广大人民群众不能较为便利地享受中医药服务。因此,要继续促进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确保中医药服务的供给和质量与服务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大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中医药品和医疗服务;对于重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以及参与传染病治疗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建立密切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咨询制度,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对于没有中医科室(中西医结合科室)或中医力量薄弱的卫生服务机构,要邀请医院外中医专家参加制定患者治疗计划,并讨论疑难病例,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使用中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治疗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预防作用,鼓励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家庭医生提供中医签约“治未病”服务,促进卫生健康工程升级,让公众通过更多途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获取准确、全面的中医健康服务信息[8]。

4.3 推进中医药诊疗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保健和整体医学优势,促进形成以国家中医诊疗中心为核心,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为龙头,各级中医诊疗机构和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融合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健康康复的国家中医药分级诊疗体系,提供覆盖社会大众生命全周期的中医健康服务,遵循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要积极协同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加强多学科综合治疗,不断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临床治疗有效方法;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尽快治愈轻症患者,减少危重症转化,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

4.4 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专业学科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中医药思维培养,培养具有高水平中医药理论临床经验和中医药交叉学科的创新领军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形成中药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高级中医“学徒”制度,完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定中医医师“师承”办法,为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承提供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中医药中青年骨干,深入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9];加快提升中草药种植、中药加工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等领域高级专业人员数量,强化中医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中医医院中医医师岗位设置,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发展传承[10],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中医人才支持与诊疗保障[10]。

5 结语

创新推进中医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事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互补”的中国特色健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历史文化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通过新时代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有机实践,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中医理论参考与科学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6月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OL].[2020-06-02].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6/3a406ae5bc0c448bbafcc762df8b8969.shtml

[2]习近平.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002).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2):100-105.

[5]张燕.从中医“治未病”理论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预防[J].中医药信息,2020,37(2):5-8.

[6]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193.

[7]陈润卿,刘庆东.略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N].中国人口报,2020-02-05(003).

[8]罗丹,张海明,于兆民,等.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思考[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2):5-7.

[9]苗青,丛晓东,王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中医杂志,2020,61(4):286-288.

[10]吴焕淦.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医药发展启示[J].中国政协,2020(9):36-37.

(收稿日期:2020-04-18)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5月18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OL].[2020-05-19].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005/7a15de623e794e 8180397e8f6e74af4b.shtml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解读[OL].[2020-03-0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3/46c9294a7dfe4cef 80dc7f5912eb1989.shtml

[4]窦晓鑫,杨玉莹,卜志超,孟静岩.试从中医角度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OL].天津中医药:1-3[2020-0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349.R. 20200213.0903.004.html.

[5]张燕.从中医“治未病”理论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预防[J/OL].中医药信息:1-6[2020-02-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194.R. 20200228.2050.002.html.

[6]《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的通知》印发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2020-0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87.R.20200207.1737.006. html.

[7]杨进.关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思考[J/OL].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3[2020-0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247.r.20200213.1012.004.html.

[8]罗丹,张海明,于兆民,陈瑞.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思考[J/OL].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1-6[2020-0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501.R.20200214.1311.004.html.

[9]苗青,丛晓东,王冰,王玉光,张忠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OL].中医杂志:1-3[2020-0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66.R. 20200205.1606.002.html.

[10]陈润卿,刘庆东.略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N].中国人口报,2020-02-05(003).

猜你喜欢

中医药肺炎新冠
来势汹汹的肺炎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