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下青光眼患者眼压对比

2020-08-15孙文娟刘艳华隋婧譞冯艳艳柳丹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卧位侧卧位眼压

孙文娟 刘艳华 隋婧譞 冯艳艳 柳丹丹 刘 颖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一分院眼科门诊,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青光眼是眼科门诊高发疾病,发病机理在于视乳头产生萎缩或凹陷,导致视野受限及视力减退的共同特征疾病。眼内压力升高压迫眼球,紊乱眼部房水动态平衡,加快房水分泌,恶化病情[1]。导致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体位的改变是其中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体位从立体变为卧位时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会出现变化,是导致夜间青光眼患者出现眼睛胀痛的原因之一[2-3]。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对平卧体位的眼压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侧体位的青光眼眼压变化的研究比较罕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眼科住院部收治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患者的不同体位时眼压水平的变化,为指导青光眼患者进行科学的体位睡眠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眼科住院部收治青光眼的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50例自愿参与研究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5.1±6.0)岁,平均体重(63.56±9.45)kg,实验组男 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4.4±6.2)岁,平均体重为(63.61±9.37)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眼部无外伤;(2)眼部无手术史;(3)无青光眼家族史及未使用过降低药物;(4)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5)无其他眼部疾病;(6)均有显著的青光眼特征改变(C/D>0.6);排除标准:(1)出现角膜水肿、瘢痕及其他角膜病变;(2)存在眼压手术时;(3)具有感染、外伤及中毒性的疾病;(4)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3 体位描述

(1)坐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自然端坐与椅子上,双手放于双腿上,双腿自然垂地。(2)半坐卧位:将床头上升至50°后将膝下支架上升15°。(3)仰卧位:仰卧与床上,头下软枕约12cm,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脚放平。(4)左侧卧位:保持左侧卧位,头下软枕约12cm,头左侧在下另一方在上,右手放在枕边,左手放在胸前,下侧腿自然垂直,上侧腿弯曲,在患者膝部、背部防止软枕,保证舒适性。(5)右侧卧位:保持左侧卧位,头下软枕约12cm,头右侧在下另一方在上,其他同上。(6)俯卧位:面部朝下,放置12cm的气圈,双臂屈曲于头部双侧,双腿伸直,在胸部下、臀部及脚下均防止软枕。

1.4 检测方法

(1)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包含上述正确体位的姿势指导。(2)检测时间:分别于 8:30、12:30、18:30、22:30在床边进行检测。(3)检测方法:采用非接触式的眼压计(Keeler Ltd,型号:Pulsair intelliPuff) 按照仰卧位-坐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顺序依次检测两组患者眼压,间隔20min,每个患者均检测3次,取平均值,检测后患者自主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结果整理,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体位的眼压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观察,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体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体位对两组眼压水平的影响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体位眼压水平以右侧卧位水平最高,卧位时平均眼压水平高于坐位。对照组及实验组:组间相互比较在坐位及半坐位存在不同,半坐位眼压水平高于坐位(P<0.05),左右侧位比较右眼右侧卧位高于左侧卧位(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无意义(P>0.05);实验组的右眼、左眼眼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体位对两组眼压水平的影响比较(x ± s,mm Hg)

2.2 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与体位的关系

50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均为卧位体位,左右侧卧位占据72%,平卧位占据23%,其他体位为5%;夜间占75%,日间占25%。

表3 两组不同时间卧位和坐位眼压比较(x ± s,mm Hg)

2.3 两组不同时间卧位和坐位眼压比较

两组卧位时眼压高于坐位(P<0.05),并随着8∶30、12∶30、18∶30、22∶30增加眼压不断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卧位及坐位的眼压均低于实验组(P<0.05),说明夜间眼压较高,见表3。

3 讨论

青光眼眼压升高存在多种原因,有学者认为体位变化在24h内眼压水平导致波动的原因之一。纵观以往的文献发现,无论是否患有青光眼疾病,健康人群体位从坐位转变为卧位时,眼压水平会提高0.5mm Hg左右。眼压水平升高的研究机制与眼睛上虹膜的静脉压升高有关,静脉压在白天是处于稳定状态,当到夜晚时人体处于卧位时,眼球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会对眼球的血液流动造成影响,使眼眶压力升高,导致房水流动减慢[4-5]。

本研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体位从坐位转化成卧位时,眼压水平显著升高,当处于侧卧位时,眼睛的眼压会升高,说明不同体位的变化对眼压升高具有重要影响。国际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无眼压疾病还是青光眼人群,当从坐位变成卧位时平均眼压水升高3mm Hg左右,在保持0.5h的卧位时正常人眼压水平处于不变,而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继续升高1.5mm Hg左右,这与青光眼患者机体代谢有关[6]。徐鑫彦等[7-8]研究表明不同体位的变化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升高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抗眼压药物后,从坐位转化为卧位时,这种现象也仍还存在。这与本研究内容存在相似之处。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青光眼患者在夜间眼压水平升高更佳明显,说明夜晚睡眠时采取的卧位能够升高青光眼患者眼睛压力。大量研究表明,眼压水平的变化在24h内成水平波动,健康人的眼压波动范围在3~5mm Hg,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健康人群[9-10]。汝佳丽等[11]研究发现在人入睡之后,晚间眼睛房水流动及激素水平会随着体位的改变导致夜晚眼压水平升高。根据资料统计发现,在多种入睡姿势中,仰卧最高,其次是侧卧位,最后为俯卧位,青光眼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数时间在病床上度过,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体位护理十分重要[12]。本研究发现两组卧位时眼压高于坐位,并随着8∶30、12∶30、18∶30、22∶30增加眼压不断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卧位及坐位的眼压均低于实验组。孔科磊[13-14]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眼压不断升高,与眼睛虹膜上静脉压增加相关,青光眼患者在这一眼压变化较为明显。徐茂晖等[15]表明当机体从坐位到卧位发生改变时,眼压会持续升高,正常人在30min内会保持稳定,青光眼患者会继续升高,发生原因与血压下降相关,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青光眼为了减少眼压,应该采取高体位,减少侧卧位,有利于控制眼压。

猜你喜欢

卧位侧卧位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