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互惠原则深化产教融合策略研究
2020-08-10张洪强于国莉张雪娜
张洪强 于国莉 张雪娜
摘 要 针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状和问题,指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不顺利的根本原因——企业动力不足。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明确双方共同承担的主要任务,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满足企业需求,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结合区域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在稳定互惠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2-0056-03
Research on Strategy of Deepen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ility and Mutual Benefit//ZHANG Hongqiang, YU Guoli, ZHANG Xue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asic reason why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s not smooth: companies lack motiv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make clearthe main task that both sides undertake together, make corresponding safeguard measure,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that the enterprise participates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ability and mutual benefi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raining; training base
1 前言
截至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全國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23所,发展速度惊人,肩负责任重大,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均发生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职教育模式也要随之改革。参照国际上高职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所取得的经验,产教融合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资源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
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国家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高职教育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主战场,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推行深化产教融合,将产教融合做实做牢。国家相继出台若干意见、通知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发办〔2017〕95号)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1]可见,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各地高职院校积极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联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基地揭牌仪式等。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对待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截然相反,合作效果非常不理想,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将产教融合做到实处,连最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设置规划、教学模式改革等都还是由高职院校单方承担,企业根本没有动力参与其中。
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要任务
深化产教融合是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重要方式,是产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度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是开展产教融合的双主体,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执行者,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要确定校企双方承担的任务与责任。
校企共同制定相关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指导性文件,承载着落实职业教育方针、立德树人、规范教学、育人改革等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司〔2017〕130号)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出指导,校企双方应该承担双主体责任,需要坐下来、静下来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规划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等相关教学文件,在教学文件设计、方案起草、论证审定等环节充分参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融入教学任务中,将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融入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校企共同搭建业务提升平台 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搭建平台,提高企业职工和學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企业职工与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按照《企业职工培训规定》《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要求,落实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制度,组织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校组织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向企业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技能提升、转岗再就业、技能竞赛、生产管理、知识产权等业务培训,组织思想政治坚定的教师向企业职工开展有关党中央各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政治思想培训。企业定期接收教师到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实践,指定专门人员分组分岗对教师进行指导,让教师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组织方式,熟悉生产线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岗位职责、企业文化等,掌握与所教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2]。
校企共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 学生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校企双方遵照共同制订的学生实习实训方案,分别承担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任务。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定,校企共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探索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发挥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零距离、无缝隙的教学实训和实习。企业承担学生实习实训是一种社会责任,但不应影响企业的效益,在承担实习实训环节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在依法扣除应纳税额后,学校应给予企业一定补偿。
4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保障措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保障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为什么高职院校愿意与企业合作,而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分析多年来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质原因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激发不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既然把企业定位为双主体之一,就应该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
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保障 在国家层面,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的、指导性的政策、意见、通知等文件,但是地方政府层面的相关文件缺少;教育部门牵头的文件多,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的文件少,对企业根本没有吸引力、约束力[3]。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出台一些细化的、可执行的文件,依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有助于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根据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贡献率给予贷款、减税、用地等具体优惠政策;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立项,必须有学校参与;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须考核项目。再如:职业院校教师在申请科研课题、教材编著出版时,必须与企业合作完成;将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情况作为年终绩效奖金发放的考核依据;将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情况作为招生计划人数审批的重要依据。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保障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建立在稳定互惠的基础之上,责任与担当共存,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首先,创新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改革。国家政策明确指出,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主体身份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探索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与公办职业院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享有相应权利[4]。
其次,创新校企双主体对接机制改革。职业院校和企业均应设置校企合作专门机构,命名为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部),专门对接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在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储备人才等工作,在学校开展教师企业实践、学生校外实习、聘用企业人才进校代课、校企协同创新等工作。企业有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战型技术人才,学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理论型师资队伍,将企业资源融入教学,将学校资源融入生产,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企业发展与学校办学积极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协同发展。
企业优先选聘毕业生保障 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要想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就要保障企业在合作中获得实惠。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能够为企业提供的实惠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以弥补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二者相比,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更为重要。企业在承担学生实习过程中,在学生身上倾注大量心血,会物色具有培养价值的未来职工,如果这些学生进入该企业工作,能够实现无缝上岗,使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逐步健全各项合作制度,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具有优先选聘毕业生的权利,在保障企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其他方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容才能够持续开展。
5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体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必须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创新校企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不断拓宽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领域。以沧州市的区域经济和高职院校为例,经过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校企互利共赢之路。沧州市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分为传统特色产业体系和现代新兴产业体系,其中传统特色产业体系包括武术表演与旅游、红枣种植与加工、畜牧养殖与开发等,现代新兴产业体系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绿色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时尚服装、激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清洁能源等。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体系,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建立实验室、工作室、课程开发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60余个合作平台,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良好模式。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以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为任务,突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发展,校企共同开展开发课程、规划专业、科技攻关、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工作,企业对合作院校的教师、学生、设备等状况十分了解,再上新项目、新产品时,职业院校才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攻关、资源共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所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只有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体系才能持久合作。
6 结束语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校企双方要想真实地持久合作,就不能只站在教育角度来实施,要突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在合作过程中让企业满足发展需求。明确好融合的主要内容,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19].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19/c_129770131.htm.
[2]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EB/OL].[2016-05-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5/t20160530_246885.html.
[3]宋志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主导双主体四驱动”模式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6):36-41;
[4]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EB/OL].[2018-02-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802/t20180214_32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