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2016-11-09周峰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实训基地生产性

周峰

我校利用场地设备和技术优势,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原有实训场地,采用教师创办、来料加工、技术推广、引企入校、共建共享等方式,建成建阳市峰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实训中心、闽北葡萄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建阳鑫顺捷车业服务有限公司、建阳市大菇菇菌业有限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真实的生产环境,使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实现“教、学、做”的统一,有效培养新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实训基地;生产性;技能训练;人才培养

1 实施背景

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作为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校属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大,但校内原有的农田、果场和畜牧场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原有的校内实训室也只能满足某个单一性的基本实操训练和验证性试验,校外合作实训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学生实践训练的不足,但每个基地只能接收少量第三年顶岗实习的学生,且合作企业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提供的岗位单一,缺少岗位轮动和应有的指导,难以满足学生不同岗位能力训练的要求。

2 主要目标

(1)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校企融合、产教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与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等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和实训教材。

(2)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现场教学和项目教学,将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充分融合,在生产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教、学、做”的统一,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3)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实施工学结合,解决顶岗实习难题,学生通过参与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闽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3 建设过程

3.1 学校主导型

我校利用场地设备和技术优势,通过新建或改造升级原有实训基地,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工厂化、车间式布局和设备、品种选型,师生参与生产实训,师生在校内就能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从而实现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

3.2 教师创业型

2009年11月,畜牧兽医学科黄耿光等专业教师在原有校内果牧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成立建阳市峰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6月,结合示范校建设进行生猪品种改良和畜舍改造,目前已建成12000平方米畜舍、存栏生产母猪560头的现代化、规模化生猪生产基地。学校与专业教师签订承包协议,由学校提供基地场所和原有设备设施,专业教师承包后自主投资升级改造,自主经营,自负赢亏,产权归学校。承包教师需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基地根据教学要求无偿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和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场内技术人员全部由专业教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担任,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实训基地承担着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的双重职能。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二年级所有学生分组分批到生猪生产基地进行岗位轮动式的顶岗实习,每组8-16位学生,时间为2周,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从种猪配种→怀孕→分娩→仔猪保育→商品猪育肥全过程进行实习实训,使学生对现代化生猪生产及疾病防治有了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有效解决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难题。

3.3 来料加工型

2013年9月我校建成120m2粮油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和320m2果蔬加工实训中心,按照粮食面点加工和水果蔬菜制品加工的要求,添置与实际生产相配套的加工设备,将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的教学内容逐一分解成与生产实际相一致的教学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入企业生产“8S管理规程”,在实训中心完成产品生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了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在《粮油食品加工》课程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海绵蛋糕制作、裱花生日蛋糕制作、曲奇饼干制作、面包制作、蛋塔制作等17个实训项目;在《果蔬加工》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水果罐头制作、饮料制作、蜜饯制作、果干制作等8个实训项目;在《畜产品加工》课程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牛乳新鲜度检验、肉松加工、香肠制作、无铅无泥皮蛋制作等8个实训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均安排6-10个学时,学校采购原辅材料,在实训中心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完成各种食品的加工制作。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制作的食品进行色、香、味、形等评定,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训成绩。

3.4 技术推广型

2013年3月我校陈虞晖、郑承根等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结合闽北葡萄种植产业的需求,在校内建成占地8.2亩的葡萄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学校提供基地建设用地和资金,专业教师进行生产管理,依托南平市葡萄协会进行品种和技术推广,目前基地种植有巨峰、夏黑、红地球、白玫瑰等品种25个。专任教师将基地建设与《果树栽培》课程教学相融合,将教学内容分为葡萄园规划、良种收集沙藏、定植准备、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实管理等若干任务,每6个学生为一小组负责管理一个避雨栽培大棚。通过参与葡萄栽培全过程的实训操作,掌握避雨栽培、套袋技术等无公害栽培措施和现代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真正实现了现场教学,达到“教、学、做”的统一。

3.5 企业主导型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引企入校、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前校后厂、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

3.5.1 引企入校型

2010年3月,学校引进建阳鑫顺捷车业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7月成立鑫顺捷汽车销售部,拥有汽车维修技术和销售管理人员106人,是集汽车维修、汽车配件经营、汽车装潢美容、汽车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汽车维修企业。

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建设用地和部分厂房,企业自主投资经营,购置设备设施,企业每年无偿提供实训岗位给学生顶岗实习和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并选派技术骨干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按班级到企业中进行钣金、车身修护、车辆涂装喷漆、四轮定位、汽车维修保养、汽车销售等岗位轮动的生产性实训。在为期两周的实训锻炼中,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教师成为企业的师傅,工作质量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校企融合、共同育人。

3.5.2 共建共享型

2012年11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南平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共同出资组建建阳市大菇菇菌业有限公司,是集海鲜菇和杏鲍菇生产、分选包装、冷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产企业,年产海鲜菇等540吨。我校专业教师负责生产技术,农科所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共同完成对品种的选育、菌种的提纯及标准化技术规范的拟订。

我校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根据教学安排进行为期二周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包装保鲜实训,实训共分四个项目模块:

(1)菌袋制作,主要任务是培养料配方、拌料、机械装袋和灭菌。

(2)接种培养,主要任务是菌袋接种,同时负责观察菌种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量。

(3)出菇管理,主要任务是负责菌袋开袋至出菇期间不同阶段对光、温、气、湿的控制管理。“”

(4)产品分级包装与保鲜,主要任务是对成品的分级、真空包装及低温保鲜。每8个学生为一小组,采用岗位轮动的方式进行顶岗实训和实际生产操作,切实掌握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保鲜技术。

4 条件保障

4.1 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2013年9月成立了校产办,专门负责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协调学校与企业、实训与生产的关系。

4.2 基础保障

学校占地面积734亩,有农牧果场260亩,园林果树品种园23亩,标准化农田68亩,建有建筑面积7560m2含实训车间、多媒体电教室、学员食宿为一体的实训大楼。生物技术应用(园艺方向)是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畜牧兽医、汽车运用与维修是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4.3 技术保障

学校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高级讲师31名、高级兽医师2名、高级农艺师2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4名、职业兽医师4名。同时,黄耿光、徐德瑞、陈虞晖、刘瑞璧、郑承根等8位专业教师还分别兼任南平市猪业协会、南平市葡萄协会、南平市食用菌协会理事以上职务。

5 建设成效

5.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面向“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

四个重点专业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别构建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面向实际生产岗位的课程体系。同时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技术》、《葡萄栽培》、《绿色果蔬标准化生产》、《果蔬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汽车美容与装潢》等15门专业核心课程、11门校本教材、4门实训指导教材、1个技能项目库、1个省级特色课程。

5.2 实现了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专业课程教学设在畜牧场、园艺场、果园、实训中心和生产车间等场所,采用现代化饲养技术和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引入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企业生产“8S管理规程”,采用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达到生产与教学的统一;学生在实训中生产产品,达到学生与学徒合一;企业技术员协助校方开展实训教学,达到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思维方法和职业素养。学生凭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刀真枪”的实训机会,熟悉生产过程和设备操作,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现代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缩短就业适应期,有利学生快速成长。

5.3 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技能大赛成绩显著

学校连续两年获南平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获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1个、优秀奖61个,2014年南平市参加中职学校省级技能大赛选手50%来自我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动了学生就业,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9.0%。

5.4 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具备教学实训和企业生产的功能,在满足教学实训的同时,通过生产经营、提供产品、品种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成效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建阳市峰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存栏生产母猪560头,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种猪2000头,商品苗猪和肥育猪8000头;葡萄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在建阳市推广优质葡萄638亩,年创产值765.6万元,其中“仁山”牌优质葡萄获国家A级绿色产品证书;建阳鑫顺捷车业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汽车维修厂房面积4400平方米,年产值1400万元;汽车展销中心面积2660平方米,年销售汽车1000辆;建阳大菇菇菌业有限公司日产海鲜菇1.5吨,年创产值540万元,是闽北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生产和技术示范基地。

6 体会与思考

6.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教学的能力有待加强

切实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教学的能力,就要围绕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合理制定实训项目内容,科学安排实训方法和时间,落实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岗位,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6.2 学生实训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参与生产性实训并不积极,没有正确认识到参与生产性实训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和劳动观念教育,积极开展校内技能大赛,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习兴趣,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参与性。

6.3 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专业教师理论教学水平高,而缺少实践经验,特别是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前沿性的应用技术,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提供专业教师外出学习、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和课题研究,营造专业教师学技术、比技能的实践锻炼氛围,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效发挥实训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0]9),2010.

[2]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10).

[3]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

[4]孙丽萍,徐天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硅谷,2009(21).

[5]叶鉴铭,周小海.讨论“校企共同体”的共同因素及其特征[J].学术交流,2010(03).

作者单位

南平市农业学校 福建省南平市 354200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实训基地生产性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