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与建议

2020-08-09张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育人

张星

摘;要:随着技工院校生源人数增多,兼职教师担任班主任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相对普通中学来说技工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本文结合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自身工作实践反思,将新生入学关键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重点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技工院校;新班主任;班级管理;育人

随着国家对新时代技工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技工院校就读,这也对技工院校的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考验,育人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作为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領者,在育人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工院校生源人数增多,大多数学校采取“全员育人”模式,班主任来源逐渐多元化,越来越多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投入到育人工作中担任班主任,兼职教师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相对于普通中学,技工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新班主任由于之前接触学生管理工作不多,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为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结合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自身工作实践反思,将新生入学关键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重点进行总结。

一、充分认识技工院校新生现状

进入技工院校就读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两类,一类是中学肄业后在社会打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学校。此类学生相对来说人数较少,但几乎在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平均年龄较其他学生大一些;另一类是在校中学生,此类学生一般文化基础掌握不牢,考高中或者大学希望渺茫,学习兴趣和自觉性较差,此类学生占技工院校生源人数的85%以上,且随着中学人数增加,技工学校生源年龄普遍偏小,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岁。部分学生来自留守儿童家庭或单亲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小得到家庭及学校的关爱较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性格活泼调皮或相对内向孤僻,缺乏自律自立能力。

二、入学教育期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关爱,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技工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各地市乡镇中学,学生进入一所新的学校,面临陌生的环境和师生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此时班主任是新生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象。班主任要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现场解决各种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家长放心,新生安心。新生军训期间并没有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入技工院校的铺垫,此时大部分教学工作还没有步入正轨,班主任要在军训教育期间,经常到军训场地、餐厅、宿舍与学生交流,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予以协助解决,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关爱。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于少数家庭困难、单亲家庭以及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逐步建立重点学生档案,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与思想状况,成为学生可信赖和依靠的对象,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三、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情况及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认识专业、热爱专业

技工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关键看学生进入社会是否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多数进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入学前对所学专业没有太多了解,主要家长代为选定或经人介绍选择所学专业。作为班主任,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要利用自习及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通过专业介绍、企业宣传视频、邀请毕业生作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所学专业,增强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信心,帮助学生分析技工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联系与区别,鼓励学生从头开始,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为步入社会,走向企业做好心理准备及学习准备。

四、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新生入学之初是强化班级管理制度的黄金时期。技工院校规章制度与中学有较大区别,班主任要担当校纪校规的宣传员,在入学教育期间,就要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向学生明确,并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组织制定班级班规。班规的制定要合理、合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在制定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也更易于学生的自觉遵守,班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进。班主任要跟紧跟勤,对照细致明确的校纪班规,经常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入学初期班级存在的问题,力争做到防微杜渐,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选拔培养优秀的班级管理团队

选拔一支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团队,在班主任管理工组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健康向上、富有朝气、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只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学生管理,让更多的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在学生入学教育期间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初步确定部分责任心强、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乐意为学生服务的同学作为班干部后备人选,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通过由学生毛遂自荐主动竞选、全体学生民主选举、班主任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干部团队能够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班干部要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班干部对班级管理提出工作思想和改进措施,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遇到具体问题和他们一起协商、讨论、决策。班主任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干部毕竟还是学生,要经过耐心教育、严格培养才能独当一面。要经常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定期召开班委会议进行反思总结,对班干部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逐步提高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威信,同时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工作中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耐心指导,尽可能采取人后批评的方式,引导班干部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和进步。班主任既要交给班干部工作任务,又要指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成功选拔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团队,班级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半。

六、初步建设全体学生认同的班级文化

内涵丰富的班级文化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能,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提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集体气质的体现,是班级凝聚力的源泉。从一定程度上,班级文化的风貌就是班主任思想风貌的外现。班级文化的建设,要给予学生自己构想的权力,让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者和受益者。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对学校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借鉴和融合,组织学生广泛征集、深入挖掘班级文化的内涵,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在全体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出谋划策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逐步建立容易让学生理解班级文化,提高班级文化品位,形成班级独特的“品牌”。同时,为使班级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班级要经常组织评比、检查,班主任加强指导监督,班团干部负责具体落实,发动全体学生广泛参与,不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将班级文化的特色渗透在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环境,净化学生心灵,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发挥其育人的持久性特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技工院校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践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育人工作中班主任不但在行为养成上引导约束学生,还要在思想道德品质上熏陶学生,既是领导者,也是服务者。根据班主任工作“12345”经验:即具备一种奉献精神;育人过程坚持科学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对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将自己的角色从‘保姆型向“全面”型转变,从“独断”型向“民主”型转变,从“专业”型向“全面”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用“显微镜”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用“放大镜”来对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加以表扬和鼓励,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尽职尽责,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达到将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航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国良.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垦英.新时期技工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J].职业,2016,(24).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