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危机中的“一家情深”和不变家风

2020-08-07张悦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变故傅聪傅雷

张悦

环节一:情境导入

时间来到了1958年,距离傅聪去波兰留学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可是就在1958年,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傅聪一家遭受了一场政治变故,在国内的傅雷和在波兰的傅聪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这场政治变故的影响。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政治变故的始末。

环节二:了解变故,感知“一家情深”

1. 出示背景资料

1957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正如傅敏所说,在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的“反右运动”中,傅雷受到长达一年的错误批判,为了避免引起傅聪的愤懑情绪,影响学业,父母在信中始终没有告知实情。其时傅聪已经听说了关于父亲的政治传言,该年十月,傅聪在波兰甚至听说父亲不仅被划为“右派”,而且已被捕入狱。在此景况下,傅聪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下旬,为避免“老子揭发儿子,儿子揭发老子”的“父子双亡”后果,在波兰艺术家的协助下,无奈出走英国。(见《傅雷家书》161页1959年书下注解)直到1961年9月,傅雷才被“摘掉右派的帽子”。

提示:学生对这段历史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并从傅雷最终被“摘掉右派的帽子”解释傅雷的这一段经历是一种“错判”。

2. 感知政治变故中一家人生活的变化

学生交流读书后感知到的一家人出现的生活上的变化。(可结合书中的照片总结)

教师预设:

1957年12月,朱梅馥信中提及傅雷被作协批判,一共开了十次会,傅雷做了三次检讨。傅雷和朱梅馥开始失眠、不安、消瘦。

1958年1月,傅聰的信中提到父亲心情不好,儿子也因此心情不好。

1958年间随着“反右运动”的深入开展,父亲的信逐渐少了,主要由母亲与傅聪写信联络。

1958年12月,为避免“老子揭发儿子,儿子揭发老子”的“父子双亡”后果,傅聪在波兰艺术家的协助下,无奈出走英国。

1959年3月24日,傅聪提醒儿子“对外只谈艺术,言多必失,防人利用”。

1959年2月8日,傅聪首次在欧洲登台演出。

1959年10月,傅雷间接提到自己的心情不好,也不想和儿子多说,怕增加儿子负担。

1959年10月,傅雷写信给傅聪告诉他: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傅聪已经出走英国)朱梅馥同时写信给傅聪,提到心情沉痛,因为傅聪的变化太突兀了,令人无法捉摸,并且觉得因为父母的事连累了孩子而感到惭愧。

1960年1月,傅聪从照片看到傅聪在赴英国后身体瘦弱,傅雷夫妇很担心儿子的身体问题,并得知傅聪在国外得到业界肯定很高兴。

1960年8月,傅聪迎娶英国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弥拉。

1960年12月,傅雷夫妇未能参加儿子婚礼,感到遗憾,只有寄出临时准备的结婚礼物。

1961年4月,朱梅馥的身体也不好,心脏衰弱,心跳不正常,累了就浮肿。并在信中具体提到傅雷近两年来营养缺乏,身体也不好,有很多疾病。希望儿子能寄点食物过来,但也告知儿子,因为这个要求,自己和他爸爸都产生了“屈辱之感”。

1961年9月,傅雷被“摘掉右派的帽子”。

教师总结:这场政治变故使得傅雷不仅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还使得生活上了变得拮据起来,因为成了“右派”,再没有人敢出傅雷翻译的书,有人劝傅雷用笔名出书,遭到了傅雷的拒绝。傅雷夫妇精神垮了,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儿子傅聪因为这场政治变故,出于对父亲的保护,出于可以继续很好地实现音乐理想,远走英国,好在钢琴事业在英国得到了肯定,还收获了婚姻和幸福。

3. 感知一家人在政治变故中的深情

(1)学生默读下列语段,揣摩信中儿子情感,并用朗读表达出这种情感。

“我知道你们的心情也不好,我不愿意再给你们添增烦恼。”“前天收到妈妈来的两封信,我心里更难过。”“我的信会使你们高兴吗?我希望是这样,爸爸心烦的时候,是不是听听音乐什么的,还是艺术能使人宽心。不多写了,祝你们高兴起来,身体好。”

——1958年1月8日 聪信

明确:表达出傅聪对处于政治危机中的父母的担心挂念,以及对父母的安慰,并提出建议来排解父母的愁苦心情。朗读时要读出这些情感,可强调“也”“不”“更”这些表示强调程度的词语。“我希望是这样……”之后的句子调子要比前几句高扬,以显出安慰。

(2)这封特殊的书信,无称呼,无署名,一改“傅雷家书”的风格,从字迹辨认,才知道是父亲傅雷所写,请分析这封家书中内含的不易被察觉的情感。

一、对外只谈艺术,言多必失,防人利用。

二、行动慎重,有事多与老辈商量,三思而行。

三、生活节俭,用钱计算。

四、爸爸照常工作。

——1959年3月12日

明确:此信件中,父亲是在暗暗地提示儿子,在政治危机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事要谨慎,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牵连。爸爸照常工作,则侧面告诉儿子我虽遭遇事情,但还能继续工作,状况还好,也是告诉儿子不必要太担心。但其实父亲已经经历了许多次批斗会并做了很多次检讨了。父亲此时通信应该是不方便的,但又担心远在国外的儿子,所以在简短的信件里可以看出父亲的牵挂和对儿子的叮嘱和安慰。

(3)下列语段是妈妈写给傅聪的信,请分析深处困境的父亲对儿子求助时的复杂情感,并揣摩妈妈在写这封信时候的心理活动。

于是我不得不在一月六日给你的信里明明白白告诉你:“像我们这样的父母,向儿子开口要东西是出于不得已,这一点你应该理解到。爸爸说不是非寄不可,只要回报一声就行,免得人伸着脖子等。”……的确,他自己也承认这一方面有复杂的心理,有疙瘩存在,因为他觉得有求于人,即使在骨肉之间也有屈辱之感。

——1961年4月20日 妈妈信

明确:父亲身处困境之中,经济拮据,身体多病,想要求助儿子但又难为情,虽然现实情况的确需要援助,但又不想给儿子增添麻烦。妈妈不仅想把爸爸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儿子,而且希望儿子能安慰一下心情复杂的爸爸。妈妈还想从侧面告诉儿子家里情况实在不好,希望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援助。

小结:政治变故中,一家人依然保持关怀、安慰,即使各自都有压力和生活中的难处,但是都不想打扰到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人的生活和情绪。尤其是爸爸,对于求助也是难以启齿的。

环节三:分享摘抄,揣摩“傅雷家风”

学生分享读书时摘抄出的给自己带来启发的“傅雷家风”,尤其关注父亲对儿子在“爱国”“做人”方面的要求,并分享自己摘抄的理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

教师预设:

【家训·爱国】

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1959年10月1日 爸爸信

未接来信之前,我们的心情是沉痛的,痛苦的,你的变化太突兀了,令人无法捉摸。我们做父母的只觉得惭愧,没有给你什么好的感受。我们除了一片热忱的爱子之心之外,但愿你自觉的醒悟过来。一个人身在国外,对祖国的怀念是深切的,不论做人方面、事业方面,处处要保持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谦虚和大方。

——1959年10月1日 妈妈信

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首长们的爱护,坚持你的独立斗争,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更要出人头地地为国争光,不仅在艺术方面,并且在做人方面。我相信你不会随风使舵,也绝不会随便改变主张。你的成功,仍然是祖国的光荣。

——1960年1月10日 爸爸信

而你我之間思想交流、精神默契未尝有丝毫间隔,也就象征你这个远方游子永远和产生你的民族、抚养你的祖国、灌溉你的文化血肉相连、息息相通。

——1961年2月6日 爸爸信

明确:以上四个语段,爸爸和妈妈想告诫已经远走英国的儿子,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祖国,但是要记得祖国,记得祖国对自己的培养,记得保持中国人的本色,希望儿子永远与祖国文化相连。就像以前傅聪公派去波兰学习时爸爸告诉他的一样: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学生可以结合父母亲对孩子的爱国要求谈感受,亦可评价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

【家训·做人】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要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搪塞而不声不响呢?你应该明白我两年来没有跟勃隆斯丹太太通信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961年12月31日 爸爸英文信

明确:父亲想要告诉儿子要常怀感恩之心,并告诫孩子做人才是根本,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更好地做艺术。学生可结合做人是做学问做艺术等一切的前提谈感受。

“孩子,千万记住,留学的日子无论如何是一天天的少下去了,要争取一切机会加紧学习。既然要加强政治学习,平日要分去一部分时间,假期中更应利用时间钻研业务。每年回国一次,在体力、时间、金钱、学习各方面都太浪费。”

——1958年3月17日 爸爸信

明确:父亲想要告诫儿子珍惜时间,抓紧学习。学生可以结合珍惜时间和自身经历谈感受。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孤身海外,更需要处处向长者讨教,与朋友商量,千万不可独断独行。”

——1960年10月1日 妈妈信

明确:妈妈提醒出门在外的儿子遇事多向朋友前辈请教。

“我们知道你自我批评精神很强,但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不管哪个批评家都代表一部分群众,考虑批评家的话也就是考虑群众的意见。你听到别人的演奏之后的感想,相比也很多,也希望告诉我们。”

——1960年2月1日 爸爸信

明确:父亲提醒出门在外的儿子遇事多向朋友前辈请教。

“但愿你脾气好,万万不要像我,要以我的坏脾气作为你的警戒。我最怕在这方面给你不良的影响。你要是能不让爸爸的缺点在你身上发展,便是你对爸爸最好的报答,也是对你的下一代尽了很大的责任。”

——1960年11月13日 爸爸信

明确:父亲提出“警戒”,希望儿子不要受自己坏脾气的影响,希望儿子不要像自己一样“粗暴”地对待下一代。

你在待人接物方面,处处流露出骄傲的态度,给人很不好的印象。以后千万要当心,对它们或任何人态度第一要谦虚真诚,有什么问题,不妨同它们诚诚恳恳的商量,不要怕跟他们接触。总之,对人的坏印象要靠自己争取,慢慢抓回来。

——1958年4月17日 爸爸信

明确:父亲告诫儿子待人要谦虚真诚,戒骄戒躁。

总结:大家摘抄出了很多的经典家训,尤其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说明这些家训引发了我们的共鸣,我们也可以用“傅雷家风”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指引我们未来的生活。

环节四:课堂总结

1958年到1962年是傅雷一家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危机,这场危机直到1961年9月随着傅雷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一家人的生活才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父亲傅雷先生又开始了他繁忙的翻译工作,母亲一如既往地悉心照顾丈夫。儿子傅聪收获了幸福,开始了崭新的婚姻生活,钢琴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患难中的守望和关怀是动人的,父母的“不告知”和“不得不才求助”则是一种特别的爱;儿子的“远走英国”避免儿子老子互相揭发也是一种爱。傅雷的家书不仅在动荡的年月里没有停止对爱的表达,也没有停止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指导和提醒。“傅雷家训”尽管有的时候过于琐碎和强势,但对傅聪全方位的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家训其实也是傅雷给自己人生的“一面镜子”,有情感抒发,有艺术评论,有生活分享,也有与儿子的倾心交谈。

环节五:作业布置

1. 用教材上推荐的“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方法选择”的读书方法选读1963年到1966年的38篇家书。

2. 以“两地书 一家情”为题,写一篇短文。

3. 从爱国、做人两方面,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变故傅聪傅雷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浅析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
一堂“变故”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没有寄出的信
词汇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