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右为难

2020-08-07龙德芳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补习班考试读书

龙德芳

A:“你应该也留意了吧,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最近再次进入公众视野。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减负30条》),对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多方提出30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各方职责。随后,全国各地都纷纷出台更加细化的减负措施,明确中小学生减负举措。这次减负,会有效吗?”

B:“这个还真不好说。1988年5月1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就指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许多小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引导小学教育工作者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之前的就不说了,此后的30年间,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减负文件出台,减负已经历了至少整整两代人,但这项工作好像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飘飘洒洒就没了。”

A:“就在你说的1988年,我结束了在学校的整个求学生涯,但我们那会儿真不觉得有多重的学习负担,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干农活和做家务。做假期作业要跟家长讨时间,我小学和初中的假期作文,好几篇都是在给生产队放牛的山上完成的。即使在学校,也要砍柴、喂猪和种庄稼。上大学了,假期回家照样下地干活。如今刚好相反,孩子几乎每天都是从学校的课桌移步到家里的书桌,没有做家务的时间,至于玩的时间,更是要在作业完成后,和家长讨价还价争取才会有的,几乎是奢望。时间去哪儿了?”

B:“其实,减负文件要求的严格程度也在递减。《减负30条》提出‘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200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就已规定‘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对应的现实就是,从小学开始,即使我们家为儿子买书包时主要看背带质量,仍然基本一个学期换一个,一般都是背带先断了。”

A:“为什么30年来,减负措施频出,学生负担却越来越重?一位一线教师的回答是:中小学生作业量居高不下、无法合理减负,除了学生间的差异外,更主要是有用的、没用的知识点浩如烟海,题型也变化多端,这些都要求学生做题做到烂熟,‘题海战术一直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

B:“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所有的教育中永远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时间的制约。而我们好像越来越无视这一常识,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就主张‘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他说:‘语文教学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药方是什么?在语文教材编排上下猛药。考试倒逼你读书。于是,单单高中必背古诗文一项,就从14篇增加到72篇。教材编排都如此导向,其他还能好到哪里去?”

A:“要不要减负?这事从提出那一天起,就有不少争议。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何辉曾在2010年撰文指出,片面提倡减负,可能会让中国学生丢掉勤奋品质的同时,丧失在数理化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表示,当教育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应试压力,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图安逸不努力,害怕担负责任,受不了批评,整体学力跌落。”

B:“还有更激进的观点认为,减負,让寒门子弟雪上加霜,更受伤。读书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上升通道,减负却让他们不能充分享受应有的学校教育。无论何时何地,有权和有钱人都会有更好的教育条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力和金钱优势,优先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放学时间早,其余时间学生去了哪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回家接受私人教师指导,中产阶级的孩子去补习班,穷人家的孩子尽量自己辅导,农村边远地区的孩子……唉,回家疯玩去吧,反正乡村也有不起补习班。”

A:“学生家长更纠结,不想让孩子太累,也想给孩子减负,可是别人都在学,又担心孩子享受今天、输掉未来,家长都不坚持,孩子必然放弃。所以,我们家先前一直坚持不随大流,现在无法再淡定了,也不得不咬紧牙关、勒紧裤带,把读高二的儿子送进周末补习班,补到高三上学期,要付出十多万元费用。儿子呢,每天几乎在瞌睡中奔波,这难道不是大人惹祸、孩子背锅?”

B:“舍此,你还能怎么办呢?读书,本不易,不历艰辛,怎得硕果?不过,依照前述观点,你一不留神就荣升中产阶级了,祝贺你,哈哈哈……”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补习班考试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充实的双休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我们一起读书吧
你考试焦虑吗?
读书为了什么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