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020-08-07王利昭李海燕彭雨涵何娅仙

价值工程 2020年22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创新驱动

王利昭 李海燕 彭雨涵 何娅仙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抉择。高技术企业如何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实现突破性创新,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山东省高技术行业中突破性创新的驱动机制发现:第一,山东省高技术企业应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和外部驱动力形成创新发展优势;第二,山东省高技术企业内部应引进优质资源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企业外部应注重市场导向和保护企业自身权利。

Abstract: Implementing a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choice for China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igh-tech enterprises is a real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by academia and industry. By analyz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first,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resources and external driving forces to for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second,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uld introduce high-quality internal resources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utside the enterprise should focus o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protect the company's own rights.

關键词:突破性创新;创新发展模式;高技术企业;创新驱动;动力机制

Key words: breakthrough innovation;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l;high-tech enterprise;innovation-driven;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074-02

1  绪论

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促进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高技术企业是生成新动能的先驱和主力军。如何借助创新的方法探索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发展趋势并以此来引领创新,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实现高技术企业和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以支持高技术企业实现赶超发展,以此支持新旧动能代谢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山东省高技术企业需着力于以创新驱动提高质量和效益,以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加快促进我国高技术企业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为新进入行业提供借鉴,以降低目前创业失败的可能性或避免因为技术创新瓶颈不适而导致破产事项发生的概率。

2  理论基础

2.1 高技术企业

高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1]的规定范围中的居民企业。大多数高技术企业主要在信息技术等新领域方面持续进行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形成企业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2]。这种类型的企业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

2.2 突破性创新

2.2.1 突破性创新的概念

企业创新可以助力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使企业能快速地实现“弯道超车”目标。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企业取得突破发展的关键性任务是发掘消费者新型需求,开拓新市场,从而提供给消费者优质服务与新型产品。

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模式是可以主要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基于原有经验在原有的产品或技术基础上进行些许改进,使之产生存量[3]。其创新幅度与突破性创新相比是比较小的,但能为企业后续能够进行突破性创新打下坚实基础。而突破性创新,亦称为破坏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4]。实施突破性创新可以由低端市场出发并不断向上攀升,最终改变整个市场格局[5]。突破性创新通过研发活动生产出具有实质性新功能的产品或工艺流程的创新模式,并指出突破性创新难度是大于渐进式创新的,但其带来的颠覆性新产品将使企业获得巨大收益,对企业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阳银娟,郭爱芳,张宏等[6]则认为突破性创新是主要依靠新颖、有创意的新产品或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并吸引新用户,相比渐进性创新而言,突破性创新更能激发组织创新活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更大,对市场竞争格局具有破坏性效果[7]。

2.2.2 突破性创新特征

突破性创新是一把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存在着高风险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只有少数突破性创新项目可以进入市场。突破性创新意味着现有模式变革,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长远收益与持续进步[8]。但企业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时应重视联盟关系构建和合作伙伴选择,并非“多多益善”,要时刻观察市场并不断进行调整,这是因为突破性创新是不一定能够沿着现有技术轨迹发展[9]。

3  突破性创新机制及系统演化过程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总体过程:

从供给侧角度看,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传导路径为:技术选择→市场选择→市场建立→市场扩大→范式形成,最终催生新兴产业。

从需求侧角度看,产业发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需求的传导路径为:描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愿景→确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清单→选择产业内可预期的产品→确定未来产品关键特性→提出支撑产品关键特性的技术,而现实突出问题导向和未来愿景需求导向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4  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山东省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发展进程可划分三个阶段:企业内部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技术效率驱动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高技术企业每一阶段突破性创新发展的生成动力机制和发展动力机制的实现,是多种动力因素如学习机制、竞争合作机制、扩散溢出机制、组织机制等在企业整体发展系统中共同作用、协调的结果。所以,山东省高技术企业在构建其完善的突破性创新发展的生成和发展动力机制时,应熟悉掌握企业自身发展过程的现存状态及其特点,深入了解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生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更加有效地挖掘、激活、放大和实际运用这些动力机制,使山东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5  突破性创新驱动中的影响因素

5.1 企业自身条件

企业自身条件,例如企业的內部人才资源、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知识资产等等,而且不同影响因素对于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方式也不同。目前,突破性创新对于高技术企业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技术企业对企业内部人才水准要求普遍严格,以借知识治理和组织遗忘可以促进老旧知识的丢弃和推动新知识的有效利用,推动组织创新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内部知识的治理,支持突破性创新实现。

5.2 企业环境导向

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离不开企业环境导向对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对企业任务和使命的发挥有直接影响的相关人员或组织,例如企业的外部供应商、企业的顾客等等。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微观环境中相关人员或组织的其他因素或社会力量,例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科学技术等等。客户组合的异质性通过促进客户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对产品的突破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10]。当企业的客户组成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时,企业开发项目就会带来新的专业知识和观点,这会促使企业完成项目和使命的同时,与更多不同的供应商、市场中间商、竞争对手以及其他企业环境相关者接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机会,刺激企业发展新的产品理念,进而刺激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宏观环境上,国家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对高技术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社会文化上,国家致力于营造创新氛围;教育管理方面,积极举办创新活动和比赛,为高技术企业培养新型创新人才。

5.3 企业合作

组织耦合利于突破性创新,而过高的组织耦合水平反而会为突破性创新带来负面作用[11]。企业在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时,需要保持适当的耦合程度,加强企业合作机制的动态变化和企业合作的自我适应能力,确保企业与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信息,提供更多的接触新的信息和创新知识的机会,提高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12]。

6  结论

第一,山东省高技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机制的影响因素多样,企业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和外部驱动力形成创新发展优势,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建立突破性创新发展模式,稳定市场优势地位。企业需依靠有利于蓬勃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 “供应商-企业-客户”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创建科学技术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的市场优势。

第二,山东省高技术企业在步入突破性创新驱动发展进程时,在企业内部应引进优质资源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同时在企业外部应注重市场导向和保护企业自身权利。企业通过有效地运用其不断发展的内部相关资源,依靠内部的创新组织机制,实现经营目标明确化、创新技术丰富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组织结构合理化以及人力资源高效化等,以支持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J].中国科技产业,2009(02):262.

[2]余春雨.浅析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20(07):185-186.

[3]胥朝阳,赵晓阳,徐广.风险还是机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08):68-76.

[4]Bower J L, Christensen C M.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tching the wave[J].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 1(13): 75-76.

[5]苏鹏,苏成,潘云涛.基于多案例对比的颠覆性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20,39(01):63-69.

[6]阳银娟,郭爱芳,张宏.研发伙伴类型、独占性机制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实证研究[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2.

[7]徐建中,李奉书,黄婧涵.齐美尔连接、知识密度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0,41(01):79-89.

[8]郭小超,雷婧,冯银虎,张璐.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突破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20,38(01):20-26.

[9]吕佳,陈万明,彭灿.主动遗忘、知识治理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1):103-110.

[10]崔新坤,韩德昌.客户组合特征对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9):129-142.

[11]成泷,党兴华,蔡俊亚.组织耦合、网络惯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8,32(03):47-50.

[12]周雪,王庆金.创业激情与失败学习——外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J].软科学,2019,33(09):120-127.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技术企业突破性创新驱动发展的演化机制及政策设计研究”(19BJCJ09)。

作者简介:王利昭(1999-),女,海南万宁人,青岛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创新驱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