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中的应用

2020-08-07向锦英

价值工程 2020年22期

摘要:装配式技术是实现保障房项目大规模建造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房装配式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其后具体分析了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中的应用匹配度,最后圍绕某装配式公租房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以期可供参考。

Abstract: Prefabricate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realizing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industrializa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China, and then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matching degree of prefabricated technology in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Finally a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round a prefabricated public rental housing project for reference.

关键词:装配式技术;保障房项目;工业化发展;匹配度;施工技术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technology;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matching degre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169-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的快速发展,保障房作为一项由政府统一筹划、提供给广大群众的住宅项目,相关施工建造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中逐渐推广开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面积小、户型简单,适宜使用装配式技术,相应的这也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1  我国保障房装配式工业化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住房供应不足、房价过高、涨幅过快成为了群众住房面临的重要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落实住房保障,这也是我国近些年一直努力的方向,快速、健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各个省市政府的重要任务。

根据我国保障房建设情况可知,其户型面积小、种类相对单一,为装配式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保障房规模化发展。装配式工业化生产方法,以建筑标准化委基础,通过工厂集中生产住宅构件+现场装配的方式,在保证建筑品质的同时,全面提高施工效率、减低能耗,真正打造低碳节能环保型住宅。

根据我国香港地区的建设经验来看,装配式住宅在城市保障房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在高密集度城市环境可行性十分高,有利于满足建设巨量规模保障房的需要。对此,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中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

2  装配式技术在保障房项目中的应用匹配度分析

2.1 装配式技术原理

保障房项目中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建筑构件、部品采用工厂化生产、加工方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拼装为保障性住房建筑形式,具体归纳如下: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物流配送专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

2.2 装配式技术匹配度分析

从本质上分析,保障房项目与装配式技术具有高度契合性,两者互补,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①建筑质量方面:从保障房项目的建设目的角度出发,其主要是为了改善民生,质量方面要求严格。根据传统施工方法下保障房项目使用情况来看,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依旧无法完全避免,通过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建筑防水抗渗、隔热保温等难题,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时就实现了多功能集成一体化制作,且工厂加工精度高,不存在后期修补、返工的问题,只要施工中做好构件安装质量的把关,就可实现建筑品质的有效提高。

②建筑户型规划方面:从装配式住宅建筑自身特点来看,其结构形式较为单一,若是要实现建筑多样化发展,则在成本方面需要投入过大。保障房项目本身户型、建筑面积较为固定,选用装配式技术较为适合,在施工可行性、经济性方面有所保证。

③建筑工期方面:工期较短是装配式技术的一大重要优势,通过工厂化生产、现场吊装,有效减少了模板工程、混凝土现浇施工,施工速度较快,可较好的满足保障房项目建造速度快的需求。

④建筑成本方面:保障房项目中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初期会存在一个费用较高的情况,包括构件模具成本、设计成本方面,但是随着保障房建设数量的增加,构件模具周转率不断增大;随着政府颁布相关设计标准,相关设计费用将持续降低,为装配式技术的推广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工程案例

3.1 工程概况

本文仅以某装配式公租房项目为例分析,总建筑面积9755m2,高度37.7m,地上13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体系。经综合分析,本项目决定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采用“可变式户型”设计方案,叠合楼板,全楼预制率30%。

3.2 关键设计技术

本项目采用的关键设计技术如下:

①可變房型设计: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可变房型设计,可满足不同时期的建筑空间需求,如图1所示本项目将内部固定墙体变更为可调整的轻质墙体。

②外墙一体化设计:本项目采用外墙外保温形式,由工厂进行一体化预制(图2),施工现场仅做最外层粉刷施工,窗下口设防水,全面解决渗漏、开裂问题。

③构配件标准化深化设计:本项目构配件设计主要包括如表1所示几个方面。

③预制叠合构件特殊构造要求:本项目采用预制双层叠合式墙板+预制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全现浇叠合层的构造形式,落实预留预埋工作。

④信息化设计方法:本项目采用信息化设计方法,采用CAD、Revit、Allplan等软件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并落实相关结构设计、构件制作与现场吊装作业控制,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3.3 关键施工技术

本项目采用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预制构件安装、现浇节点施工及相关配筋、柱接头技术等,具体施工要点如下:

①场地规划:本项目施工现场共设置两个出入口,为保证预制构件顺利进出,出入口宽度控制在12m,采取单向逆时针通行模式。

②预制构件运输、堆放:本项目预制构件共3530个,所有构件按编号依次进场、堆放,做好堆放支架的安全性分析,保证支架稳定、堆放可靠,防止出现倾覆问题。

③预制构件吊装:本项目外墙挂板质量最大(4t),构件起吊高度较大,部分构件形式复杂,为此项目开发专用平衡吊具,落实全过程构件变形、裂缝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处理不合格构件。

④现场临时支撑:本项目所有构件吊装完成后,使用专用门式支架进行临时固定,直至完成节点浇筑工作。

3.4 施工效果

本项目预制装配式施工便利,现场模板、现浇混凝土作业量小,只需进行吊装作业,施工速度快,现场外观效果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房是我国城镇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其属于是民生工程,在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近年来装配式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其与保障房施工特点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在工程实践中,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预制构件、现浇构件,合理控制保障房工程质量和性能,实现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卫,刘翔.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公租房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S1):1659-1662.

[2]王来进,鲍佳,李明星,等.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问题及处理措施[J].施工技术,2018,47(S1):1694-1696.

[3]刘丹丹,赵永生,岳莹莹,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7,047(015):36-39,101.

[4]佚名.深圳市最大公共住房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J].施工技术,2018,47(09):79.

[5]张海东.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某公租房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6,46(10):14-18.

[6]李善继,冯身强,魏英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灌浆套筒安装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7,043(001):145-148.

作者简介:向锦英(1977-),女,湖南长沙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