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消费观察大学生消费观

2020-08-07周美雪侯丽影王珺炜李梦玥王素鸽

价值工程 2020年22期
关键词:消费观网络大学生

周美雪 侯丽影 王珺炜 李梦玥 王素鸽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的消费观的转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根据调查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通过描述性分析和模型分析总结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对比男女消费偏好的差距,以及对比高低年级消费行为总结出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不同以及根据消费观提出相对建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hange of the consum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socie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view,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rough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model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consumption view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ares the consumption preference gap between men and women, compares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high and low grades, finds out the dif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ativ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view.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Logistic 模型;消费观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network;Logistic model;consumption view

中图分类号:F49;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036-03

0  引言

新时期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信息覆盖了人们的大脑,互联网成为人们赖以使用的平台,网上聊天、网上消费、网络购物都变成了潮流。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勤俭节约,形成健康文明、绿色的现代消费理念。原来消费者只能通过线下模式进行购物,现在的消费模式变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让人们可以选择更多方式进行消费。

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合适的消费,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是社会的问题。如傅顺,裴平,顾天竹(2019)文章基于江苏省高校问卷调查数据,主要在网贷方面展示大学生消费行为,表现为恋爱和冲动消费的行为影响,大学生所在年级对网贷意愿的影响呈现“倒 U 型”,大学四年级学生网贷意愿最强。如施静一,杨凤杰(2018)指出在宏观社会变迁中背景下引进个体行為态度的消费解读,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变,从原来根深蒂固“以俭为德”的消费习惯变为享受、炫耀性消费。徐向春,高敏(2019)从我国消费观教育现状发现学校教育严重滞后、家庭教育出现偏差、社会教育问题多等揭示大学生消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得出结论,以前的学者注重在以上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方面研究甚多,但缺乏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的研究以及模型的考证。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乐凯南大街2596号,位置偏僻,周围是乌马庄、四平庄等村庄,没有大型的商场可供大学生消费,如果去市中心购物来回途中至少要花费80分钟的时间,网络平台只需要网络连接、下载所需app便可以购买所有需要的东西,所以大学生大部分物品都是通过网购的形式来进行购买的。因此,本文选取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大学生网购状况来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的现象并提出建议。

1  模型和变量的选择

1.1 模型选择

本文探究大学生的消费观会遇到多种取值的情况,一般的线性回归分析无法准确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采用SPSS的Logistic 模型来处理问题。文章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利用Logistic 模型进行具体研究高低年级对于消费的区别来观测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大学生的消费观。

Logistic回归为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二分类观察结果与一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型,方程式为:

In[p/(1-p)]= α+β1x1+β2x2+···+βixi

p表示因变量的一种取值的概率,1-p则为另一种取值的概率,α为常数,βi表示因变量的系数,xi表示因变量。

1.2 变量选择

利用Excel表将数据导入SPSS中,将大一大二年级分为低年级,大三大四分为高年级进行区分分析,将可能区分的因素分为六类(见表1):第一类为生活费来源,第二类为每月用于食堂就餐费用,第三类是每学期网购时用于学习费用,第四类为每月网购恋爱支出,第五类为每月网购费用,第六类为每月生活费。

2  统计描述和模型分析

2.1 统计分析

2.1.1 描述性分析

①经济来源与月平均消费。

有62.5%的大学生生活费全都来自于家庭的给予,36.76%的人生活费中有一部分靠自己赚取,极少数人靠学校发的奖学金生存;月平均消费占比情况(见图1)。调查人数中有63.24%在1000-1500元之间,25%在600-1000元之间,10.29%在1500-2000元之间,极少数人月平均消费会在2000元以上。说明部分大学生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收入,为自己家庭减轻负担,占经济来源的比例比较小,相对依赖家庭,但是也不缺乏独立的一面。

②消费行为和偏好。

第一,消费有节制,消费比较理性。每学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大部分在50-200元之间,平均到每个月之内并没有占很大比重;有58.82%的人选择从不购买奢侈品,40.44%的人选择偶尔购买;其中只有11.03%的大学生觉得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够用;当生活费有剩余时,71.32%的人选择将剩余的全部钱或部分钱存起来;有30.88%比例的学生选择从不使用预支方式进行付款,有70.59%的人选择利用花呗来进行预支,极少数选择利用借呗和信用卡。

第二,男女对待消费产生的需求不同。在网购中男女生的喜好不尽相同(见表2),男女生对于衣物、食品、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大致一样,而对于化妆品、首饰、礼物等出现明显差异,其它选择中男生还包括游戏充值。男生女生推荐的经常购买的品牌中,男生大多数推荐的是李宁、匡威、耐克等鞋品牌,女生多数推荐为自然堂、半亩花田、完美日记、3ce等化妆品品牌。

2.1.2 相关性分析

根据SPSS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检验,将性别作为分组变量,研究男生与女生对于奢侈品和剩余生活费的态度。得到结果显示(见表3),5%水平显示:对于是否会购买奢侈品0.279>0.05,所以男女生对于购买奢侈品没有太大的显著差异;对于剩余的钱是否选择存起来0.005<0.05,所以男女生对于是否将剩余的钱存起来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数据显示,男女生对于购买奢侈品的需求程度大致相同,但是需求物品不同,对于剩余的钱大部分女生选择存起来,而大部分男生选择吃喝玩乐。

2.2 模型分析

利用SPSS得出结果(见表4),分析高低年级对于消费观的认知,已将显著性不高的变量剔除,剔除的变量表示高年级与低年级在这几种方面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在校期间平均月消费对于区分高低年级有显著性。对于刚步入大学和刚适应大学生活的低年级,经常网购也许是刚刚开始或者开始不久,对于周围环境也不太熟悉,不会经常出去消费,学校周围没有消费场所,而高年级人群已经熟悉了网络消费的方式和套路,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常态,高年级对于商品品质方面的要求高于低年级,尤其是女生还需要化妆品方面的支出,并且高年级面临着考证、考研、面试等方面的花费,所以每个月的消费会高于低年级。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家里,但是还是可以区分出高低年级的消费观,高年级成员对于自己赚取生活费有很大的认知,高年级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靠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用以减少家庭的负担同时锻炼自己的行动能力也为以后找工业提供了帮助,高年级思想在时间的流动中得到了改变,而低年级学生刚从紧张封闭的高中得到解放,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去社交、游玩、熟悉环境。

高年级学生在考证资料、考研书的网络消费会多于低年级学生,所以在学习资料方面会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谈恋爱更注重形式,低年级学生则没有那么多要求。

3  主要结论

3.1 消费行为

3.1.1 大学生消费结构合理,消费前卫

大学生消费以日常开支为主,冲动消费与奢侈品的购买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冲动消费也是一时不会长期存在,结构基本合理。大学生是个性与潮流的代名词,许多网上的店铺也是根据大学生的喜好而制定的,许多潮牌也都符合大学生的偏好,各大APP比如抖音、快手等用户中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人数最多,在平台上购物最多的也是青年人。

3.1.2 不注重精神消费,存在享乐主义

在对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不少,但用于学习等精神消费方面的却很少。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学生将消费主力放到了吃、喝、穿上,对于一本书更倾向于选择吃一顿火锅、买一件衣服、买一套装备。这样的消费方式渐入人心,带来的只有享受、攀比、网瘾,而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背道而驰。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给自己选择的机会,充实自己的大脑,而不是外表;学校也应该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消费道路。

3.1.3 高低年级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低年级消费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而高年级学生即将离开大学进入社会,他们对于消费观的理解不同,许多销售行为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2 消费观

3.2.1 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有冲动消费

大学生对奢侈品的购买有自己的界限,也有部分同学懂得将剩下的钱存起来。对于自己购买的东西有选择性和对比。由上面的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网购来进行购物并省去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路费成本是明智的,而且他们对于不必要的消费也存在自己的思考,坚持自己的原则,偶尔也会因为促销等活动或周围人的带动而冲动消费,但这种冲动消费并不常见。

3.2.2 消费内容多元化,也容易造成惰性

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各类物品的选择并购买,包括日常用品、衣服等多方面的物品。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他们的惰性,比如不经常出门锻炼,经常外卖等不健康食品,假期成天窝在宿舍,造成上课迟到、同学替课、替跑等现象的发生,做事心浮气躁,讨厌繁琐、复杂的事情,容易形成惰性,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应该焕发青春的朝气,青年的力量,时刻监督自己的行为;学校也应该严厉监督学生的行为,督促学生做事的效率,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2.3 超前消费意识过重,缺乏合理安排理财能力

有70.59%的人選择预支消费,过着补窟窿的生活,并且缺乏理财能力。手机支付没有纸币花钱时的痛感与知觉,在手机上只是一个数字,而现金则是花一张少一张,这样会在意识中产生阻止自己花钱的信号,造成了大学生在消费时不计后果,盲目消费,无意中产生超前消费。同时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没有规划,并实行力差。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形成自控力,形成自己的消费理念,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傅顺,裴平,顾天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网贷意愿和网贷平台偏好——基于江苏省高校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9(11):108-120.

[2]赵颖,陶克涛.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1):45-48.

[3]徐妍,庄轩.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7(01):92-96.

作者简介:周美雪(1998-),女,河北衡水人,学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消费与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关系;侯丽影(1999-),女,河北石家庄人,学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消费与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关系;王珺炜(1998-),女,河北秦皇岛人,学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消费与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关系;李梦玥(2000-),女,河北沧州人,学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消费与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关系;王素鸽(2000-),女,河北邯郸人,学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消费和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关系。

猜你喜欢

消费观网络大学生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大学生之歌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