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07蒋金灵张瑞林张瑞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参芪降糖胶囊

蒋金灵,张瑞林,张瑞萍

中医消渴病一般指现代医学上的2型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1]。消渴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由于病人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或功能较差,导致机体血糖、血脂等多种物质的代谢紊乱,容易进展成为全身慢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对病人的生存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3]。消渴病的发生及发展是基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西医治疗消渴病的方法主要是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血糖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人的血糖,但是长期应用会出现耐药性,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4]。目前中医药在消渴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5]。本研究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消渴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7~71(63.7±10.3)岁;病程5~20(11.3±3.9)年。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6~71(63.5±10.4)岁;病程5~19(11.9±3.6)年。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4年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运动锻炼、饮食疗法等均未有效控制血糖;③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降糖药、胰岛素等;④病人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④患有精神疾病,或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观察组病人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生产厂家:北京圣永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567,规格:每粒0.5 g)每次1粒,每日3次,餐后口服;参芪降糖胶囊(生产厂家:安徽金舒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0085,规格:每粒0.35 g)每次3粒,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病人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血糖水平:观察并记录病人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②血脂水平:观察并记录病人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病人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红斑、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病人临床体征、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FPG<7.0 mmol/L或2 hPG<7.8 mmol/L;有效:治疗后病人临床体征、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FPG<8.3 mmol/L或2 hPG<11.0 mmol/L;无效:治疗后病人临床体征、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FPG、2 hPG均无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 hPG和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LDL-C和HDL-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s) 单位:mmol/L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及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各种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8]。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病人趋向低龄化[9]。西医治疗糖尿病虽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人血糖,但多数药物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长期高剂量的使用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10]。中医学将糖尿病纳入“消渴”范畴,并命名为消渴病,认为饮食不节、外感六淫、劳逸失度等原因导致肺、胃、肾之阴严重耗损,最终引起阴虚燥热而致消渴病。参芪降糖胶囊是由黄芪、人参、山药等药材经现代中药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的混合制剂,具有益血健脾、大补元气等功效,主要应用于消渴病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FPG、2 hPG和HbA1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PG、2 h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二甲双胍联用参芪降糖胶囊能够有效控制病人的血糖,其降血糖效果较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更为明显。消渴病的根本病机为“脏腑亏虚”“热毒”也是其重要的病机之一,参芪降糖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有研究显示,参芪降糖胶囊能够改善机体的血糖代谢功能,降低病人的血糖水平,并增强机体胰岛素抵抗功能,其应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能力[11]。研究显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血脂异常进行调控十分必要,血脂偏高会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并且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TC、TG、LDL-C和HDL-C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参芪降糖胶囊在调节病人血糖代谢异常的同时,能够改善血脂代谢。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消渴病的药理作用:①提高机体细胞组织利用胰岛素的效率,减少胰岛素抵抗;②修复、保护并诱导胰岛β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③调节胆固醇及血脂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出现;④通过增加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清除机体内自由基,保护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降糖胶囊组分中包含人参、黄芪、茯苓、麦冬等,人参生津安神、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固表、补气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麦冬健脾化湿、养阴生津。诸药配伍可协同发挥滋补脾肾、益气养阴之功效[15-16]。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1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参芪降糖胶囊不会导致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应用于消渴病能够有效调节病人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参芪降糖胶囊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时光胶囊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时间降糖效果的临床研究
时光胶囊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