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质量的探究与实施

2020-08-06蔡兰兰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农村幼儿园实施

蔡兰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方案、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情况,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提升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为农村幼儿园开展“以园为本”的实践研究、完善具有本园特色的教研制度、构建研究共同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质量;实施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体现教师开发新课程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经验与能力较不足的问题。在农村幼儿园,多数园长的领导作用不够,教研活动大多是提出教研主题,教师自由研讨,不能适时介入引导,这致使教研活动研得不深入,或研而无效,出现为教研而教研。教研任务不得不强压在经验不足甚至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身上,这导致了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提升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性成为教研顺利开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影响园本教研建设深入性的重要方面。

一、科学制定园本教研内容,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谈论的话题感兴趣,教师才会愿意参加,有了参加的意愿,教研过程中才会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内在的驱动下,教师的学习才会有效。当教师急需解决一个问题时,才会主动思考,才会有兴趣。园本教研内容一定要来自幼儿教育实践,而且是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发现这些"疑难杂症",需要教研主管经常深入实践,从专业视角发现问题,感知困惑,聚焦重点,并带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开展教研审议,共同剔除教研内容中管理者的问题和空泛的理论问题,以确保教研内容的科学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联系,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实践知识,落实到教师每日教学行为中,最终真正让教研成为促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品质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引领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既有理论指导幼儿教师,也实际的教学示范。在开发设计运行之后,课程设计人员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教师进行价值和效果的评价。设计人员要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进行自我反省,说明设计思路差异,确定预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的不和谐之处,并提出整改方案找到解决办法:同时让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其他教师提出各人不同的看法,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指出方案的长处和短处,并提建议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所有人的意见,进一步反思教学行为并为再次嘗试课堂教学,做到思想统一性。这样才能使得园本课程内涵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

二、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提升园本教研深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同样这样。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能力进入瓶颈期很难突破,往往因为理念没有改变。“以幼儿为本”“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这些口号喊了很久,但在一线教育实践中我们依然看到很多与这些口号相悖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有些幼儿教师心中没有孩子。园本教研时一定要找到“真问题”,通过解决真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壁垒。

例如关于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时,教研主管不能只关注如何设计问题,如何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表达这些表层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反思为什么教师设计的问题无效,为什么孩子会听不懂?为什么师幼之间互动不起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这个知识是否合适?幼儿是否对这个内容感兴趣?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尝试审视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明确教师真正的问题和困惑,这样我们的教研活动才会层层推进,提升教研的深度,逐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真正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增强教研效果

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制定的《在幼儿园教师个体反思能力评估量表》中,将教师的反思分为五种发展水平:“水平一:没有涉及此项内容;水平二:简单描述,不进行分析;水平三:有描述,有简单分析,但没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或总结规律;水平四:能简单分析,并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或进行一定规律总结;水平五:能结合一定的幼教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建议或总结规律”。其实教研的过程就是引导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所以教研主管可根据这五种反思水平,将本园教师进行能力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问题找相应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将有难度的问题提前告知骨干教师,让其提前准备,树立榜样,让其他教师有目标、有方向地逐步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教研主管要深入实践,与幼儿教师经常沟通交流发现的问题,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帮助幼儿教师逐步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若从参与教研活动的主体结构出发,便可将教研活动分为小组或全园式教研;从教研活动的地点出发,则可将其分为网络或现场教研两种;从教研内容出发,则可将其分为专题或常规式教研。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类型主要分为学习型、课例研讨式及课题研究式教研。其中,学习型园本教研主要以教师学习为主要路线,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及质量,继而形成高质量的园本教研活动。而课例研讨型园本教研则主要以教学为主要路线,其目的在于通过专业、针对性的共同探讨,来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对话及反思交流平台。继而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师共同成长。

总之在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善于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充分地发掘家庭资源,形成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促使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更加符合幼儿实际情况,并与普通的园本课程相区分,更加具有个性化特点,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刘家芳.幼儿园园本教研研究实效性[J].教育论坛,2017(4):1 9-20.

[2]张晓兵.幼儿园园本教研有效教学范式[J].福建中学数学,2017(10):8-10.

课题项目:

2019年度石狮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提升农村中心园园本教研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农村幼儿园实施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