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2020-08-06陈悦
陈悦
【摘 要】 小学低段学生时常因审题不清导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错误,这与该段学生思维水平、阅读能力、生活经验和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能有效提高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审题能力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素质与学习修养两个方面。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培养其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通过再次仔细读题就能自主纠错并正确解答。实际上,学生往往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解题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非知识盲点,而是由于审题出现偏差导致的。小学低段学习内容较为基础,所涉及的思维步骤较少,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在初步形成中,对题目中涉及的关键信息及数量关系找准确,不仅是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体现,而且对将来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一、学生审题易出错的原因分析
1.思维水平的限制
小学低段的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感知运动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儿童此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呈现出单一维度思考的特点,逐渐转化为对综合问题的很多重要特点进行全面考量的过程,他们对图形、数量、文字等多种信息同时进行处理的能力较为薄弱。因而在此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儿童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基本概念混淆及术语掌握不足
客观上讲,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且知识面窄,在识文断句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在阅读题目时常因个别文字或词语不理解,从而丧失信心。同时,该阶段学生才刚开始接触数学术语,会产生陌生感,对题目中一些新的表达方式容易产生困惑,导致难以深入分析问题的关键。
3.缺乏生活常识经验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情境大多源自日常生活,学生年龄、所处环境的局限性造成了他们缺乏对某些生活经验的认知,很难理解某些涉及生活常识的数学情境。另外,解题经验欠缺,低年级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水平很有限,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形成定式思维,且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这会造成审题时对题眼缺乏敏感性,不够严谨。在遇到变式问题时存在凭记忆和惯性做题的不良习惯,对题目深层次内涵挖掘不深,常因疏忽大意造成失误。
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建立“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7~10岁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读题时易出现囫囵吞枣的情况,只明大意,不问细节。教师虽在课堂中反复强调读题需“认真、仔细”,殊不知孩子对这些抽象的要求体会甚少,自主完成数学问题时不知如何做到真正的“慢下来”,单凭说教的方式难以实现“认真读题”可操作化。因而教学时可推广“留痕”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读题过程中,找到关键字词,将重点字词勾画圈点,这就能过滤掉与解题无关的干扰信息,直接和原始“数据”产生对话。
例如:“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之和是多少?”這道题就需要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学生在勾画的过程中就实现了这种转换。标注“最大的一位数”为9,“最小的两位数”为10,那么这一段文字信息就转化为数学语言“9与10之和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求“和”,从而明确利用加法解决该问题。当学生用数字替换汉字时,得到的数量关系就一目了然,这种抓关键字的方法对于找准条件非常有帮助,实践起来方便又快捷,同时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审题过程监测并进行反馈指导,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初期克服骄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明确考查内容,寻找数量间的关系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学生的审题过程不仅要获得题目中读取的信息,还要从问题出发对已知数量进行对比、整合、思考,发掘其中的隐含条件,找出数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而解决问题。低学段的数学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有些隐含信息并非显而易见的,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测量等直观方式进行分析,能提高学生自主审题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23个杯子,每5个装一盒,最多可以装满几盒?还剩几个?”在学生还未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每5个圈在一起表示1盒,题目中问“最多装多少盒”也就是看最多圈出了几个5,而还剩下多少个就是看还有几个没有包含在圈内,通过直接观察就能解决该问题。对于后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通过这个过程又能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
3.重视阅读理解,根据描述示范指导
首先,教师在分析题目相关信息时,要引导学生识文断句,使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同时,审题能力和语文学科中的阅读理解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读题速度、思维方式、理解程度。因而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方面与语文教师承担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读题时要加强重点字词语音语调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快速识别应注意的地方,避开题目陷阱。教学中多倾听学生对题目含义的描述,不仅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数学思维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动机。
通过学生的叙述表达可发现到底是对题目哪一方面的理解产生偏差,并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对于个别理解力较弱的同学,可通过家长配合聆听指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理解使审题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对数学术语及文字描述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见到更多类型的题目,对于思维的拓展亦有帮助。笔者对多名学生采用该方法,学生解题能力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4.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一些相似的句式和内容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负向迁移的作用,审题时容易产生概念混淆。因而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辨识不同的题型,对题目进行改编扩充,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可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找出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教师再对题目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做细微的调整变化,让学生继续审题分析,进行对比。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内涵,避免思维定式。
例如,“小明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多3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学生读完题能够分析出“多3倍”就是“多出3个8岁”,但如果将题目改编“妈妈比小明大24岁,妈妈年龄是小明的4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初读题目,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将题目中的问题与条件建立联系,这时可提示学生通过线段图将小明和妈妈的年龄表示出来,发现线段图“妈妈的年龄比小明多3倍”,从而与条件“妈妈比小明大24岁”对应起来,让问题迎刃而解。变式题目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题目隐含条件挖掘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倍数”“大小”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
5.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积累数学经验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才有益于学生理解、热爱。学生最初的直观体验大多源自实际生活,比如认识钟表、镜像图、购物、物体的质量与长度、体育竞赛的赛制等,儿童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由直观逐渐向抽象发展的,那么教学时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在课堂上重现、解释、描述、演示生活中的场景,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识和概念有一定的体验,才能更快地融入数学情境,从而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
总之,教师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并长期坚持,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明确考查内容,找准数量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建立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应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且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为发展其数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日福.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6.
[2]杨利锋,魏晓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83.
[3]邓清,夏小刚.数学思维视域下“教表达”的再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