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教与学的桥梁

2020-08-06缪丽吉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射线中心思维

缪丽吉

目前课改多年,仍存在两种教学方式:“教”为中心与“學”为中心。前者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重视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力求帮助学生学习,“教”是为了“学”。

一、“教”为中心与“学”为中心的区别

1.课堂教学掌控与放手

“教为中心”的课堂,往往所有环节都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安全圈,只要学生乖乖地在圈内游走,教师的教学便得心应手,顺畅自如。即使偶尔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思维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有经验的教师也能“机智”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安全圈,好让课堂教学不跑偏。

“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当然也不等于完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而是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适当组织,适度引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交流互动中完善自己的想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设计烦琐与简约

“教为中心”与“学为中心”除了在教学实施上有着天壤之别,教学设计方面也千差万别。“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为了能呈现一堂完美的数学课,大到教学环节,小到教师课堂上的每一句教学语言,都要细细推敲,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往往都是长篇大论,事无巨细。“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因为以学生为中心,而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独立的思维,所以教师提前准备的教学设计,只要抓住本课的重难点,确定教学思路,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实施教学或作适当调整。学生的思维不会被老师设计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学生展示得越充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越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就越明显。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从而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3.着眼学生现在与未来

“教为中心”以应付应试教育为目的。通过例题讲解和题海战术,概括出同一题型的解法,长期演练,考试一般可以成功。但是一旦一个概念与某种题型或套路绑在一起,无论下多少功夫,也只有知其然,只能勉强“代入”解题。缺少理解的学习会使绝大多数人在考试之后,把学过什么渐渐地忘了,而且忘得很快,很彻底,几乎留不下什么印记。

“学为中心”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通过自己探索、观察、对比、发现,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再辅以教师适度的引导,了解概念的由来,算理的本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即便日后有所遗忘,学生只要学习的方法掌握了,唤醒旧知便容易得多。

二、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一)走向为“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是:呈现问题→自主探索→归纳总结→强化训练。即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得出结论或算法。也就是说,教师设计教学时,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1.从“教”到“学”,关注学生“去哪里”

关注学生“去哪里”,就是要确定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头脑中绷得紧紧的那根“弦”。

2.从“教”到“学”,关注学生“怎样去”

探讨学生“怎样去”,这是对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所作的思考。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永恒的追求与主题。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深度学习。

以《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这一课中认识“射线”这一环节为例,从学生回顾“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入,迁移到本课的新知识探索中。先请学生欣赏几个城市的夜景灯光照片,然后将追光灯射出的光线抽象成射线,再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射线”的定义,为进一步理解射线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认识射线的难点是体会射线有无限长。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追光灯光线的特点之后,侧重引导他们通过比划,这条射线射到哪了?再展开想象:如果空间足够大,这条射线会延伸到哪里?最后总结射线的特点。这个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无限长”的含义,知道射线的长度是不可度量的,相应的空间观念也得到初步的建立。

3.从“教”到“学”,关注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去”

例如,在设计“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先让学生尝试计算+。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解法:通分和化小数计算。此时我并不要求学生进行算理的总结,而是有意识地设置了另外两组练习:+和+,通过几组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再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异分母分数加法,化小数有一定的局限性,称为特殊方法,通分是一般方法。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教师直接灌输,帮助学生建立能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强调了计算方法的探索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聚焦计算中的思维发展与建构。

(二)构建为“学”的课堂

学情为本,尊重学生的已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结合。学情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兴奋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也是构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因素。只有明确学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理解知识、探索知识,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理解和探索新知。

生成为本,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教学魅力体现于课堂教学能否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的思考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本课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及教师适时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生成动态,鼓励学生充分开展比较、辨析、小组讨论,在学生认真、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设计合理情景及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思考,拓展思维。

着眼发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精准把握数学思想的实质,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根本,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总之,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把“教”与“学”整合在一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沟通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寻求创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射线中心思维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