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文化的泛娱乐方案探索

2020-08-06杨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

杨潇

摘要:传统民乐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却存在着辨识度低,受众人群少等问题。因此本文将切合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以琵琶文化为例,以“新文创”思想为指导,提取琵琶文化背后的文化符号,并与I文化和泛娱乐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形式相结合,探索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乐发展方案,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出力,并为其他民乐文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民乐;琵琶文化;泛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119-02

一、赋能民乐,顺应“泛娱乐”到“新文创”的时代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早在2011年7月,腾讯公司就提出“泛娱乐”的概念,泛娱乐是新时代孕育的新的经济产业链模式,其本质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科技技术,整合文化创意娱乐产业的经济模式。2017年工信部就在《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中指出:泛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拉动力量。泛娱乐已经成为了当前时代的重要表现之一。“新文创”作为泛娱乐时代背景的升级概念,在2018年4月也是由腾讯公司提出。“新文创”是指新时代下,基于“科技+文化”的基础战略,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IP构建。也就是说,商业让文化更繁荣,文化让商业更美好。一个好的IP,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共振。对于传统民乐而言,“新创”的战略,正是能通过商业的抓手,带动多元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走向世人,产生更.多有影响的文化作品。

文化和商业并非冲突对立关系,而更应该是相辅相成。以众所周知的《西游记》为例,《西游记》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经典IP之一,既是是中国经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商业化改编的成功案例。由于广为流传大众所爱,所以从古至今,从书籍戏曲到动漫、游戏、小说、影视作品等各种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其代表之作如动画片《大闹天宫》、86版《西游记》电视剧、电影《大话西游》,甚至还有《龙珠》《花游记》这样的他国作品,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商业行为才不断强化《西游记》的影响力,从而在不同的时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

虽然至今大多数音乐人对于新民乐仍有争议,但是以新民乐的代表乐团“女子十二乐坊”为例,她们通过广受欢迎的商业形式,扩大了民乐的影响力,让大众知道民乐并不遥远。女好十二.乐坊是中国一个以西方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视觉民族音乐乐团,其表演形式有别于传统民乐演奏方式,给予观众新鲜感,极尽视听之娱。虽然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名声不显,但是由于其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民乐表演形式,让她们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明星。在2004年,她们的首张光碟《美丽动力》在日本发售,一个月内销售超过100万张,并持续高居日本音乐市场榜首,拿到了日本音乐界的“杰出艺人奖”等等几乎所有大奖。

在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结合创新的商业模式,顺应时代发展,强化民乐的影响力,深入到社会大众中去,是在新时代孕育新生命力的不二之选。传统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现代生活中音乐无处无在,但有关民乐文化的优质IP却寥寥无几,反观近年来的日韩风、土味风、迪士尼文化却大行其道,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当大众对于文化的记忆逐渐淡忘后,该文化也必然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着力挖掘传统民乐的商业价值,既是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也是为了赋子民乐文化时代活力,绽放光彩。

二、风华国乐,琵琶艺术在新民乐发展中的价值探索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乐器之首,除了作为独奏乐器使用之外,也用于伴奏歌曲、歌舞、曲艺、戏曲及多种多样的乐器合奏,表现力丰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乐的受众逐渐减少,并且随着流行音乐和西洋音乐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传统民乐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为了使民族音乐在时代中焕发新生,一些音乐人不断参考与总结流行元素后,使民族音乐更加符合当今大众的审美需求,产生了更大的商业价值,并且也为传统民乐的发展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中如“女子十二乐坊“方锦龙芳华十八”等等都是新民乐的代表团队。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乐,既是传承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琵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公元4世纪,随着西域的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在隋唐时期就被视为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唐代大曲常用它来领奏。琵琶传统乐曲中,几乎每一首传统琵琶乐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还是宋朝陆游的《塞上词》,都彰显着琵琶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与流行。

但是在近代西方音乐文化和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当代青年对于传统民乐文化的认知程度远不如西方音乐文化。文化是需要被看见的,在我们社会大众的视野里,其实对传统文化是有误解的,甚至是有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例如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对于年轻人而言可能只闻其名,却对实际的内容一无所知。山洞壁画又什么好看的呢?所谓敦煌,便是七百洞窟,三千彩塑,敦敦乎如地之厚,煌煌哉如天之威。而这些壁画之美,洞窟之恢弘,是无数能工巧匠穷极一生的心血,却被很多人极其遗憾的错过了,只成为历史课本里模糊的插画记忆。但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着独特的魅力,著名的手游《王者荣耀》就曾出品过杨玉环的“遇见飞天”皮肤,将敦煌元素与现代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文化最终的归宿。其实在新民乐日益发展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向最广大的普通人传播这些民乐文化的美,文化首先是大众的文化,然后才是精英的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在过去,民乐文化传播太脱离世俗社会了,唯恐传统文化一接地气就会不再纯洁,而这反而矫枉过正,变成了一种过于严肃和刻板的符号。音乐本身就具有传播美的力量,民乐文化更应该与现代技术开展更为广泛的结合,不断的探索,将优秀的民乐教育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更为有效的新民乐发展和传播方案,既有高雅传承、又有通俗创新,用当代的、好玩的形式去发展民乐,以点带面促进传统民乐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看见,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人继续去丰满,去热爱,这样才能有生命力。

三、IP文化,推进产业融合,塑造优质内容

在泛娱乐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乐文化既要继续丰富文化内涵,也要平衡高雅性和大众化,既不能媚俗化,同时也要加强娱乐化,使之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强化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当前“新文创”理念的推动下,传统民乐文化应逐渐从独立发展过渡到多元化发展,文学、影视、游戏、动漫、衍生品等多元文化娱乐形态都将成为传统民乐新的传播载体。而IP文化则是多元化产业的核心焦点,通过IP文化将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赋予传统民乐文化新的灵魂和发展动力,在产品联动、互相融合开发中共享全产业经济收益。

随着90后和00后步入社会,其消费能力的快速提高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日夜兴盛,传统民乐文化也应该将其纳为受众群体。例如在2019年12月31日,著名的视频网站bilibili视频网站(简称B站)与新华网联合主办的“二零一九最美的夜”跨年晚会上,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便上演了两场精彩节目,燃爆网络,赢得了广大青年的认同。方锦龙不仅与中国人气最高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在AR技术的支持下,倾情演绎世界经典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同时也与晚会演出总监赵兆指挥的管弦乐团合作了一个十分多钟的跨界节目。

在中国长大的年轻人是深爱传统民乐的,民乐的市场很大,但是需要开发。以著名网络小说《斗罗大陆》为例,从网络小说出发,历经十年发展,逐渐形成了周边文创产品、漫画、动漫、游戏、电视剧、主题曲等IP产业链,带来了上亿元的消费总量。传统民乐如果能以IP为突破口,强化在IP产业链中重要价值,多打造《琵琶语》《沧海一声笑》《将军令》等深入人心的音乐作品,加强如游戏、动漫等文娱产品的个性化音乐创作,则必将为传统民乐文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四、结语

用古典音乐或国乐演奏流行歌曲,是否使传统民乐沦入俗套?笔者认为传统民乐不能永远曲高和寡,并非迎合大众所爱就是庸俗,在打好传统民乐的文化基础上,与时俱进、雅俗共赏、走进生活,使音乐=快乐才更应该是音乐人所追求的目标。从文化维度出发,传统民乐更应该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为文化创意产业

赋能,推动全产业链的迭代升级,提高社会大众对其认知程度,从殿堂走进国民心中,在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更能丰富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从而树立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形象,以中国文化丰富世界文化,以中华文明滋养人类文明。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校长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ZR-WSK2019-21)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2220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珏.琵琶在新民乐中的发展现状[J].艺海,2017(06).

[2]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EB/OL].http://www.miitcidc.org.cn/n955514/n955524/c957080/content.html,2017-03.

[3]李天晓.探析当代新民乐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戏剧之家,2018(03).

[4]秦翠.淺谈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J].大众文艺,2011(14).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的影响及对策
“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泛娱乐化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对价值取向负面影响之探析
“泛娱乐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挑战与应对
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原因研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探析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