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以信息技术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0-08-06陈小铭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陈小铭

摘 要: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學教学的基本追求,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发展潜能,借助一些教学媒介引导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自主整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解题策略,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情绪。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切实改善教学结构,客观整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互动特点。将以相似三角形教学为例,从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新板书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互动,创新教学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评价,丰富教学总结四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以信息技术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相似三角形;整合策略

相似三角形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学生需要以直观想象去辨别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以丰富的逻辑推理去证明三角形的相似性,由此归纳数学结论。这就对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资源来帮助学生建构几何知识意义,以便切实归纳出相似图形的基本特点与共性规律。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想象能力,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一、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新板书形式

客观来说,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常见方法,它可以改变常规的板书形式,以丰富的图片、文字、符号、结构图、音频、声像等多媒体资料来呈现数学知识及其结构。便于初中生在数学课上有充足的思考、探究时间,教师也不必忙着书写板书,更有利于师生展开互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由此呈现相似三角形知识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知与理性探索结合起来,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切实突破相似三角形知识的认知瓶颈。

就如在“相似三角形”一课教学中,笔者在备课时主动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教学课件,全面整理了本课重要概念,还设计了一定的数学问题,组织了精讲精练活动。首先,在多媒体课件的开端,笔者以艺术字输入了“相似三角形”这一关键词,然后再以“温故知新”板块引导学生回顾了全等图形的相关概念,借此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回忆,希望学生可以自主实现学习进步。接下来,笔者在幻灯片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全等属于相似吗?相似包括全等吗?”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过渡到本课新知,使其自主思考全等概念与相似概念的异同点,促使学生利用已有认知去探究数学新知,客观阐述相似概念。接下来,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几组相似三角形,标注了相似三角形的角度,借此导入了概念教学,自主生成概念意义。接下来,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一些需要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概念知识来进行几何证明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记忆,希望学生可以切实优化数学知识结构。在多媒体课件的最后,笔者还插入了一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然后逐步编辑与完善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归纳了知识经验。如此,初中生便可实现自主学习。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笔者会与学生共享多媒体课件资源,由此改善学生摘抄笔记的方式,使其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切实完善数学探究。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三角形知识是从相似层面反映图形结构关系,体现具体的结构特点,所以初中生应该首先积累直观的图形观察经验,再借助相应的工具来推导相似三角形的结构共性。这就需要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否则初中生是难以全面展现自己的思维特点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确保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思考、推导与证明,全面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优良的课堂情境便于初中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学习,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丰富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情境的启思、诱学等价值。

例如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整理了一些直观资源,主要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相似事物为主,以多媒体设备呈现了照片资源,鼓励学生分析了这些实物的图形结构,使其主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进行数学表达。由此,学生便可进入数学思考状态。之后,笔者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了一些“相似”三角形,然后移动图形,重合两个三角形,证明一些看似存在相似特征的图形实则并不符合相似概念的要求,借此创设了认知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存在相似关系。为此,笔者引入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课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观察多组相似三角形的共性特点,使其从对应角与对应边两个角度进行数学思考,展开几何证明。这就让初中生意识到视觉感官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并不十分科学,还需使用科学的数学定理来解决问题。如此,则可有效培养与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其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接下来,笔者还以多媒体设备呈现了生活中的相似问题,丰富了问题材料,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以便让学生能够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解释生活规律,从而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互动,创新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是十分单一的,通常是由教师将数学知识单向传递给初中生,然后初中生自主背诵。但是,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能动探究,他们是很难深入内化知识意义的,也会因此而经常出现迁移错误。对此,在相似三角形知识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互动,切实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来推进课堂指导。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先进技术来转化教学互动,首先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丰富线上沟通,再以针对性的教师辅导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稳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一课教学中,笔者认为本班学生已经在前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全面认识了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由来、概念与判定定理,具备了自主探究本课新知的学习能力,所以笔者直接在备课阶段录制了微视频,借助一些相似三角形解释了这一图形结构的性质及其应用要点。然后,笔者就与学生共享了微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接下来,初中生需通过线上平台反馈预习成效,阐述知识疑问,而笔者会据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规律。接下来,在数学课上,笔者会组织5人小组探究活动,重建生生合作关系,希望学生可以全面展现数学思维能力。待小组探究结束之后,笔者还鼓励各个小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小组探究过程,即学生可以通过投影仪展示本小组的探究笔记,结合必要的语言讲解全面阐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接着,笔者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当堂测验,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使用手机拍摄草稿演算过程,将其上传到电子平板,邀请相应的学生自主阐述解题思路、解题策略。如此,则可全面保障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借助信息技術完善评价,丰富教学总结

教学评价一直都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评价手段、所制定的教学评价标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具体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策略,也关系着初中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行为。通常初中数学教师会以考试评价为主来分析教学成果,但是这就出现了延迟性、片面性问题,无法全面监督、实时追踪数学教学的具体进程。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发展性教学理念来创新教学评价结构,积极开发信息技术本身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具体手段,以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评价结构,以便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确保教学评价可以真正发挥自身的激励、导向、诊断等促进作用,帮助师生双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切实改善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益。如此,则可进一步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实现有效发展。

在相似三角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评价。首先,在各个课时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利用学科网整理了课后习题,构建了线上题库,然后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课后习题检测计划。在这一网站上,学生不仅可以自主解题,还可使用作业帮软件进行解题分析,精确预设自己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时所存在的解题盲区,查找正确的解题思路与参考答案,及时修正。借此,初中生便可自主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计算机来阅卷、打分,初步判断自身的解题水平。同时,笔者也会用信息技术来记录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使用办公软件认真登记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与考试成绩变化,借此整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全面追踪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客观赏识学生的闪光点与进步表现,也会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另外,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也可通过视频拍摄、文字记录等手段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以便让笔者做出更加精准的评价判断。如此,初中生就能够及时明确自己的学习问题、学习优势,笔者也会与学生一同制定科学可行的数学教学计划。

总而言之,构建有效课堂需要全面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互动模式,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开放、创新的视野开发信息技术的多重功能,保证学生可以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学习,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整合课程资源,优化互动结构,逐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新龙.多媒体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催化剂[J].中国农村教育,2018(13):61-62.

[2]王家利.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与优势刍议[J].当代教研论丛,2018(7):104.

[3]李会思.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4]刁庆.信息技术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