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2020-08-06何丽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有效提问初中语文

何丽玲

摘 要:提问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提问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为发挥提问价值,以文本内容为载体,在适度性、创新性和层次性等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策略向学生合理地提出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提问原则;提问策略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其在问题的驱使下,自主地一步步探索新知,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意提问,很难实现课堂的有效性。随意提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失去思考方向,导致提问流于形式。因此,课堂有效提问是必要的,而有效提问的实现是以一定的原则为指导的,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严格遵循适度性、创新性和层次性等原则,采取多样的策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过犹不及,就是做事情要讲求“度”,课堂提问亦是如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发挥提问价值,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这里的“适度”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量的适度,一层是质的适度。所谓量的适度是指教师在一节课中,不能根据文本内容,从头到尾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因为高频率的提问,会导致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限制其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而且,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时间,其所思考的内容难以透过表面深入到本质,就此影响其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所谓质的适度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与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联系,以此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理解文本内容,又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向学生提问。以七年级课文《孙权劝学》为例,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称谓语,如“卿”“孤”“大兄”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倘若学生无法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其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将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会对其中涉及的文言文称谓进行讲解。我主动提到了“卿”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一人分饰不同的角色,对生活中常见的问候用文言方式进行了生动演示,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孤”“大兄”等是什么意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并将其与场景结合起来,自主猜测,我则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进行指导。如此提问,不仅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还使其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掌握了基础知识,为之后的教学扫清了障碍。

2.创新性原则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拘泥于教材和课堂,要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发挥课外资源的作用,以此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借此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时间往往是有限的,但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带来的思考效果却是无限的,同时,这也是教师有效提问的关键。所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会立足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自由想象和探究的过程中,真正地成为思维的个体,实现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以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为例,在讲授了基础知识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用深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父亲在站台送别“我”的情境印刻在脑海里,这不禁使我们联想起自己远离父母,在外求学的场景。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每次上学的时候,父母是如何送自己的呢?自己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呢?父母一般会对自己说什么话呢?将自己的经历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此提问,不仅可以将学生从文本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自主回归现实,还可以在已有经历的辅助下,加深对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如此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创新提问。

3.层次性原则

新课改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受认知能力、学习兴趣等影响,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其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发展。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立足教材和教学目标,统一提问,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使得课堂提问流于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作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按照其发展情况,有层次性地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此满足各个层级学生思考、探究的需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之中,进而以问题解决驱动其发展。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立足“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一句,我针对A层级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时的紫藤萝和现在的紫藤萝有什么不一样呢?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针对B层级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时是指什么时候?针对C层级学生提出问题:这句话中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呢?在这样的分层问题引导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思考的机会,在问题由易到难的分析中,逐步理解文本内涵。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策略,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使其自主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会抓住文本关键、立足学生兴趣等提出问题。

1.抓住文本关键有效提问

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内容。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立足教学目的,结合文本的关键点,科学地设计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在问题解决中,能透过文字语言感知其中的内涵,从而使其在多方面获得发展。对此,我一般会立足文本关键点,为学生设计主问题,以主问题来减少无效提问,从而提升学生思考效率。以八年级课文《马说》为例,我设定了诵读和积累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主问题。针对诵读部分,我设计了抓住“语气”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掌握文本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句之间的停顿等,以此在情感的把握下,感知到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一个“耶”,一个“也”字就感知到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不满与愤懑之情。针对积累部分,我则设计了“积累”该主问题,例如,“千里马遭遇了什么?”“千里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听记、辨析、翻译和背诵这一系列过程中,能扎实地积累语言知识。

2.立足学生兴趣有效提问

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当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有着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其会自主地参与其中,且由浅入深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探析。当其对文本阅读不感兴趣的时候,就算教师讲得再生动、再形象,其注意力也难以高度集中。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问题,以问题点燃其兴趣,并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以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为例,在教学活动之初,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史铁生“2002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为感人的语言所吸引,其不知不觉抓住了“残缺的身体”“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等词语,不由地对史铁生产生崇拜之情。接着,我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史铁生的照片。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发现,尽管史铁生一直坐着轮椅,但是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从学生对史铁生建立的感性认知入手,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史铁生面对生活的不公的时候,仍可以乐观地面对呢?此问题也是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想要了解的,这自然可以激发其探究兴趣。之后,我则引入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探寻问题的答案。如此有效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還使其在阅读中实现了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3.结合学生发展有效提问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促进其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发展。提问作为思维和想象的起点,其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精心设计问题,有效提问,用问题的思考、解决帮助学生实现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以现代诗《天上的街市》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文本内容,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湛蓝的星空下,一个男孩静静地坐着”这样的场景,以此为基础,提出这样的有效提问:“这个小男孩在做什么?他当时在想些什么呢?”如此问题自然可以点燃学生的想象力,其可以自主想象,对画面进行拓展。那么,学生想象的内容是否与文本一样呢?则需要在文本阅读中进行探寻,这样有效地实现了新知教学。再以《秋词》为例,古诗词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其难以深刻地体会、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基于古诗词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会以有效提问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在知识的运用中自主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我在本节课中,结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句,向学生有效提问:我们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有哪些是与“悲凉”有关的呢?和诗人一样如此“赞秋”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积极探寻与“悲凉”“赞秋”有关的其他诗文,以此实现知识储备的拓展,为其有效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提问,在适度性、创新性、层次性等原则指导下,立足文本关键、抓住学生兴趣等,有效提出问题,以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家欢.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彭向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43.

[3]刘永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58,100.

[4]李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研究[D].渤海大学,2017.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有效提问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