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08-06张甲富

考试周刊 2020年67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 语文科目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中要求学生们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其中课本中的很多知识是要求学生们进行背诵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一旦失去了兴趣,学习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方法去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也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提高。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提高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能力是学生小学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群文阅读模式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多个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学生很难能够在多个文章中切换自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多个文章的聯系,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看到多个文章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让阅读课堂能够更加高效。

一、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模式的特点

(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群文阅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模式是将内容相似、主题相似的阅读文章进行归类。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超过一定字数的阅读,但是学生只通过课本是不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随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学生群文阅读中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中的内容,还能够学习到许多课外的知识,学生阅读量随之提高,随着学生阅读量越来越多,学生获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知识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有助于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学到了一些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道理,也对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所帮助,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根据课程的课时安排和课本的内容来进行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范围通常只局限在课本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讲课会导致教学速度十分缓慢,一般一篇文章教师通常会讲解两节课,在第一节课,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通读,然后自己在进行讲解,一节课下来教师通常只会讲解文章的前半部分,有的学生在通读的过程中通常只会阅读前半部分,而教师安排的时间足以让学生通读全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没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一般都是比较缓慢的,但是群文阅读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群文阅读模式下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书本中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通常课本中的知识多年来不做修改,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篇章,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家长也能对其中的一些篇章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对上课的内容缺乏兴趣,学生对书本中的内容缺乏新鲜感,这就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所下降。但是群文阅读就解决了这种问题,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充满好奇心,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不仅能够学习书中的文章,同时还能够阅读一些课外的文章,学生在课上能够阅读大量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提高,在课余时间,学生能够主动地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能够快速的阅读文章,课堂的效率也会提高。

二、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作用

群文阅读是教师引导学生同时阅读多个文章,学生同时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前观看思维导图,可以从思维导图中直观地看到几篇文章中相同的部分,能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们最常用的是树状的思维导图,在树干部位,教师可以标注出几篇文章共同的主题,然后由树枝向外延伸,完整呈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树状图中多少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迅速地在大脑中形成内容链,能够快速找到多篇文章的联系,快速将这些文章串联到一起,在阅读时阅读速度也会大幅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有关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群文阅读时,采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这些节日,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在树干的部分写上传统节日,其次再分出三个树枝分别对应三个节日,然后再在三个树枝上引出新的树枝,标出三个节日表达的情感和三个节日的传统活动,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三个节日的联系,表达的情感和为了庆祝三个节日的活动,在阅读时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中的作用,利用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能力,让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思维导图的优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形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教学任务,还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从众多的内容中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通过思维导图将这些重点内容呈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快速回忆出几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在之后复习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回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减少学生的复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的牢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思维导图更接近于小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对阅读兴趣,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学生通过做思维导图将传统的读文章变成“做文章”,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随着思维导图越来越清晰的呈现给老师和同学,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增强他们阅读的信心。

三、 思維导图的具体实施

(一)思维导图制作方法的教学

教师在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前,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思维导图以及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内容,便于思维导图的建立,教师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思维导图偏离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主要思想,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主题,防止学生制作出的思维导图是错误的,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出现困难。

(二)应用思维导图内化群文阅读知识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主要从文章的主题、写作特点、中心思想几个方面入手,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阅读,首先会在大脑中对这几篇文章形成一个基本框架,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制作思维导图。例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故都的秋》《想北平》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几篇文章的共同点:作者的思乡之情。在学生找出文章相同之处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再找出三篇文章的差异,从作者的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然后老师应该让学生对于这些要点进行总结归类,形成文章的基本框架,再通过分析文章,发现文章更深层面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绘制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选出一名汇报人,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不再看文章,而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汇报,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在汇报的过程中还能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在汇报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同时通过学生的汇报,老师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改,使群文阅读模式更加完善。

对于学生比较难懂的古诗阅读,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更加有必要。例如,在教学《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时候,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快速知道这两首诗作者都表达了送别之情,然后再通过对比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核心问题,在阅读时就会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在阅读时学生会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自己解决。

四、 结语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知识储量和总结归纳能力等,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蒲惠红.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9(2):68-69.

[2]窦毓奎.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为例[J].中国教师,2018(S2):53.

[3]吕永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段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8):97.

[4]陈洁曼,陈柳红.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在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以《四季》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Z2):74-76.

[5]陈靖敏.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以群文阅读课“奇妙的中心句”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5):85-86.

作者简介:

张甲富,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乡靖安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