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020-08-06贾乙
摘 要: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普遍步入小康状态,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变成大家所关注的话题,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学需求愈发重视,也增强孩子学习语文知识的紧迫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教师对语文的指导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适龄孩子落实语文基础的必要时期。为此,文章就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分析,期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授课模式。新课改视域下,教学授课人员更需把教学工作重心落实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中。我将着重从现实教学经验入手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做一些具体探究,同时给出相对成效的办法,渴望对全方位提高当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 阻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行为是阻碍高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该行为是老师在构成教学目标的流程中,老师所利用的各种行为就叫作教学行为,它包含学生和老师间的所有教学互动模式,高效课堂教学重在利用教学行为实施助推。换言讲,它包含老师对同学预留的课后作业等内容;老师上课前的预备工作与课上采用的教学指导方式和教学办法。
(二)教师是阻碍高效课堂教学的重心
在小学语文授课中,老师在课上的教学指导就是整堂课教学主要流程,老师对知识应用程度、教学水平高低、指导方式、教育办法等诸多层面的整体能力均阻碍着高效课堂授课的必要元素。
(三)孩子是阻碍高效课堂教学的主体
孩子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主要对象,更是高效课堂教学受益对象,其中整体教学流程需要孩子的参加,另外教学效果的终极评价标准是孩子实际学习效益。
二、 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
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现实教学中依然附有主要指导意义,但它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或多或少的不适合孩子今后发展需求。所以,老师在实施选材时,备受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观念影响,让教学办法缺少灵活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不能满足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发展。
(二)教学观念与思维陈旧固化
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性有直接影响。当前大多数老师依然采用落后的教学观念,对新型教学发展方式不适应,持续沿用以往按照学习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只把学习流程当成辅助教学模式。灌入式教学仍占据首要地位,把成绩当成评价孩子优劣的主要标杆。
(三)以老师为主体方式与理念有待革新
在平日语文教学中,老师依然是教学课堂中主导力量,孩子也持续着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孩子在课上主导作用并没有得到落实。老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本身教学行为,严重忽略孩子展示的愿望,长此以往,被动学习模式会让孩子失去课堂上的话语权及主动权。主体地位不确立,永远会成为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障碍。所以,在常规小学语文授课中,需要强调孩子的主体位置,给予其最多的实践机会。
三、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提升途径
(一)自主选取学习模式
新课改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孩子的个性行为,不需要依照老师的剖析来替代孩子阅读实践。老师需要鼓励孩子养成个性化学习方式,以此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益。让孩子自主去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能够提升孩子自身人文气息与文学水平,使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读书去感知与体会。在课余时间运用读书激发兴趣,比如在学习《伯牙鼓琴》一文时,老师可利用以读激情、以情悟文的办法,使其带着情感细品词句,理解全文内容,收获较好的学习效益。其实,在读书的基础上就是为孩子提高疑问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学会自觉提问,伴随问题去读书,在此期间令其有足够时间去思考,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问题给出后,老师不需要及时给出答案,这时需要鼓励孩子互相去作答,遇到有意义的问题,还需要组织孩子实施具体讨论。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老师只需要融合课本内容,着力挖掘孩子讲的问题及知识点,设定对应说话氛围。全力给予孩子讲话的权利,使其想讲说就讲说,孩子不断地讲话才会呈现特有的个性化,同时唯有面向全班同学,大家共同参与,孩子所讲述的方可落实到实践。
(二)让孩子动起来
老师先要使课堂语言赋予感染力与活力,语言表达上要有气场。这需老师感情的融入,要步入角色,神态要有故事,动作要有力度。之后,在课堂上要构建语文课堂轻松学习氛围,使孩子在松紧适宜环境下学习。假如只采用某个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视觉或听觉疲劳,进而分散孩子凝聚力,减弱课堂效率。课堂节奏需按照孩子学习节奏改变而变化。适度讲练,使每一课都具有较深的数据调整及反馈,保证每堂课教学目标可达到理想标准。此外,孩子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感,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如此一来,便可适应不同层次孩子的学习要求。
(三)根据大纲融合实际
孩子需要课前预习,老师需要课前备课。在课前备课过程中,老师按照大纲纲要掌握教材外,更加需要以身作則,熟知把握教材内容。如具有重要课文案例要事先做好,有关知识要充分掌握,另外还要预先一周实时具体研究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老师对整堂课教学设计的所有呈现,教学方案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期间的设计。老师在规划教学时,必须要针对孩子已有的水平、能力、基础知识、思想等适当规划具体授课内容。如此一来,规划出的教学方案具有实践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四)以余音绕梁方式去结尾
正如俗语所说的,红花还需绿叶来相衬一般,一堂有效率的课,除了做好上述几个层面外,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结果才可,也就是所说的总结与概括。这或许就是一堂课程的凝聚力,也是总结与概括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良好的总结与概括犹如细品干果,令人回味无穷。一堂课的收尾,不但能够对语文教学内容起到疏化和总结,还能提高精炼精华的意义,同时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获得“课书虽截,而思无穷,趣无穷”的效益。小学在语文课的收尾中,选择一系列有趣的案例当作收尾,通常都会使孩子不容忘却。
四、 建设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主要对策
(一)激起情感进行激励性评价
从情感立场观看,有利于缓解孩子对语文难度的抵触抗心理,激起孩子对语文学习的热忱。语文学习作为主要国语学习,不但是知识的沟通也是情感沟通,还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优质的传统美德等。教师亲和度也是让其投身于语文学习的重要元素之一,老师对语文理解的深度也对孩子有较强的号召力与感染力。进而激起孩子对美、真、善的渴望,且老师需要踊跃的采用个性化与多样化的评价对孩子实施鼓励,不要以学习成绩当导向,鼓励其全方位健康发展,增强评价主体,设立家长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规制,免去负面评价对孩子的不利影响,运用激励性与期待性语言使其具有荣誉感,且指导孩子自觉反省的能力。
(二)强化老师素质提升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弱化,同时老师对孩子的指导作用不能忽略,老师依然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性的必要元素,提升老师素质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进步。所以,老师的教育理念要跟上时代教育潮流,需要有足够强的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建立合作学习的正面理念,不然多么超前、多么新颖的教学办法都会局限于形式化,未有现实性的改观。另外,要想语文老师在教育水准与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就需拥有足够的专业教学知识,同时也是平日常规教学实施的基础,更是实现高效性课堂教学的主要纽带与保证,老师不但应当具有牢固的基础,也要有成效教学水平和高超教学水平,有利于合理设计教学方式与内容,激起孩子学习踊跃性。
(三)设定模拟情境提供实践机会
在课堂教学规划中,需要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勾起孩子好奇心理,且自主配合老师完成对语文教学的训练,强化孩子参与度,提高孩子语文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可采用网络媒体设备实施教学,可从视觉、听觉等层面唤起孩子学习的凝聚力。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媒体课件的播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没有看见过的虚拟景象,同时利用观看课件后的对比与谈论,可以深化孩子直观的体会,怀疑或认可课文中的内容,养成优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另外,在设定情景模拟时,应当强化孩子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按照课堂教学流程为主要教学方式,特别有利于提升培养孩子思维能力,自主去寻到语文学习的智慧与乐趣。使其勇于思考,敢于实践,这样既能够提升孩子的主体地位,又能够弱化老师在课堂中主体位置,同时还能够提高语文课堂上“高效课堂”的实践建设,全力向新课改方向发展。
五、 结语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建立下,需要老师踊跃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及观念,重视语文教学内容与手法的革新,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保障孩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进而高效激起孩子学习乐趣,加强孩子学习语文的动能,深度挖掘孩子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潜能,使其踊跃主动去学语文知识,使其附有动力与乐趣去学语文知识,共同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成效建设。
参考文献:
[1]袁慧敏.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魅力中国,2019(15):261.
[2]邹巍.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52.
[3]杨洁.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魅力中国,2019(48):15-16.
[4]周子涵.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构建探讨[J].黄河之声,2017(7):45.
[5]楊代洪.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1):96.
[6]贾晓峰.小学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114.
[7]张小军.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创建[J].活力,2019(17):251.
[8]刘培学.浅析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30(30):35-36.
作者简介:
贾乙,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