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高龄老人照护需求与影响因素调研

2020-08-03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城中村高龄条目

许 丽 遐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高龄老人的数量及其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不断上升[1]。高龄老年人因疾病和衰老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2-3]。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中有92.54%出现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阶段,失能、疾病普遍存在,需要更多的照护资源[4]。研究证实,家庭与社会支持能提升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衰弱进程,降低死亡风险[5]。本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长兴街道和留营街道部分居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获取资料,分析城中村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状况,并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照护需求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18年3—6月方便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长兴街道和留营街道12个城中村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在城中村居住1年以上并且年龄≥75周岁的老年人,精神正常,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意并且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为精神异常,语言交流障碍,不愿意被调查的老年人。最终1116名纳入样本框,全部为面对面调查,问卷回收率100%。1116例高龄老人中,年龄75~97岁,平均年龄81.35±4.67,男性451人,占40.41%,女性665人,占59.59%。

(二)调查方法

研究得到街道和居(村)委会的协助,在一年一度的退休人员资格认证阶段实施面对面调查,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随居委会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参加调查的老年人和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调查采用方法如下:

(1)自行设计的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对城中村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患病数量、社会保险、与子女关系、居住方式、照顾偏好等进行问卷调查。

(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7],量表共14个条目,包括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洗澡、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处理钱财。单项条目选项有“自己可以做”“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根本无法做”四项,计1~4分,量表总分14~56分。其中,<14分为完全正常;14~21分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定义为轻度失能;≥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定义为重度失能。该量表用于评价照护需求,<14分,视为无照护需求;14~21分,定义为低需求;≥22分者,定义为高需求。

(3)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8],共6个维度,6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完全不像我家”分别计1~4分,量表总分为60~240分,60~119分为家庭功能好,120~179分为家庭功能一般,180~240分为家庭功能差。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肖水源编制的SSRS分为3个维度,共10个条目,第1~4、8~10条目只选1项,选1~4项分别计1~4分;第5条目分A、B、C、D四项计总分,各项从“无支持”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6和7条目如果回答有来源,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回答无任何来源不计分。各条目记分之和为总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支持,>22分且≤44分为中水平支持,>44分为高水平支持。

(三)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员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经由统一培训。调查前使用标准指导语向老年人及家属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与填答注意事项,不能填答的老年人由家属或调查员代为填写;调查结束逐一核查,补充更正漏填或不明确答案,以保证样本数量和问卷填答质量。

(四)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照护需求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不同人口学特征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比较

1116名被调查高龄老人中,551例有照护需求,占49.37%。不同性别、受教育水平的高龄老年人其照护需求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患病数量的高龄老年人对照护需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比较

(二)不同支持因素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比较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月收入、收支状况、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照护偏好、与子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体内容见表2—3。

表2 不同家庭支持高龄老人照护需求比较

表3 不同社会支持高龄老人照护需求比较

(三)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影响因素

Logistics回归分析以是否有照护需求为因变量(0=不需要,1=需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患病数量、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月收入、收支状况、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照护偏好、与子女关系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病数量、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月收入、收支状况、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照护偏好、与子女关系12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对这12个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慢性病数量、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收入与支出状况、与子女关系为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体内容见表4。

表4 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三、讨论

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城中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100%,且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高龄老年人达到32.70%,照护需求率为49.37%,年龄越大,照护需求越多。以往研究也显示年龄越大机体老化程度越严重,各项生理机能退化也越严重[10-11]。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化的趋势将越来越严重,需要家庭及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护[12]。

家庭功能影响高龄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研究显示,家庭功能好,配偶健在、与子女同住关系好、子女孝顺的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低。相比于其他社会关系,老年人更愿意夫妻相互照顾或由子女照顾,与大多数研究相一致[13-14]。在城中村大多数高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或住同一小区,子女孝顺、与子女关系好的高龄老年人其健康状况更好,即使患病或衰弱一般也由子女照顾,子女有较多机会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能够及时周到地照顾父母。本研究还显示家庭功能好的高龄老年人,不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帮助子女或孙辈做家务,代际关系融洽的家庭支持对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双重的促进作用。

社会支持水平影响高龄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本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水平高,有养老保险、收入水平低、收入小于支出和收支平衡的高龄老年人都有较低的照护需求;有医疗保险、经济收入大于支出的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较高。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高龄老年人健康状况比中低水平者好,良好的社会支持为高龄老年人的照护提供了经济保障,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能促进老年人主动锻炼和进行康复训练,使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在城中村养老保险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传统观念使得老年人更愿意用自己的收入去补贴子孙,即使在失能状态下也愿意由子女照护而不愿意购买专业的社会服务。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得城中村高龄老年人担心因病致贫而产生经济压力。

综上,城中村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与年龄、患慢性病数量、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收入与支出状况、与子女关系等因素有关。家庭及社会支持在应对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中作用显著,但高龄老年人的照护不同于一般的为老社会服务,专业性强,涉及预防、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多学科,仅靠家庭是不够的,应通过长期照护体系为失能、失独和空巢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综合性和专业化的服务[15],在城中村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期护理保险,完善专业化的服务设施,提升照护服务水平,提高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城中村高龄条目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