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
2020-08-03刘明月
刘 明 月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专业结构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2019年河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对新时期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新的方向[1]。河北省民办高校在新时期政策指引下,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指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环境、新机遇和新挑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产业结构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调整也必然导致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高校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人才数量、质量的变化必然要求高校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形势。
二、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本科高校61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24所,除独立学院外,共有民办本科院校8所,包括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保定理工学院、燕京理工学院、河北东方学院[3]。对这8所院校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民办高校在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河北省8所民办本科院校绝大部分是由原来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来,除保定理工学院由原来的独立学院更名而来以外,其余7所院校升本时间均在2005年以后,最晚的河北东方学院于2016年升级为本科院校。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与公办高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快速提升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不断增建校舍,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竞争优势。在学科门类方面,8所民办本科院校专业涉及文、法、工、理、管等9个门类,共计专业145个。其中,专业设置最多的燕京理工学院,共有59个专业,最少的河北东方学院有21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数量汇总,从高到低依次为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历史学。
民办高校为提升竞争优势,在近些年新增专业方面也不遗余力,通过对2016-2019年河北省民办本科高校新增专业的数据分析得知,这4年期间,河北省8所民办高校新增专业111个,其中包括文学类6个、教育学类10个、经济学类8个、工学类26个、理学类19个、管理学类11个、艺术学类39个,历史学类1个。增加专业数量最多的河北外国语学院20个,最少的河北美术学院7个,涉及9个门类,其中艺术学增设专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工学[4-7]。民办高校偏向于设置低成本、短效型专业,如经济学中的会计、国际贸易、审计等。随着艺术类学生人数的增加,非艺术类高校也倾向于设置艺术类专业,如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等,由于此类专业学生学费较高,短期收益较大,民办高校开办热情高涨,效益诉求更为明显。
民办本科院校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新时期,国家和地方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亟需新的发展空间。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19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1.3%,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8]。由此可见,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应逐步增加。但是,深入分析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发现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少,虽然各民办本科院校增加了与文化生活(如艺术类专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如设计类专业)、信息生活(如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专业,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二)专业内涵建设不足
专业布点数,即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开设的数目[9],比如小学教育专业在河北省4所民办本科院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在7所院校开设。从专业布点数的角度看,存在专业的同质化现象,如图1所示,8所民办本科院校专业布点超过一半的有19个,不同类型的院校设置同一类型专业,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另外,同一专业在不同类型院校开设的课程接近,内容相似,特色不突出。
图1 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布点过半的专业类型
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将资金投放到新增专业上,强调专业“齐头并进”,导致专业建设后劲不足,内涵建设乏力。专业数量过快增长也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变得愈发紧缺。
三、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要求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1.专业的准入与调整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工业4.0”、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等,要求高校认清经济形势,在专业设置层面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引领作用。河北省围绕服务重大战略和产业调整的需要,出台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会商制度,共同研究专业设置调整工作。此举从政策层面保障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另外,河北省每年发布专业设置指南及人才需求信息,进一步明确高校专业设置方向,《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对于市场趋于饱和的,如国际贸易专业、财会类专业等,严格控制准入数量,而对于服务业亟需的金融、科技、文化、健康等专业应鼓励设置[10]。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财政拨款促进高校专业调整优化,民办高校的绩效、奖励、资助等也是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指标。此外,评估手段也是刺激民办高校专业调整的有效方式,国家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估等,是在充分考量办学定位与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作出的整体评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高校自身层面来看,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民办本科院校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实际状况等,结合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设置专业。尤其应注意师资、课程、教材、实验室等软硬件情况。专业设置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民办本科院校的市场适应性较强,专业设置敏感度高,对于新兴专业的设置更积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愈发火爆,目前,河北省已有3所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了大数据相关专业,3所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了人工智能专业,4所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了与养老相关的护理专业。快速而敏锐的专业感知度提升了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也为区域内的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2.专业的预警与退出
由于没有教师编制的问题,民办本科院校的专业退出相对简单,容易操作,教师的转岗及另就业比较自如,且学校的设备、仪器、实验室等硬件也可以较容易地转变为现金流,为新兴专业服务。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率最低的“红牌专业”,如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环境设计等[11],是河北省部分民办本科院校近四年来的新增专业。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不符,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这是专业调整的重要预警因素。
从评估来看,政府的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估虽然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和细则,但是进校实地考察的频率低,考察覆盖面窄,更多的是根据各高校提供的材料进行评估,且符合评估标准的专业一般都能通过审批。另外,从新增和撤销的专业来看,高校自发调整行为多于政府干预,这虽然保证了高校的自主权,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为滞后的高校提供了合理解释。第三方评估也是民办本科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重要参照。据了解,部分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如河北传媒学院引入麦可思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校的专业调整形成“倒逼”态势,在保持公正和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主动性。另外,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科学的动态评估机制,更好地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服务。
从生源与就业来看,招生状况与就业状况是专业“冷”与“热”的晴雨表。民办本科院校应当综合考虑专业发展历史、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招生与就业等一系列指标,建立专业的预警与退出机制;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市场趋于饱和的专业,应鼓励退出,防止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或数量过剩。部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时的“服从调剂”政策,使得一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在招生上依旧能够“旱涝保丰收”。这样完成的招生计划,不利于专业结构的优化。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要求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民办本科院校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民办本科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实际,探索专业内涵与特色发展道路。
1.发挥专业集群效益
专业集群,基于专业内外部的紧密结合,可以使专业间联系加强,共享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优势互补,彰显高校特色和资源配置优势。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12]。
区域内专业集群可以在地缘上集中优势专业,对接区域内产业集群。河北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多为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2019年河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指出,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承办冬奥会为契机,明确地区功能定位,对接产业需求,发展挥区位优势,建立“环京津核心功能区” “沿海经济带” “冀中南经济带” “西北生态涵养区”等集群经济区,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支柱型专业,如“西北生态涵养区”,与冬奥会相关的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专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旅游、节能环保专业。冀中南地区秉持交通优势着力建设物流、高端装备、信息技术专业。“沿海经济带”依靠海洋优势着力打造海洋化工、石油、清洁能源专业等。
高校内专业集群不是专业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各专业内容的简单融合,而是要注重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培养链的关联,要注重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耦合关系。民办本科院校内部可以在政策指引下,依托主干专业、特色专业建立专业群,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燕京理工学院建立了制药与环境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等六大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既有基础学科,又有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之间相互支撑,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河北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外语类专业群。依托河北省省会的交通和信息科技优势,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建立了信息软件类专业群等。专业集群更好地拓宽了专业的视野和范围,也更好地促进了专业的内涵深化,有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注重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要注重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社会服务等。
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民办本科院校与市场的联系相对紧密,市场敏感度高,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应广泛开展,以弥补教学过程中实践不足的问题。另外,校企合作能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教师上课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案例,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设备先进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场所;校、政、企多方参与的合作方式,紧密对接产业结构的专业体系,有助于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民办本科院校应重点发展新兴的、社会需求旺盛的、就业率高的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优良的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响应国家打造“两性一度”的“金课”理念[13],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课程要具有将知识有机融合的特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又要反映前沿与时代。在教学改革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质量与速度,规模和效益,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等关系,探索学分制改革和大类招生制度,积极构建内部质量评价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专业的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