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2020-08-02庞颖孙静权晓芳韩钦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瘢痕子宫

庞颖 孙静 权晓芳 韩钦维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瘢痕子宫孕16~2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研究组患者接受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引产。结果:研究组患者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用药至宫缩时间、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胎盘残留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且引产成功率高,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宫颈扩张球囊;瘢痕子宫;引产成功率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已成为产科常见问题,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宽及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我国剖宫产率及瘢痕子宫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以往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临床上常再次剖宫产以保障母婴安全[1]。但手术创伤性大,对机体损伤严重,且产后恢复慢,不易被患者所接受,近年来随着药物流产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对于妊娠中期引产者临床上常通过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来终止妊娠,尽管具有一定成效,但中期引产者常因子宫收缩困难、宫颈口扩张缓慢而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一直是产科医师面临的棘手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110例瘢痕子宫孕16~2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引产指征,上次剖宫产至此次妊娠时间在2年以上,子宫瘢痕位置位于子宫下段横切位置,自愿签署终止妊娠知情同意书。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35±2.41)岁;孕周16~28周,平均(21.24±2.55)周;体质量51~72kg,平均(62.57±3.23)kg;前次剖宫产原因:妊娠合并症40例,社会因素38例,试产失败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阴道分泌物检验等,确定无任何引产禁忌证,做好术前谈话,充分告知引产风险并签字后安排引产。对照组患者入院第2d晨起空腹口服50mg米非司酮片,12h服用1次,总剂量不超过200mg。每次服药前后均需保持空腹状态2h以上。于第4d 9:00排空膀胱后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100mg利凡诺注射液进行引产。研究组患者入院第2d下午排空膀胱后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100mg利凡诺注射液进行引产,注射完利凡诺后经阴道置入宫颈扩张球囊,产妇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插入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将球囊导管插入到宫颈管的内部,直至球囊完全通过宫颈管。向子宫球囊内注入2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向外拉导管直至子宫球囊与宫颈内口呈紧贴状态,再向阴道球囊内注入2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去除窥阴器,向子宫球囊和宫颈-阴道球囊逐渐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至80mL。球囊放置完毕后,将双球囊导管露出阴道的部分贴在大腿内侧,放置12~24 h,使其自动的脱出,或将其移除。待胎儿娩出后所有产妇均于肌内注射20U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清宫率、产后2h出血量、用药至宫缩时间、产程时间、住院时间、胎盘残留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引产效果评价标准[3]

完全引产:用药后24h内胎儿胎盘完全娩出,无需清宫;不完全引产:用药后24h内胎儿完整娩出,胎盘胎膜有残留,需行清宫术;引产失败:用药后24h内胎儿胎盘均未娩出,改用引产方案;引产成功率为完全引产率与不完全引产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检验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P<0.05时表示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

研究组患者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手术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用药至宫缩时间、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胎盘残留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出现会阴裂伤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宫颈裂伤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感染、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大,宫颈裂伤、引产后出血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故引产时应确保瘢痕愈合良好,瘢痕处无胎盘附着,妊娠期无异常出血,孕周在28周以内。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可有效损伤胚胎滋养细胞,使胎盘绒毛及蜕膜变性坏死而达到剥离蜕膜的作用,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米非司酮可拮抗孕酮受体,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活动性,抑制宫颈胶原合成,促进其降解,降低宫颈张力,促进宫缩[4]。宫颈扩张球囊主要是依靠导管及宫颈内外的球囊之间产生的压力,缓慢且温和的对产妇宫颈管进行机械性刺激,同时通过向双球囊中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对宫颈的持续性压力有助于促進局部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使宫颈管渐进性扩张、软化,促进成熟,还可降低瘢痕处的张力,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引产效果[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用药至宫缩时间、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胎盘残留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利凡诺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且引产成功率高,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茹英.萘普生栓联合米非司酮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J].吉林医学,2015,(15):3293-3294.

[2] 马秀霞.两种不同引产方法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过程中的应用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5,(08):50-51.

[3] 李淑蕊.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07):811-813.

[4] 魏华芳,汪晶,宋成文,王晶.子宫颈扩张双球囊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2):1267-1269.

[5] 杨艳玲.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两种引产方式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 92-93.

猜你喜欢

瘢痕子宫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试产状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
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