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预习方法初探
2020-07-30孙越
孙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活动,需要语文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做好预习工作,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为提升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方式 提升策略
在正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不仅是顺应新课改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借用叶圣陶先生关于预习环节的观点: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习到读写的过程中,同时还应该包括预习环节以及结课环节。因此,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注重每一个小环节,尤其是预习环节,其是推动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了解,就需要为学生空出一定时间去熟悉所学文章,从而导致课堂有效时间变得更少;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对所讲述内容不是很理解,那么也会浪费大量课堂时间,最终导致课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
而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对即将学到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哪一部分存在疑问,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提升小学语文二年级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1.注重预习方案的设计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二年级预习的有效性,首先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对预习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为学生找到符合其学习需求的预习平台以及预习方式,从而使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真正提升。
另外,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所以其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还不够高,在预习过程中并不能掌握预习内容的主次,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从而导致其预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将教材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整理好,并将每章内容的预习范围以及内容整理成册,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按照手册上预习方向进行有效预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对教材具有熟练地掌握度。
2.注重预习方法的选择
为了提升学生预习效率,语文教师需要对预习方式进行探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预习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使学生的预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关于预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结束时问学生是否知道“泼水节”,并引出“下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泼水节好不好?今天回家之后,每个人都要在网上找一找关于泼水节的相关资料,然后下节课讲给同学们,你们来介绍好不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在下节课上课前,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收集的资料呈现出来时,课堂氛围也会瞬间被点燃,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2)将知识点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内容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制作成表格,然后引导學生结合表格中的内容进行预习,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实现预习目标。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与下节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教材中所学内容的兴趣,实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目标。
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预习方法的选择,不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预习概念,也不是单纯地安排预习任务,而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预习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从而使预习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3.注重预习效果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还需要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预习效果的评价。
不同学生所生存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同,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最终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不同。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预习效果评价时能够更加客观、公正,也就是拒绝“一刀切”的评价理念,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预习效果评价方案进行优化。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预习环节的整体表现,需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掌握学生在家预习时的情况,从而使学生预习效果得到更全面地呈现,并据此判断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其次,在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语文教师需要对评估内容以及评估形式进行合理优化,比如对语文认知能力较高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语文教师可以重点评价该类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掌握情况;在对语文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语文教师可以重点评价其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预习方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可以让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将预习心得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讲讲他是如何进行预习的,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其他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同时也能够弥补学生在预习方面的不足,促使学生的预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课前预习环节作为顺利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与提升学生课堂知识认知水平,以及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指导学生采用正确预习方法进行课前预习,为其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环节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潘秀玲,韦磊.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93+97.
[2]赵立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J].学周刊,2020(01):70.
[3]孔德宣.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