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7-30卢国燕
卢国燕
摘 要: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推动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构建策略
一、创建英语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但纵观他们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学生的表达能力往往是最欠缺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良好的英语表达环境。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可以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激发自身的英语表达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有机结合,为他们创设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在特定的氛围中感染和熏陶学生,以此逐步推动高校英语课堂的构建。
例如,教师在教学“When is your birthday”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视频或图像的展现形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将生日聚会的相关视频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标注出本节课的重点单词“art、festival、thing、term、busy、time”等,为学生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他们也会在氛围的渲染下,主动进入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有助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度,也为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入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提问,即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探究,而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以此为出发点,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之前,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立足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研究,让问题起到启发和点拨的作用,以此逐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可以有效渗透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熟悉度,还能使学生在相对熟悉的问题中引发他们主动思考的欲望,这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教学“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篇课文时,可以先引入学生熟悉的话题,如“What did you do on last weekends?”有的学生会回答“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也有学生会说“I always do my housework.”,还有学生回答“I often play badminton.”。这时,教师顺势引出“What does Jane do on her vacation?”,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析课文,并找到答案。教师借助有效提问,推进课堂进度,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能有效培养他们对文章的分析能力,逐步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以此调动他们的主观学习能动性,逐步推动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正被广泛应用在当前的英语课堂中,学生为解决同一个问题,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商,彼此之间分工明确,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个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文化的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篇课文时,借助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集思广益对角色进行适当改编;然后各小组进行比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适当奖励。这种竞争形式的比拼,充分调动起了各小组的竞争意识,有效培养了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触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融入度,同时也加快了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文化,逐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更前沿、更有价值的教学资讯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步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新华.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21-122.
[2]李丽娟.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J].学周刊,2020(05):106-107.
[3]李秀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