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问题与建议

2020-07-30郑海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建议

郑海苹

摘 要: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使用信息的质量,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本文简单论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背景、创新点和执行情况,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问题;建议

一、改革背景

自1998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这种预算会计标准体系通常只能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不能如实反映政府“家底”,不能客观反映政府运行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这种核算模式难以满足需求,要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运行情况,应由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进行反映,如果简单地将预算会计报表通过汇总、调整、抵消形成政府财务报表,两种核算基础不一致;调整事项过于简单,基本上只对固定资产折旧和资本性支出进行调整;抵消事项复杂,本系统内部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确实存在抵消事项但账务处理上无法查询;折旧不合理,口径不一,造成不同部门、单位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信息质量低。因此,新形势下现行会计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有关专家等纷纷呼吁,要求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审计署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举措。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也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明确要求。

财政部制定《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称《改革方案》),出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

二、创新点和执行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分析预算会计体系利弊的基础上,继承了多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益经验,改变了原有核算模式和理念,在同一系统内确立了“3+5”要素的会计模式,采取平行记账方式既做预算会计又做财务会计,两种核算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全面准确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信息。新制度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及卫生、高校等各行业会计制度,同时按照制度规定整合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将基建账并入大账,单位不再单独建账;相比原预算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当前财政管理的需要,扩大政府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特别强调了“服务潜力”和“现时义务”,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资产列入核算范围,全面反映单位控制的各类资产和承担的债务,更精准地反映政府“家底”信息。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

1.组织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借助会计继续教育的机会,大力宣传和学习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结合县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培训,邀请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对单位财务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抽选业务骨干,对四大林场和苗圃等特殊行业和基本建设账并大账的会计业务进行研究,开展一对一的现场指导。通过开展培训指导,财务人员素质得到提升,财务骨干更精通业务,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2.梳理业务,确保会计核算衔接工作

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指导单位做好资产和负债的核查、各类往来账务的清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补提、结余资金的整理等工作。借助改革契机,将核算中心代理核算的独立于单位的基本建设账全部退还单位并入大账,为进一步摸清政府资产负债“家底”做好准备。

3.升级软件,提高会计制度实施效率

核算软件与支付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将支付数据导入核算系统中需做好核算软件升级工作,并与支付系统对接,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自动化平行记账功能,大大提升会计核算功效。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政府会计改革力度空前,有很多的变化和创新,在执行前雖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水平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

有些单位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会计人员频繁变更以及兼职或非会计专业人员。传统制度下财务人员一直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下对每笔业务进行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核算方式上,而《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对新制度理解不到位、学习不透彻,“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模式的实施使财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这意味着会计核算工作给会计工作人员提出新的挑战。

2.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下财政核算职能转变,影响新会计制度实施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核算中心职能发生改变,不再具备统一核算职能,会计核算向国库支付转轨。同时,直接支付范围的不断调整,向授权支付倾斜,而授权支付不再见单审核,只是凭“人工+系统”进行事后的动态监控。对单位的财务工作侧重于政策解读、指导工作,不再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缺少实务操作和学习,具体账务处理等方面只是参照政府会计准则粗浅理解,难以指导预算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也无法发现新问题并进行反馈。

3.对改革要求理解和认识不到位,影响新制度落实效果

(1)公共基础设施入账有待完善。《制度》将公共基础设施等纳入政府会计核算范围,有助于更好更全面地摸清资产家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财务人员缺乏相关核算经验,现在对公共基础设施核算难免陷入无头绪状态。有的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项目工期长、资料不齐全,对已竣工基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历史挂账等无法处理;有些存在抵触心理,以清查难度大、入账主体不明确、入账价值评估难、入账方法把握不准等原因,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资产未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单位的完工项目都是以“在建工程”反映,有些项目甚至已经不存在了,账务上仍是以“在建工程”反映,从未按暂估价入账或报废处理,这样的账务处理同样不能真正反映资产情况。

(2)平行记账观念有待转变。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还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告,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决算报告,能满足更加多元的信息需求。对平行记账法的界限虽然有了明确规定,但在实务中仍有许多盲点,哪些做财务会计,哪些做预算会计;是不是财务会计做的账,预算会计也必须同步处理,相关业务处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四、建议

1.精心组织、加大培训,提高财务整体素质

在新旧账务衔接和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工作人员对新制度的要求掌握不够,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单位完善会计机构,充实财务人员,要将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其次,单位组织工作人员到同系统的其他县区进行交流和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避免闭门造车。再次,主管部门需组织会计人员适时进行针对性强的难点、疑点、重点培训,在讲解的过程中以实际发生业务为例,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建立专家咨询团队和业务交流群。第四,会计人员要认真对待会计继续教育,单位要在时间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同时对没按时完成继续教育的人员给予一定处罚。最后,增加培训层次,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准则制度,同样需要提升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财务意识,不仅组织财务人员培训,还要引导单位领导和其他相关人员参训,从而提高单位整体人员的业务素质。

2.深入调研、上门服务,完善制度体系

会计制度改革除了行政事业单位配合外,還应该加强财政系统纵向指导和横向沟通,采取视频会议、书面调查、实地走访、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人员到基层调研和指导工作。同时,牵头组织系统内各地区交叉检查、交流学习等,将交叉学习形成一种常态。当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会计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单位自主核算,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追踪单位授权支付情况并对其账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对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做好上门服务,同时搭建学习和沟通平台,进一步畅通财政部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咨询渠道,及时解答基层单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从而更好地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3.大力宣传、积极推广,确保制度改革实效

会计制度改革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入新的内容,要求各单位核实各种资产存量,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并开展账务调整,实现账实相符。对会计核算提出新要求,采取“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变化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通过网站、报纸、杂志等渠道,积极宣传推广实施典型经验做法,通过学习先进典型促进准则制度的全面有效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

2.张达、蒋大鹏.天津:深入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财务与会计,2020(04).

3.李英利,张娟,杨海峰等.关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财务与会计,2019(21).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建议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乡镇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分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