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2020-07-29黄飞凤侯刘起廖伟业刘晨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黄飞凤 侯刘起 廖伟业 刘晨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而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从基于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法,以南宁市为例,进行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发现基于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合作、沟通等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乡土资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83-03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这就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内,于是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就迎合了教育的改革,而综合实践课程中就包括了研究性学习(占6学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乡土资源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资源,本文基于乡土资源,对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实证研究以及效果评价展开阐述。

一、基于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地理课程改革要求与研究性学习

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来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学科又提出了“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4]。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与调査、地理实验以及地理专题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融合是贯彻地理课程改革理念的关键,基于地理素材选题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能为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乡土地理与研究性学习

乡土地理资源包括小范圍区域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特征、相互联系与分布和人文经济活动,其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许多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从中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以此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乡土地理也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案例来学习,但这样学生获得的是理性知识,缺少实践的经验。而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乡土地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验乡土地理知识,进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当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

(三)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相关研究现状

在目前的研究中,郁双勇(2002)将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分类,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思路,并以嵊州市为例从概括和研究学习价值方面列举四个课题[5]。卢敏结(2013)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必要性、选题范畴、教学形式、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并进行个案展示[6]。郑洁(201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在地理课堂中结合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乡土地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指导策略以及相应的评价问题[7]。林淑芝(2008)主要研究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得出乡土地理课题研究的每一阶段都体现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8]。付申珍(2016)通过实例过程图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并提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9]。综合以上研究,已有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较多,但结合某些实例进行实证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则是基于南宁市的乡土地理资源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进行实证的系统研究。

二、基于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一般来源于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日常生活、第二课堂活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乡土地理资源。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迅猛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南宁市为例,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公共自行车有固定站点,摆放整齐,这样便于统一管理、维修,但是租赁点之间相隔较远,不便于存取;而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站点,存放混乱,不便于统一管理、维修,但存取相对快捷方便。市民对这两种交通工具不同的选择使得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之间产生了竞争的关系,于是“二者之间是否可以进行良性合作、协同管理发展”的问题浮现,引出了基于“南宁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协同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本课题采用GIS空间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来进行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见图1:

1.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服务范围

从南宁市公共自行车官方网站中下载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站点分布图,在MapGIS 6.7中对其进行配准、矢量化,并转换为shp文件。公共自行车能解决的是“公共交通最后1公里”的问题,因此把以1公里为半径的圆面积(约3140000m2)作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范围是否合理的标准,然后在ArcGIS 10.2中,借助ArcToolbox中的邻域分析创建泰森多边形,经几何计算得到租赁点的服务范围为1828.74~38193700m2,有22个租赁点的服务范围超过3140000m2,占总站点数的3.15%。得出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范围差异较大,其中南宁市建成区(快环以内)内部租赁点服务范围较小,而靠近快环的租赁点服务范围较大,说明南宁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不合理。

2.实践调查南宁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现状

(1)问卷调查。实地发放500份问卷,主要调查市民对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需求和看法,并当场回收了436份问卷,回收率为87.2%。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有27%受调查的市民认为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有92%的市民想要获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最远的距离为300米,超过300米的选择人数比例为8%;有41%的市民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10%则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等。

(2)实地访谈。在南宁市街头采访学生、清洁工、电单车保管员、交警等,并根据受访者不同身份设计不同的问题,如骑乘需求、对生活的影响等。根据访谈,归纳出共享单车盲目投入、车辆质量差、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乱停放等问题。

将通过问卷和采访得到的数据和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出影响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以及不同共享单车公司间的竞争;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市民在时间、质量、服务方面的需求等。

3.提出策略

运用协同论,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以下策略:划分共享单车停放点;根据需求投放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统一租车App;提高车辆质量,简化手续办理程序;防止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骑行;政府出台维修条例;设立专门维修的部门或者公司;奖励上报车辆损坏的市民;政府督促倒闭公司回收车辆;等等。

三、基于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分析

实证研究发现,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开发研究性学习课题,而开展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见图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作为社会热点的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进行观察,进而发现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的问题,学会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地理,从而提升观察能力,学会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后,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思考、質疑,能多角度、多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的课题。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让学生对于地理问题带着好奇心勇于探究。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GIS空间分析法的应用,培养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和街头访谈,锻炼了胆量,进而提高交际、沟通能力;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培养了整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综合思维。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实现了对地理问题的深刻认识。

总之,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基于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建设人才的推动力,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南宁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空间协同发展》获得2018年广西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05(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  郁双勇.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Z1):126-127.

[6]  卢敏结.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初探[D].广州:广州大学,2013.

[7]  郑洁. 结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  林淑芝. 乡土地理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初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9]  付申珍.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J].地理教育,2016(11):43-45.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