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分析

2020-07-28蒯海燕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蒯海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23000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典型性肺炎,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1]。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型,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少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如果患儿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病情会不断恶化,在病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患儿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损害、多器官损害,呼吸道外病变等情况,阻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导致死亡[2]。因此,临床及时诊断出患儿的支原体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检验方法快速选择成为治疗的关键一步,研究表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快速血清学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患儿的及时治疗[3]。为进一步探究以上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本研究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06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生物培养检测)和对照组(快速血清学)各53 例。其中观察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4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5.19±1.65)岁,病程2~25d,平均病程(11.43±2.62)d;对照组男29 例,女24 例,年龄5 个月~13 岁,平均年龄(6.31±1.78)岁,病程3~25d,平均病程(13.11±3.4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106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使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

1.2.1 快速血清学检测 清晨,患儿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2mL,进行离心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对血清内的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抗体>1∶160 即为阳性。

1.2.2 微生物培养检测 使用无菌标签拭子,收集患儿痰液标本,及时将其放置于肺炎支原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4h,温度为37℃左右。阳性判定标准:培养基由红色转换为黄色,即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检测指标不同年龄段检出阳性率、检测阳性率和病程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例(%),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年龄段检出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1~3岁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3 岁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7 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年龄段检出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检测阳性率和病程的关系 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测阳性率和病程的关系

3 讨论

随着气候的变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并发症多、病程长等特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若未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对患儿的病情恢复及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均存在严重的影响[4]。因此,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及时性、准确性对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引进了新的诊断技术,这些都对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5]。本文讨论的快速血清学检验为临床用于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方法,检测时,不需要借助仪器,检测时间短,受外界干扰较小,可对患儿的早期症状进行快速检测诊断。尽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但因受患儿个体差异、感染病程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误差率。而微生物培养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采用微生物人工合成的培养基,可准确检测出病因。检测原理是支原体在培养基中干预后,产生大量的氢离子,一旦出现阳性,则培养基的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从而可对肺炎支原体的繁殖情况进行分析。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对检测场地的要求不高,且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6]。但微生物培养易受到其他细菌的侵扰,可能产生假阳性,对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快速血清学检验1~3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微生物培养检测,而8~13 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培养检测(P<0.05),说明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抵抗力差,且年龄越小,免疫系统越不成熟,可产生较多的假阴性,用微生物培养检测可更精准的检测出病因;因此,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完善,不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血清检测的准确率就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血清学检测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阳性检出率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微生物培养检测病程≤7d患儿的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而微生物培养检测病程>7d 的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却低于快速血清学检验(P<0.05);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培养检测易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程较短者;快速血清学检验用于病程较长者更准确。

综上所述,微生物培养检测和快速血清学两种检测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参考,为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临床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病程为其选择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