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7-28苏淑荣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理胃癌状态

苏淑荣 王 云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28)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均遭受较大的痛苦,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癌变组织,进行癌症控制,但手术的创伤较大,且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和预后效果[1]。相关研究表明[2-3],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积极意义。全面护理干预是全面、完整的围绕患者整个围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的护理干预模式,实施预防性的全面干预,弥补了传统对症护理的不足,可达到早期预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其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以为胃癌护理提供参考。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92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23 例;年龄47~68 岁,平均年龄(56.87±2.39)岁;胃癌分期:Ⅱ期25 例,Ⅲ期21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24例;年龄46~68 岁,平均年龄(57.13±2.24)岁;胃癌分期:Ⅱ期27 例,Ⅲ期19 例。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胃癌,且行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或无法沟通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知识宣教、告知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术后指导饮食、用药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健康教育。术前访视时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情、病史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给予疾病知识以及个人卫生的宣教,并为患者进行环境、医护人员、基本设备、手术流程等讲解,提升患者对手术及治疗的认知度。(2)术前心理干预。患者在行手术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术中配合。需结合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其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以及预后情况,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并介绍相关手术的成功案例以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术前准备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流食或软食,为患者进行减轻粘膜水肿的洗胃护理。(4)手术环境优化干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注意减轻手术器械撞击声,营造安静的手术环境;根据患者需求适当调节室内温度,输注液加温后再行输注,患者身体裸露处覆盖保暖毛毯,保持理想手术体温。(5)术后关爱干预。由责任护士采取言语鼓励或播放患者喜好的轻音乐,对患者进行安抚,尽可能的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生理疼痛与不适感,降低其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后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拔管时间等。(2)心理状态。①恐惧:患者治疗后表现心悸、易激动、肌肉颤抖、心神忧惧以及恐惧受惊;②焦虑:患者治疗后表现出心跳呼吸加快、不安。疲乏以及感到无助不能放松;③担心:患者治疗后表现出神经过敏以及疑问较多等情况;④正常:患者治疗后没有感觉到异常情况,身心愉悦。(3)发放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不满意:不能理解护士的宣讲内容,术中术后生理及心理感受较差。基本满意:基本理解护士的宣讲内容,但术中术后生理及心理感受一般。满意:能够理解护士的宣教内容,且术中术后生理及心理感受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状态 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情况对比n(%)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多发性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4-5]。胃癌虽可通过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但手术易引发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手术会牵拉或损伤腹腔内解剖结构,且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预后不佳。常规护理多注重对症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患者治疗期间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恐惧等情绪[6-7]。因此,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身心不良因素,对于保障手术实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全面护理干预指围绕患者围术期,引入现代护理理念,以人为本,进行全面、完整的手术室干预护理,其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护理模式,从缓解患者情绪入手,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良好的手术环境,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积极的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性和依从性[8-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心理状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手术相关指标,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分析其优势在于(1)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对手术及治疗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能够使患者树立正确的手术治疗意识,同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积极沟通并鼓励患者提出问题,耐心仔细地回答,从而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2)进行饮食、卫生、睡眠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术前保持良好的精神及生理状态,为顺利完成手术提供良好的前提。(3)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适当调节温度,保持患者体温;降低治疗器械发出的噪音,使得患者生理和心理处于一个平稳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4)因胃癌患者术后有生理上的疼痛和不适感,通过对患者进行语言或肢体鼓励,减缓不适感,同时也鼓励患者家属展开亲情陪伴,缓解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进而降低医患纠纷、改善术后治疗效果[10]。同时,在全面护理实施过程中,不断征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调整、改善护理方案,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综上所述,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利于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生理胃癌状态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