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护理标识干预在胸泌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20-07-28陈艳丽李玉洁张敬婷朱珊珊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人员评分

赵 飞 陈艳丽 李玉洁 张敬婷 陈 静 朱珊珊 杨 莉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胸泌外科,安徽 蚌埠233000)

胸泌外科患者因疾病的复杂性,在治疗期间大多需要长期在留置导管,加之科室患者人数多,故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进而影响临床护理质量[1]。护理标识是一种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或图像将重点标识出来的新兴护理模式,将其合理应用到胸泌外科的护理工作可显著减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起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目的[2]。本文笔者选择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月期间我院部分胸泌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标识干预,发现临床效果显著,现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胸泌外科患者9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6 例,男30 例,女16 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9.37±2.85)岁;其中疾病类型包括前列腺增生15 例,输尿管结石13 例,膀胱结石15 例,其他3 例;文化程度包括小学及以下3 例,中学30例,大学及以上13 例。观察组患者46 例,男33 例,女13 例;年龄30~66 岁,平均年龄(47.36±2.55)岁;其中疾病类型包括前列腺增生14 例,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14 例,其他2 例;文化程度包括小学及以下5 例,中学29 例,大学及以上12 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小组审批并通过,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胸泌外科疾病诊断标准者。(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者。(3)沟通无障碍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2)临床资料不健全者。(3)存在精神和肢体障碍者。(4)中途退出治疗者。

1.3 护理办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办法,包括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记录和引流管护理工作、制订应急方案、控制患者饮食以及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干预,具体措施为(1)分等级标识。根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给予不同颜色的病服、腕带,方便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3]。(2)安全标识。在患者病房内放置安全警示语或图片,标识内容包括患者在病床上和病房内的合理行为和危险行为,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不在的时候严格遵守安全标识。(3)药物标识。根据患者疾病特征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药物根据危险度给予不同颜色的标识,同时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并在药物旁做出标注[4]。(4)输血标识。针对需要输血治疗的严重疾病患者,需为其制订合理的输血计划,并根据标识上的说明进行输血工作,将与患者血型相同的血袋做好标识置于方便寻找的位置。(5)用氧标识。在患者供氧器械上表明供氧装置的指示信息,方面患者合理用氧。(6)消毒标识。将未消毒和消毒物品分别标识,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良好的治疗环境。(7)导管标识。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导管,如红色标识高危导管、绿色为普通导管等,以便患者及护理人员辨认[5]。

1.4 观察指标(1)患者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根据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安全感、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进行评分,各项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护理质量越高。(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由护理人员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坠床、出血、跌倒以及非正常脱管现象,并作出分析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SSP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使用()和(%)表示,t 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情况 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经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1(2.17%)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1.74%)例,表明观察组患者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护理安全感 护理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n=46) 89.36±4.11① 90.35±4.26①95.25±3.24①90.55±4.36①93.76±5.29①对照组(n=46) 66.33±7.59 75.33±4.8579.36±4.2880.25±4.0279.88±3.17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分析(n,%)

3 讨论

胸泌外科普遍存在患者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护理难度大的特点,且对药物服用、导管使用以及氧气治疗等具有较高要求,稍有不慎便会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护患关系,还会导致患者临床疗效下降,因此,护理安全一直是胸泌外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6]。护理标识手段是护理安全性的保障,通过将治疗和护理相关信息用简洁的文字和直观的图片呈现给患者和护理人员,既能增强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也能确保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条不紊,最终达到降低护理风险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史秀清等[7]学者在胸泌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标识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实施护理标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标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本文笔者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结果与史秀清等学者研究发现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可有效提高胸泌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其身体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人员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