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2020-07-28高晋建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血肿神经功能

李 超 高晋建

(四川省成都第二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成都610000)

高血压脑出血造成的血肿易引起占位,加之出血部位周围出现的继发性脑损缺血和脑水肿,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脑损伤。有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在老年人中,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其和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根据相关研究的数据和结论,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该病对人类的健康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威胁。通常伴随高血压脑出血的还有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不一,当下已从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当中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患者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众多的钙离子拮抗剂中,尼莫地平的疗效以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主要的作用是选择性扩张患者的脑动脉,从而有助于解决患者脑部缺血的问题。本次研究在对以往研究总结和参考的基础上,选取了对照组的患者,并针对于尼莫地平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实施了进一步研究,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之间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此100 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 人,平均年龄在62.4(44 ~65)岁。男性24 人,女性26 人,血肿部位基底节25 例,丘脑13 例,脑叶9 例和小脑3 例。观察组50 人,男性28人,女性22 人;病人的平均年龄在63.8(45.2 ~76)岁,血肿部位基底节24 例,丘脑13 例,脑叶8 例和小脑5 例。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研究者均患有高血压病,且颅内出血均为首次发病,并同时伴随有血压升高的症状,对本研究中所用研究方法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传染病的患者;对尼莫地平或本研究中所用其他的药物有过敏史或者有不耐受症状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存在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问题的患者;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如瘤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和血肿破入脑室患者;患者脑出血发病因素中无高血压病和相关原因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静脉补液治疗、调节水电解质紊乱、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所用治疗措施外,另行对患者加用尼莫地平(由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821,高血压病合并有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采用静脉滴注或口服。本次研究中,最初10 日采用滴注给药,尼莫地平的给药速度为体重低于70 公斤或血压不稳的患者,治疗开始的2 小时按照每小时0.5 毫克尼莫地平给药。如果血压无明显下降时,2 小时后,剂量增至每小时1 毫克尼莫地平。体重大于70 公斤的患者,剂量从每小时1 毫克尼莫地平开始,2 小时后如无血压不稳,增至2 毫克/小时。对于血压不稳,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减小剂量。持续治疗10 日,10 日后改用口服,开始一次40mg,一日3 次,一日最大剂量为0.24g。治疗全程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值,依据血压水平对用药速度或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日后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头颅CT 进行复查,计算患者的血肿量,并对其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治疗后的第30 日重复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此作为指标对尼莫地平的疗效进行评价。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如下: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肢体肌力提升Ⅱ级,血肿量减小量≥10mL,水肿面积消退超过总水肿面积的5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0,则判定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肢体肌力提升I 级,血肿量减少量≥5mL,水肿面积消退超过总水肿面积的2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91,则判定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血肿量减少量在≤5mL,且水肿面积消退小于总水肿面积的2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以SPSS 23.0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标准差、百分率(%)表示,并分别开展t 值和x2检验,在P<0.05 时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血肿吸收情况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肿吸收情况,观察组的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

表1 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

分组 病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8.74±6.67 8.43±4.19对照组 50 18.53±7.19 12.18±5.07 t - 0.151 4.032 P - >0.05 <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对比

表2 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对比

分组 病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5 天 治疗后1 月观察组 50 22.13±9.65 13.65±7.87 8.22±3.55对照组 50 21.09±8.99 17.89±7.44 13.21±6.08 t - 0.558 2.768 5.012 P - >0.05 <0.05 <0.05

2.3 两种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见表3

3 讨论

目前对脑出血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疾病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一般的脑出血,该病往往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或者出现脑水肿等症状较重,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更为明显的伤害,严重者甚至可能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1]。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发病时,因其对于患者造成的较为严重的生理上的痛苦,因而患者常出现焦虑、烦躁等一系列负面的心理状态,而这些负面情绪会使患者高血压病情加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该病的治疗,在由于脑血流量不足而引起脑缺血性损害的治疗当中,钙离子拮抗剂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且其对该病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缓解和改善的效果,然而将该类药物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的研究报道较少,因而该类药物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2]。该药可以与钙离子通道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且这一结合具有可逆性,能够促进钙离子向血管平滑肌的转运效率,以使患者的血管痉挛状态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使其脑部的血流量得到较好的恢复[3]。除此之外,尼莫地平还具有阻碍脑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的作用,通过避免钙超载减轻脑水肿现象,最终实现颅内压降低的目的[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通过治疗,血肿的体积显著减少,且减少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尼莫地平的功效。即尼莫地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出血后的局部血流量下降现象,此外还具有改善脑出血后局部痉挛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能够改善脑细胞的功能。能够获得这一疗效主要原因在于:尼莫地平在其溶解性方面较易溶于脂类,这亦使其具有了较好的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可以特异性地和相关的脑细胞受体进行结合,使钙离子的内流进程得到有效调节,病使神经元的线粒体保持完整,最终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5]。

表3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的疗效,其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能促进血肿吸收,因此其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血肿神经功能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