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文化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及原因

2020-07-26康可鑫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

【摘  要】红色文化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红色革命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红色文化的转化有着重要深刻的意义。但现阶段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其开展的内容与实际教育工作整合性不够。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1.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相关理论阐释

1.1红色文化

(1)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由革命文化构成, 然而, 红色文化并不等同于革命文化。因为任何文化都是现实的运动着的文化, 所以红色文化显然具有革命文化所不能容纳的时代内涵。“革命文化”这个范畴, 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他明确讲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①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定性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红色文化不但具有革命文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几个规定性之外, 同时还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特征。②

(2)红色文化的演进脉络。五四运动时期,红色文化诞生了萌芽。五四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大范围传播同时也为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得以开始和正式形成,而这些则是红色文化初始形态,它亦成为我们红色文化的主流和源头。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红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3)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①历史文化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无数革命者努力探索,但他们无法改变中国的悲惨命运,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中国国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人民得以解放。②文明传承价值功能。红色文化是近代中国各个时段先进文化的凝结,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阶段性成果。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当中无不彰显着显著的文明承袭的痕迹,在此基础之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的文明传承的高度凝练。③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纪念馆、革命文物、珍贵文物等,都是教育的载体,都在告诉着青少年,时刻牢记使命。马克思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③红色文化有多种形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种精神、文化的学习使得人们对民族历史、社会发展有着政治性的教育意义。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很大, “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④更彰显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性、紧要性、迫切性。

1.3二者逻辑关系阐述分析

红色文化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与荣誉,并自觉的传承红色文化精神。高校思政工作是红色文化转化应用的重要渠道。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对于红色文化的轉化有着重要深刻的意义,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生力军,这一群体有着较强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较好地传播、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转化应用。

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1现阶段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的整合性不够。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其开展的内容与实际教育工作整合性不够,表现为内容历史性较强,与思政教育对象实际学习生活黏性度不够,学生接受起来较为晦涩,不利于消化吸收,停留于表面、形式。

(2)方式的创新性不强。现阶段开展的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的活动大多数都过于古板,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开展应以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符合他们的需求,运用互联网、直播等新颖的载体,创新探索、精心打造更易于青年学生“吸收”的产品。

(3)效果的影响性不彰。现阶段高校的红色文化活动仅仅只是停留在活动的表现,并未探究其本质。究其根本来说,没有对红色精神加以深刻理解,往往注重的仅仅只是现场氛围、学生的参与数量,对后续深远效果反馈、意义评估、深度探究等并未作出认真的调研。

2.2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新时代社会意识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多元的价值观的影响也表现为多元化,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上也出现各类现象,如精神追求的虚化、价值观念的腐化等,各类或功利或自私的价值观,也在高校校园中有所显现。

(2)对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得不够。红色资源文化包括红色资源遗址、红色建筑与设施、重要历史文物以及重要文艺作品等。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往往围绕着主题开展较为空洞的活动,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进行浅层次了解,没有深入探究、融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并未被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充分利用。

(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较缺乏创新。目前红色文化融入的思政教育活动方式过于古板、缺乏创新性,使得大部分参与者远离活动,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致与共鸣,受教育者往往被动接受教育,缺乏行动自觉。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663.706.698.

②赖宏,刘浩林.论红色文化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6-6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2.

④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663.706.698.

[2]赖宏,刘浩林.论红色文化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6-6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2.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作者简介:康可鑫,(1996.06-),女,山东梁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