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0-07-26邹茜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生活化数学教学

邹茜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数学的美。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如何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并将这种热情长久地保持下去是现阶段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作为贴近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他们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的美。基于此,本文就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

1.挖掘教材的生活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改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步深入,极大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数学教学不单是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用自己的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此,数学教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教师要在教学前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分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很容易地辨别其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从实际生活角度切入,让学生掌握知识概念的同时也提升他们分类与比较的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整理东西的习惯吗?”“谁在平时帮助父母整理过东西,你们都是怎么整理的呢?”,对于这种偏向生活化的问题,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被充分激发了出来,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有的学生回答说“我都是分开整理,自己的和爸爸妈妈的不放在一起。”也有的同学说“我平时很少自己整理。”还有同学说“有时候我会把衣服按颜色进行分类。”顺着学生们的讨论,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新知: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分类”这个概念,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所收获,在以后帮助爸爸妈妈的过程中,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了。这种挖掘教材生活化素材元素并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入课堂,还能有效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逐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上,还稍显不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知识的教学渗透在特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

例如,在“小小商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走进超市”的情境,因为学生平时就会和父母一起逛超市,所以,这一场景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商品”,如转笔刀、尺子、小刀、田格本、工格本和橡皮等,并标上价格,如橡皮一元、尺子五毛等。将这些文具用品摆放在桌子上,请几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则是顾客。学生们见此情境,纷纷跃跃欲试,想体验在课堂学习中买东西的感觉。显而易见,生活化的教学场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了熟悉感,不仅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也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有了一定的金钱概念,也掌握了数学知识。

3.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体验方式“嫁接”到数学教学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触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投入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数学教学的新方式,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而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将“抱团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在创新教学方式上给其他教师也提供了新思路。

“抱团游戏”即挑选八到十名学生,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同时给他们的胸前标上不同的数字,注意每个数字都不能超过20,然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这时,老师给定一个数字18,站台上的学生要抓紧计算哪几个数字之和是18,然后与之对应的同学赶紧抱到一起。这种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仅迎合了学生们的爱玩心理,同时以更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也极易引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好奇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提升。台下的同学也都想上台尝试,几轮游戏过后,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数学的学习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基于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切实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学生们纷纷参与进来的同时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开展,极大提升了他们数学学习的体验感,注重学生的感受,更有利于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

4.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作业,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评判教师教学效果的路径之一。因此,作业的布置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难发现,在以往的数学作业布置中,很多教师都是布置纸质作业,给很多学生的感覺是:在学校写完了,还要回家写。长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自认为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殊不知,很多学生在放学后根本提不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长远角度看,这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创新作业形式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使作业发挥出其独有的价值,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将完成形式扩展到实践中。

例如,教师在讲完“千克、克、吨”的知识后,让学生测量家中的洗衣液、大米或者家中现有蔬菜的重量,比较在你测量的物体中,哪个东西最重,哪个东西又是最轻的。而学生在面对这样的课后作业时,也不会反感,相反,很多学生有了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兴趣。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意识,也能使他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5.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时期,教师必须要从教学方式入手,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入手,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增强数学知识代入感的同时,使学生更自主地进入数学课堂中,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世玉.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6):253-253.

[2]胡连秋,张学晶.充分挖掘教材自身优势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6(Z2):80.

[3]韩敬宇.低年级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与运用探讨[J].科普童话,2018(32).

[4]吉红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刊),2013,000(007):23.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生活化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