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20-07-26龚建荣
摘 要:在现代社会,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生物学习能力应当得到不断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培养,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研究多种成功的教学案例,设计多种教学优化策略,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互联网资源;策略研究
生物教学是初中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多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讲,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这不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的教学思想需要得到改进,教学模式也需要得到优化。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并充分研究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同时提升自身教学素养,设计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故而,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 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领域都在寻求优化发展,教育教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并且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对时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章从两个方面来具体阐释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教学的支持,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教育教学自然也需要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教育发展需要落到实处,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优化,并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两个角度进行优化,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从细节之处促进教育发展。
(二)学生发展的要求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要取得发展就需要具备相应的竞争力。然而强劲的竞争力并不能凭空而来,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越多,得到的能力锻炼越扎实,对之后的发展就会越有利。所以,对于生物教学而言,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综合实力。
二、 教学优化的具体措施
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而言,教学优化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并且,在进行教学优化的過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阶段特点、学生的基本能力、有效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致力于在综合考虑的前提下,促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为此,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一)基础知识教学:自主化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也是关键,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会“步履维艰”。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并不能进行直接的“事无巨细”的讲述,而是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初中阶段的生物基础知识难度适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进行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生物学习思维,这对学生生命观念以及理性思维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进行“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了这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具体来说,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多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自主学习可以强化学生的思考。所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图片,并在图片的铺垫下,让学生进行十五分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分类。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此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进行精细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靠。
(二)重点难点教学:探究化
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格外注重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并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让他们在生物学习中进行探究,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二来可以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生物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生物学习的魅力,同时获得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时,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具体来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我先用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比如白色污染、雾霾、沙尘暴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视频播放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探究要求,即:明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并思考如何研究这些影响。探究要求是围绕着重难点知识提出的,在学生独立探究之后,我会让他们进行讨论,并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发展。
(三)扩展知识教学:合作化
扩展知识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生物教材中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基础内容。然教师要想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还需要在基础内容之上进行一定的扩展。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生物扩展教学。并且,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扩展教学的效率。在以往的扩展教学中,多是学生进行单人学习,学习效果已经很难再得到提升。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化的扩展学习,力求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切实提升扩展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较好,所以我适当地给他们进行了扩展。具体来说,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明确生物特征、环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适应关系。在教材中,有北极熊、猎豹等具体的案例,但由于这些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的感触不是很深,所以,学生的合作扩展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比如,扩展内容有关于猫的行为与不同环境之间的研究,学生在合作中可以根据已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扩展,学生的对这节课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生命观念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四)课堂教学评价:多维化
课堂教学评价是进行生物教学优化的重要方面,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优缺点会得到一定的展露,而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让优点更优,让缺点得到改进。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有效优化。以往的教学评价较为简单,评价的内容也较为单一,现如今,教师需要在评价上多花心思,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增添评价的维度,也就是说,生物课堂评价应当兼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既要有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又要有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例如:在进行“食物链”的课堂教学评价时,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了食物链的合作学习,所以,在评价时,我让学生对合作小组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评价。并且,为了照顾学生的性格以及他们的自尊心,评价可以当面说出,也可以写在纸上。学生的评价较为具体,并且较为注重细节,比如有学生的评价是:在学习时不能想当然,而是需要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合理推测,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在学生的评价结束之后,我从学习状态、学习节奏等方面对他们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价。在这种师生结合的评价中,学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五)课后作业设计:多样化
课后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巩固作用。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优化而言,课后作业的优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课后作业而言,很多学生颇有微词,比如有学生觉得课后作业太多,也有学生觉得课后作业毫无新意,还有学生对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等等。鉴于此,教师需要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一定的优化,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给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并在作业内容中加入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合理的膳食”的作业设计时,为了增加作业的趣味,也为了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给学生布置了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具体来说,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平时的一日三餐,对一日三餐进行科学的评价并进行改进,按照合理膳食的标准给家里人设计一日三餐,并尝试着亲自动手进行制作。这样的作业形式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作业效果自然也较好。所以,教师需要对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优化改进。
(六)课外活动设计:实践化
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优化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大有裨益。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多是理论学习,但要想学以致用,只有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会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思考范围会更广,思考深度也会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并进行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结束之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非常感兴趣。因此,我给学生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绿色植物,并运用这些绿色植物,参照教材,做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并进行详细的实验记录。家里的条件不比实验室,学生要尽可能地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关于实验的知识,还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生物素养会得到有效发展。
(七)课堂教学活动: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实现课堂智慧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新生态,交互式混合型新课堂教学态势,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云端智能化,西沃和教学助手的应用,使课堂容量增大,学习的有效性、趣味性增强。向音符一样刺激和調动了学生的视觉、感觉等器官。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和自主创造性。互联网与生物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得教师应用大量智能教学助手设计更多有趣的内容,增加容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在学生的受教育生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成果对学生之后深入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教学目光放长远,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发展。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享受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又能为学生之后的生物学习奠定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玉龙.例析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单元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7,33(7):5-6.
[2]李明.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60-161.
[3]张晓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以《细菌》一课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4):62-63.
作者简介:龚建荣,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夏中卫市中宁县鸣沙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