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诘问和反思中形成正确价值认同
2020-07-26蔡志贤
摘 要: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其成长具有多种可能,在关注初中生生理变化和学业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促进初中学生的成长。但在当前,日益便捷且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冲击初中生的思维观念。一些社会现象与课本和传统的教育认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陷入价值认同和品德认知的两难之中,极大地影响中学生责任意识、爱国情感和良好人际交往观念的形成和判断,阻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以《诚实守信》一课教学为例,尝试阐述如何通过诘问和反思来引导学生感悟事物价值、形成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诚信;诘问;反思;价值认同
初中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命体验、集体生活、社区事务和国家发展有了更为自我的解读,情感体验也更为丰富,价值观也在不断的社会参与中进一步形成。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尊崇,对他人的忠诚和信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热爱等一系列正面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认同,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地健康成长。
一、 诘问和反思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重要方式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变的,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展,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日渐复杂,一些社会现象和不良的文化,与学生所受的传统教育认知和课本所学价值判斷出现矛盾和冲突,冲击着学生的价值思考和思维判断。比如,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无用论”,出现厌学的情绪;中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步萌芽和发展,受某些媒体的错误引导,他们更倾向于关注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自我身份认同的追求迷失,偶像崇拜由粉丝文化走向“愤丝文化”;初中学生在价值认同上出紊乱,是非观念颠倒,甚至在面临价值选择时无所适从,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是人生前途命运。
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思辨力,一方面让他们思维活跃,青春勇担当,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引导奠定一定的思维基础。另一方面,分析论断时会相对片面甚至偏激,要对学生中存在的思维盲点和价值盲区进行正确的引导,若以大话、空话、套话来“纠正”学生的真实想法是不可取的。要通过鲜活的有力的数据和事实,让学生敢于说出事实,敢于面对现实,在此基础上,以诘问(即追问,根据现象或事实,提出若干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师生或学生间相互质疑,在分析和否定肯定中得出结论和判断选择)和反思的形式,层层剥笋,对于学生不同认识,不回避,不简单否定,而是通过判断、分析和比较,发现事物的本质,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体验社会生活的美好和国家的不断发展,让品德和价值观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从内心上形成良好的认同,澄清认识误区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达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
二、 运用诘问和反思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价值观的内容众多,价值认同也并非能毕其功于一役,作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益教学尝试,文章结合《诚实守信》一课的教学,论证如何运用诘问和反思的形式,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增强是非观念,学会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初中生在新闻媒介中经常接触到有关诚信问题的报道;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经常遇到一些诚信的选择问题,诚信早已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受本身思维特点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学生对于诚信理解易出现偏差,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怀疑论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问题频出,在屡屡敲击我们紧绷神经的同时,也在拷问着我们社会的诚信道德底线;学生在社会现实中碰到的假乞丐和“扶不扶”的讨论,则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同情心大大降低。由此,一些学生认为诚信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诚信品质已经逐渐消失,并且认为坚守诚信的行为是不划算的,或者是怀有某种动机的。
(二)小节无害论
如有些同学假装生病请假,或者冒充家长签名,或者是考试作弊,说话不算数,推脱值日责任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些小细节,不守承诺或者不尽职等,都无伤大雅,不会构成多大的伤害。偶尔不讲诚信,也不会影响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三)言行不一
本身非常讨厌不讲诚信的人,不喜欢与不讲诚信的人为伍,但自己却又经常不讲诚信。在诚信方面严于律人,宽于律己,言行不一致。言必行,行必果,看似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四)知道诚信存在两难选择,但无法全面认识诚信的复杂性,从自身立场考虑问题,缺乏一定的诚信智慧,遇到诚信的两难问题无从判断,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这些有关诚信方面的思想理解偏差,可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和身边的现实,以及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选择的诘问,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诚信的力量,体会不诚信带来的危害,感受践行诚信的过程中碰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压力和阻力,从而树立对守信者的尊敬之情,明确尽职守信的意义和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乃至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做到诚信为人,负责做事。
在教学中,我有意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讲述广西横县百合镇罗凤村“青菜论把卖、菜摊不用守”的故事,让学生明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让学生思考,1. 诚信是否只存在于偏僻的民风淳朴的村庄呢?
2. 造成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哪些?
3. 能否就此说明现代社会中诚信之风已经消失了呢?让学生讲述他们所接触到听到的有关诚信的人和事,用现实来否定错误的看法,从而在心里强化这样一种观念,即现代社会诚信意识虽然有所淡化,但依然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天发达的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经济,要相信随着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会不断发展的。
对于“小节无害论”,我先不做评论,而是让学生思考:1. 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小节?
2. 这些小节对于个人的名誉和人际交往有什么意义?
3. 这些小节处理不好会有哪些危害?
4.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这些小节?让学生在对身边的有关诚信的小事进行全面辩证分析,明确“小节无害论”是错误的,诚信做人无大事小事之分。为加深理解,我还指导学生阅读“留学生因少洗两遍盘子被解聘”的案例,让学生设计一些相关问题,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学生还是比较有钻研精神的,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 对于洗盘子,中国人一般是怎样处理的?
2. 这位留学生为什么会被解雇?
3. 少洗两遍真的会出问题吗?日本人是不是太较真了?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此得出结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不讲诚信的人会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诚信为人其实无大事小事之分,做事较真其实是对工作的负责。我再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对其职责工作较真,对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引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化认识,强化观念,让学生明确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立足小事、诚信为人的思想意识。
关于言行不一致的问题,这事实上是一个价值的选择问题,即学生能否认识到言行不一的危害,在做的意义和不做的后果之间怎样衡量,在勇敢担当和不断推卸间选择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价值选择,可以通过表格列举的方式,启发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通过学生内心自我诘问,做出较为妥当的选择。从而明确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实,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虽然诚实有时候吃点小亏,却有利于个人进步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从小事做起,诚信为人,言行一致。
生活中常面临诸如“你是学校的卫生督导员,发现本班卫生区没有达到标准,扣分会影响班级,是隐瞒事实,还是如实登记?”“你的好朋友最近经常旷课迟到,班主任问你相关情况,是告知还是装作一无所知?”“防疫期间,有家人从疫情严重地区回来,是选择瞒报还是如实向社区上报?”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于为人诚信从内心上是认定的,但具体到每件关于诚信的事情,特别是这件事情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时,这对学生不仅是良心上的考验,也是一个人智慧的选择。教师要就“两难”作文章,如“如实上报还是瞒报谎报”问题,老师可引导学生自我诘问:
1. 如果是你邻居瞒报疫区回来情况,你会举报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2. 如果是你的家人瞒报谎报,你会如实纠正和举报吗?
3. 如果举报家人瞒报情况,你会担心被家人排斥和责骂吗?
4. 家人觉得自己从疫区回来并无症状,且担心上报会被隔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5. 总结一下,你觉得关于自己的家庭情况,哪些要保守秘密,哪些应当如实上报?通过上述问题的诘问和反思,让学生充分理解坚持诚实守信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被责骂、委屈等,需要我们一定的勇气和智慧。当说出真相会伤害别人的情感或者损害自身合法权益而真诚掩饰则会更好地善待他人时,可以选择保护隐私。但当这种隐私损害到国家和社会利益,损害到他人合法权益时,则选择如实说明。谎报、瞒报者会受到法律制裁,并纳入信用体系,要珍惜好自己的诚信记录。
三、 总结
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源于外在的引导,更源于内心的自觉,只有让学生深刻体验,才能让其“信”和“服”,提高教育的实效。通过师生的诘问和学生的内心自我诘问,产生思维上的碰撞,避免纯粹的说教形式,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不失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认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朱小蔓主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林芳.思想政治课要走进学生的心灵[J].思想理论教育,2013(24).
[4]俞金池.思想品德课学生思维激活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3):26-27.
作者简介:蔡志贤,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