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镇静状态下婴幼儿颞骨16cm宽体探测器CT扫描可行性研究

2020-07-25李伟牛延涛王新艳李静張宗锐鲜军舫

放射学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横轴颞骨规管

李伟,牛延涛,王新艳,李静,張宗锐,鲜军舫

颞骨内部结构复杂细微,对于CT图像质量要求高[1-4],扫描时不能有任何运动伪影,因此婴幼儿颞骨CT一般要求在口服10%水合氯醛合剂镇静状态下进行扫描,减少运动伪影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但由于个体差异,服用镇静剂后熟睡的时间不一样,在此观察和等待过程中,家长和医务人员高度紧张,担心错过最佳扫描时间,有的患儿还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患儿还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由于这些问题,临床工作中一直在探索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的可行性。近年来,随着CT扫描速度的显著提升以及宽体探测器的出现,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婴幼儿在非镇静状态下成功完成CT扫描成为可能[5],因此,本研究通过与婴幼儿镇静状态下(排除自然睡眠)颞骨CT扫描图像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婴幼儿在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的可行性,提高检查效率,减少采用口服镇静剂进行颞骨CT扫描带来的潜在问题。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连续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进行颞骨CT扫描的0~6岁依从性符合实验要求的婴幼儿患者154例,分为两组。其中,非镇静患儿77例(男45例,女32例),镇静患儿(排除自然睡眠)77例(男46例,女31例)。入组标准:临床医生开出0~6岁患儿颞骨CT检查,以诊断颞骨是否正常。

2.扫描设备及扫描方法

颞骨CT在GE 16厘米宽体探测器Revolution CT扫描仪上完成。患儿取仰卧位,头颅左右对称。听眶上线垂直扫描床面。扫描范围:颞骨岩锥上缘(弓状隆起)至乳突尖下缘,或根据病变范围选定。扫描参数:定位相0.5 s(200.0 mm/s),100 kV,自动毫安100~250 mA,噪声指数6,扫描模式轴扫,探测器覆盖率40 mm,旋转时间0.28 s,使用Bone plus算法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3 mm,矩阵512×512,视野160 mm×160 mm,窗宽4000 HU,窗位700 HU。

3.图像重组

重组横轴面和冠状面图像,横轴面重组基线平行于水平半规管,冠状面重组基线垂直于水平半规管,层厚1 mm,层间距1 mm,矩阵512×512,视野160 mm×160 mm。

4.影像质量的评价

①主观评价法:采用四分评估法对16个重要结构(详见后面评价的结构)进行评估:4分为解剖结构清晰显示,图像质量优秀,3分为解剖结构边缘显示略模糊,图像质量可以接受,2分为解剖结构可以辨认,不影响诊断;1分为解剖结构不可辨认,图像质量极差,影响诊断或不能诊断。由两位医师分别评估,当意见不一致时,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作为最终评分。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微小结构:横轴面:镫骨,前庭窗,前庭上神经管,面神经管水平段,上半规管,后半规管,砧锤关节,水平半规管;冠状面:耳蜗,上半规管,后半规管,面神经管垂直段,内听道,前庭导水管,前庭下神经管,听小骨[6]。

②客观评价法:在重组的横轴面、冠状面图像中,选择内听道线显示大层面,将兴趣区(ROI)分别置于密度相对均匀的脑干区域和空气区域,面积约4.4 mm2,测量ROI的CT 值均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横轴面和冠状面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

(1)

其中Av为信号区均值,Sd为标准差;Av′为空气区域(此兴趣区内无衣物,毛发等非空气成分)的CT值均值,Sd′为标准差。

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Kappa检验方法对两名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镇静组共入选80例婴幼儿,其中77例婴幼儿完成检查,0~1.0岁22例,1.1~3.0岁23例,3.1~6.0岁32例,另外3例因患儿年龄大且对镇静剂耐药未完成检查。非镇静组一共入选77例婴幼儿,全部77例都顺利完成检查,其中0~1.0岁17例,1.1~3.0岁19例,3.1~6.0岁为41例。

两名医师对颞骨CT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84),镇静组与非镇静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与非镇静组横轴面和冠状面CT图像的CNR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图1~4。

图1 女,4岁,听力筛查未过,镇静睡眠状态下颞骨CT,图像质量评分4分。a)横轴面图像,CNR为34.571;b)冠状面图像,CNR为12.321,颞骨未见异。 图2 女,5岁,自出生发现双耳听力差,耳聋,非镇静睡眠状态下颞骨CT图像,图像质量评分4分。a)横轴面图像,CNR为28.816;b)冠状面图像,CNR为13.141,颞骨未见异常。 图3 男,4岁,双侧中耳乳突炎,镇静睡眠状态下颞骨CT,图像质量评分4分。a)颞骨横轴面图像,CNR为32.391;b)颞骨冠状面图像,CNR为11.903。 图4 女,4岁,听力筛查未过,右侧中耳乳突炎,非镇静睡眠状态下颞骨CT图像,图像质量评分4分。a)横轴面图像,CNR为30.101;b)冠状面图像,CNR为11.049。

表1 镇静组与非镇静组主、客观评价结果比较

镇静组与非镇静组颞骨CT图像显示解剖结构异常的阳性率统计情况:镇静组阳性率85.71%,非镇静组阳性率88.31%。

讨 论

新生儿听力障碍对新生儿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影响听力,而且影响语言理解、说话和脑认知及精神心理发育,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并不低,每年约有2~6万新生儿有重度听力障碍[4-5],而重度听力障碍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是人工耳蜗植入。颞骨CT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和手术入路的重要不可缺少的评估方法[7-11],因此,婴幼儿颞骨CT扫描是目前听力障碍婴幼儿不得不采用的检查方法。婴幼儿(0~6岁)颞骨CT扫描一般都是口服10%水合氯醛(常用剂量为0.5mL/kg)镇静状态下完成扫描,扫描前晚要尽量减少睡眠时间,检查当天需要家长和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其睡眠情况,在此过程中,由于担心错过扫描时间,精神高度紧张。水合氯醛合剂不仅具有刺鼻的辛辣气味,味微苦,婴幼儿口服过程非常艰难且痛苦,患儿大哭大闹,陪同检查的家长既心痛陪着一起哭,又不得不强忍痛苦灌药,场面非常凄惨,强行灌药偶尔出现水合氯醛水剂呛入气管,有部分经过长时间尝试也未能成功,第二天或后来又不得不接着重复此过程,直到成功完成扫描。此外,水合氯醛药剂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恶心、呕吐、甚至肝肾损害或过敏性休克。因此,探索婴幼儿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的可行性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宽体探测器技术的出现,单位时间内CT扫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CT扫描速度越来越快,轻微的运动对图像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在非镇静状态下婴幼儿CT扫描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1-3]。本研究采用16厘米宽体探测器轴式扫描,旋转一圈仅0.28秒就完成了扫描,轻微的运动对于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结果表明婴幼儿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图像质量与镇静状态下CT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没有显著差异,能满足诊断需求,提高了婴幼儿颞骨CT检查效率,有望推广应用,为婴幼儿及不配合患者CT扫描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对于儿童,无论是从伦理来讲还是辐射剂量的潜在风险来讲,重复扫描导致辐射剂量增加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对于选择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更要高度重视,需要认真评估判断。根据笔者设计原则和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判断婴幼儿患者能否采用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判断:1岁以下患儿主要观察其平躺后较安静,没有明显的头动,患儿家属同意并配合;1.1~3.0岁患儿,家属与患儿能很好沟通交流,家属自愿选择非镇静状态下检查,告知患儿头不动,患儿能够理解并配合;3岁以上患儿,家属与患儿沟通相对容易,告知其怎样做,患儿主动配合。经过上述判断、家长配合并能与患儿有效沟通交流,一般都能获得成功。本文77例非镇静状态下扫描的患儿中,1例在扫描中咳嗽造成重复扫描,其余76例患儿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此病例给我们一个提示,患者如果有咳嗽等情况时,不要采用非镇静状态下扫描方式。

本文没有纳入自然睡眠的婴幼儿,主要原因是自然睡眠婴幼儿的睡眠状态不完全可控,扫描可能失败,如果失败后需要重复扫描,增加辐射剂量。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保证非镇静状态下成功完成扫描,入组选择相对比较保守,只要我们评估判断认为家长或患儿不配合情况或存在不成功的风险,就不采用非镇静状态下扫描方式,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既保证成功率,又能推广使用,为更多婴幼儿在非镇静状态下成功完成颞骨CT扫描。

总之,本文根据我们选择婴幼儿患者能否采用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的判断依据选择入组患者,采用16厘米宽体探测器轴式扫描,非镇静状态下颞骨CT扫描成功率高,图像质量与镇静状态下CT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没有显著差异,能满足诊断需求,显著提高了婴幼儿颞骨CT检查效率,为探讨和推广婴幼儿及不配合患者CT扫描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横轴颞骨规管
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分析*
请 您 诊 断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底横轴翻板闸门安装施工工艺分析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动物也会晕车吗
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及MRI表现
流动管理:一种班级管理的实践模式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64排容积CT重建技术在颞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