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使用结构游戏提升幼儿专注力

2020-07-23宫晓晓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专注力幼儿教育

宫晓晓

摘要:本文以结构游戏为载体,通过对幼儿结构游戏中专注力表现的时间取样观察,深层次的探讨幼儿专注力表现的特点,为幼儿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的结构游戏提供现实依据,为幼儿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幼儿专注力的操作性行为表现,进而帮助教师在结构游戏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专注品质的发展,并为幼儿教师准确的判断幼儿专注力的发展水平,以此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结构游戏;专注力;幼儿;教育

一、前言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说明”部分强调(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作为实施《指南》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指南》中明确指出,如果幼儿教师及家长忽视幼儿的专注力,一味让幼儿学习知识与技能,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对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专注力作为幼儿学习品质中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关注。

二、结构游戏与幼儿专注力的关系

(一)结构游戏在幼儿专注力发展中的价值

结构游戏课题提高幼儿认知能力,同时对幼儿的思考、专注等学习行为与习惯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构游戏材料的种类、形状以及颜色等多种多样,这就满足了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操作的意愿,在这个过程中,结构游戏不单单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感知能力,同时使用游戏材料的过程中也给幼儿有效解决问题和分工、交流等提供一定的机会,进而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展了思考、求助、交流、抗干扰等良好的专注能力。

(二)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行为体现着幼儿的专注品质

幼儿在结构游戏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幼儿的专注品质。由于结构游戏的材料比较直观,所以幼儿可以利用这种比较直观的操作材料进行材料的感知、比较、分类或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想象,从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直观了解和学习游戏材料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知识,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学到这些知识,同样需要幼儿的思考、求助、同伴合作、交流等专注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结构游戏过程中的专注力表现为幼儿可以通过在游戏活动中伴随语言来调控自己的行为,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来使用游戏策略,遇到困难向他人求助等方式来让自己专注于当时的游戏活动之中,从而专注地完成游戏任务。

三、通過结构游戏提升幼儿专注力建议

(一)创设适合幼儿游戏的环境,减少过多无关刺激的干扰

学前期的幼儿虽然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芽,但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抗干扰能力也很差,在游戏活动中,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吸引,这些无关的刺激都会引起幼儿的注意分散,从而干扰幼儿正常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园应该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游戏的环境,例如,幼儿园班级建构区的布置应该简洁,幼儿园的大型积木区的积木应该摆放得整齐有序,尽量避免幼儿园附近各种噪音污染等。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中的玩教具的选择也应该符合幼儿发展阶段的需要,比如,小班的建构区的玩具应该更具体、形象,中班、大班的建构材料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空间,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专注地进行游戏。

(二)营造合作氛围,鼓励幼儿进行同伴游戏;充分发挥语言的游戏指导作用

首先,本研究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幼儿合作游戏情境中的专注力水平高于单独游戏情境,合作游戏情境中幼儿专注力表现的积极行为较多,幼儿通过同伴交流,共同制定游戏策略,提高了彼此抗干扰能力,注意分散的行为较幼儿单独游戏时少。所以,应该在幼儿园里营造合作的氛围,比如在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上可以多一些幼儿团结友爱为主体的图片,教师还可以通过举行一些幼儿同伴合作的建构游戏,在游戏中增加合作的因素,从而鼓励幼儿同伴间的游戏。

其次,幼儿在游戏中伴随着一定语言的出现,指导着幼儿专注地进行游戏。幼儿单独游戏时伴随语言可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专心于当前的游戏活动;幼儿同伴间的语言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通过同伴的鼓励、共同讨论游戏的主题,这种同伴交流的方式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幼儿彼此的专注力。教师可以举行一些有规则的合作游戏,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语言互动提供一些机会。

(三)深化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对专注力价值的认识,在游戏中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该考虑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结构游戏参与水平。幼儿能够在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指导和鼓励之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结构游戏活动,在这种合作或探究式的游戏方式之中,幼儿可以表现出更高的专注水平。

(四)提供一些能够帮助幼儿学习专注技能的游戏活动

培养幼儿专注技能的活动可以包含一定的等待成分,让幼儿充分了解有耐心是很重要的,其中,家长和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鼓励、一定的表扬或者共同参与幼儿的游戏来帮助幼儿。一般来说,建构游戏,比如上图中的拼图、制作模型等往往比剪切、粘贴等活动更能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因为这些游戏中含有有趣和继续拓展的成分存在;感官活动,比如上图中的黏土、面团塑形等这些游戏,对幼儿形成一定的感官刺激,也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结束语: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专注品质形成的基础阶段,幼儿的专注力处于逐步形成期,对幼儿专注力的研究非常必要。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形成良好的专注品质,对幼儿的一生的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合作游戏情境中幼儿专注力表现的积极行为较多,单独游戏情境中幼儿专注力表现的消极行为较多。总体来说,合作游戏情境中幼儿的专注力发展较好。

参考文献

[1]简惠琴. 探索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专注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 000(008):72.

[2]王晓丹. 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策略[J]. 儿童与健康(2期):13-14.

[3]林倩悠. 谈幼儿园棋类游戏与幼儿教育活动的整合[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000(010):192.

[4]王彩虹. 对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培养的思考[J]. 读书文摘, 2016, 000(034):192-193.

[5]苏海云. 大班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策略——以结构游戏为例[J]. 福建教学研究, 2015(9期):41-42.

猜你喜欢

专注力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专注力培养
巧用“五自”原则,提高大班幼儿科学探究专注力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