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结合课文教学指导习作

2020-07-23文博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习作作家动物

文博

面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语文老师要么埋怨没有多余的时间专门上一节作文课,要么愁闷习作教学不知从何处入手。习作教学,的确是费时又费神。集中时间突击猛攻效果只是短暂的,我们何不将习作教学分散进行呢?如何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我认为必须把“写作指导”贯穿于平时的“课文教学”之中,使写作指导与课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文是经过众多权威专家多次审核才精选到语文书中的經典美文,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佳范例,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有力的媒介,更是最佳的作文教学切入点。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必让学生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和“好词好句”,只要抓住教学指导的本真——课文,挖掘课文中的作文范例,让学生有章可循,就能在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实行以“一”促“类”的写话训练,从句到段,从有形到无形,层层深入,切实提高了写作基础薄弱学生的作文能力。所以,当我用一篇教材来教学的时候,需要认真仔细的考虑:这个文本对学生来说,哪些是有价值的。把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习得了,我想这就是有效的阅读吧。下面我就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为例谈谈具体的指导过程和方法。

一、纵观本组课文,统一梳理,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文的编排都是依同一主题而定,要让学生首先对本组课文有个初步的统一的了解,知道以下三点:

第一,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第二,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第三,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

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醒同学们要认真听讲,为后面的习作做好准备,学的目的就是要用,要将新课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以便达到“学以致用”。

二、课前做读书笔记,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验情感的渗透

读书笔记,即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学生通过查资料、请教别人、自我探索等方式自行学习课文,并专门用一本笔记本记录: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摘录文中的好词(至少5个),好句(至少3句),用一两句完整的话记录下自己的读后感。格式是简单的表格式,这样便于学生收集整理所学知识,也能很好地复习、保存。大多数老师会把好词佳句的积累放到课后来进行,是“听写”似的收录——老师念,学生勾画。这种机械化的背诵积累,是老师搪塞给学生的,学生不能自我消化,印象也不深刻。说到课前预习,大多数老师认为就是课前“读”,可是回家后真正在读书的学生并不多,能把课文读懂的更是屈指可数。读书笔记这种课前预习形式,不光要读,还要记,是无形地强迫学生去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同时还要学会鉴赏好词佳句,做好积累。每周末进行检查,同桌互查,老师随时抽查,还可以课前听写或晨午读抽背。在课文教学中再次让学生去品味这些词句,学生必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课后再次积累巩固,加深印象。有的课文好词佳句颇多,不必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因为“学得多,不如学得精。”读书也是如此,要适当地给学生呼吸的空间,让学生自愿去摘录自己品析出来的好词佳句。

三、加强“读”的指导,仔细揣摩并积累优美的词句,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的技巧

“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丰富的语言主要靠“读”来获得。要求仔细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鼓励学生说出它们的精彩之所在。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经过认真构思,精心设计,认真写,反复修改后才能得到的作品,在其中有不少凝练、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明了文章的谋篇构局,支起写作框架,打好习作基脚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要引领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或线索,对于有特点的构篇方法,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学生通过逐步阅读,就能更加清楚的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和方法,也更能体会到运用这种方法,会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读者读起来也更加明白。在确定写作中心时,不能过多,多了反而无从下手,不如只确定一个中心支点,将其放大扩充,再由此发散开去,运用恰当的实例来充实写作对象,必能将动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五、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有备而教,进行放射性教学

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才是正确的选择,否则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在备课时,我就要想想,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已有的基础是什么,需要提升的又是什么。

六、及时跟进随文练笔,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习作,就在是练习中学会作文。学生习作的最初方法,都是从模仿中习得的,先有模仿,才有创造。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学到的新的写作方法,就要及时加以运用,随文练笔是最好的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各种语文实践中习得的。因此,每次练笔,只要抓住一点,扎实训练,不宜贪多,如果面面俱到,到头来哪项也没做到位。

以上所述,都是要依托课文,进行习作训练的有效途径,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效益,有避免了无从下笔的现象,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写作效果。

猜你喜欢

习作作家动物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