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

2020-07-23高磊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培智障碍课件

高磊

目前,培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比,尚属于起步阶段,课程存在着教学有效性较低的情形:教学内容与普通小學教学内容相似或一致,教学设计中学生的障碍类型程度不同、接受程度不同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教育计划的制定偏重于操作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智障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建立等。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结合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教学经验,现就实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见解。

一、教育计划个别化,注重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测评,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障碍类型与障碍程度轻重、性格与兴趣特点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每名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月教学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向强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达到最近发展区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从而逐步确定月教学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同时,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最多学生的需求。

如今,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重视学生使用技能、操作技能的训练,忽略课程中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熟不知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不仅能够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而且更加有利于培养智障学生的长足成长与发展。智力障碍学生智商低于常人,情商亦有其不成熟,易波动的一面,课堂教学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在一个阶段中不断刺激反馈、不断调节最终趋于稳定并形成一定的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并在下一阶段中又不断刺激反馈,不断调节而形成新的稳定情感,循序渐进,逐步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稳定的情感态度的过程。

二、教学主题单元化、突出生活化

由于智障学生的障碍类型和认知特点等因素决定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不能与普教相类似。例如在两个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掌握文档的处理、编辑、保存;可以相互独立的进行教学设计、相互独立的讲授。但在培智学校如果将上述两个教学目标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讲授,学生在短时间内就会遗忘。由此,为了能够使学生能较为巩固的掌握知识点,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的各项知识点进行分类,将能够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进行主题单元化设计,即将相关知识点融入一个主题单元内,紧密围绕学生生活设置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主题单元的生活化情境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且使之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培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突出生活化,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从而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多围绕学生生活主题展开。

三、学生科学分组,教师适度指导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往往是在给学生布置一个个相互关联的任务中完成的,一般称为“任务驱动”。但每个智力障碍学生都是不同的:障碍程度的轻重、障碍类型的差别、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信息技术的基础均有不同。所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时,适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任务,分组的原则是组间的水平接近,组内由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同学带动基础弱的同学,好动、喜欢动手的同学带动性格偏内向的同学,障碍类型轻的同学带动障碍类型较重的同学。一般2-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

学生在组内完成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细致的观察学生的活动,适时有效的进行指导。适当的使用言语提示、动作协助等。指导要适度,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障碍程度与特点,指导或突出直观性、或突出趣味性、或突出启发性,或有进一步的展开和引申。但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如在确定组内学生难以将任务进行下去时应给予指导,在学生的任务进行中出现一些偏差,正思考、讨论时,不要去打断他,这就要掌握好一个“度”。

四、做好课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

智力障碍学生往往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制作具有较好视听呈现功能的多媒体课件,并设置一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使动觉型、听觉型、视觉型学生均可激发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是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够突出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有效结合

多媒体课件使用得当,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重难点。所以多媒体课件的风格、音视频呈现点和呈现时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设计都应有所侧重,应能够突出重难点、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不能喧宾夺主。

2.课件的风格设计符合学情要求

并不是色彩艳丽、动画过多、互动过多的课件教学效果就好。应给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特点进行设计。

3.课件中的素材不宜过多

素材过多,呈现的视听资料过多,反而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突出生活化情境

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与巩固信息技术所学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是实现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好方法。

五、小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希望能够丰富和发展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使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突出生活化,主题单元化,并通过学生科学分组、精美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有效教学,更有利于智障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猜你喜欢

培智障碍课件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心灵休憩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
选择障碍症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