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与自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0-07-23曹世琼

考试周刊 2020年6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兴趣初中数学

摘 要:从古至今,很多教育家都论述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很多科學家以及发明家也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兴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而且数学是一门以锻炼学生思维为主的学科,其需要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点展开类比、分析、推理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进行,那么就像是一个人在勉强吃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其结果只会引起消化不良。相应的,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学习,那么他们根本无法深入感受到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构建与灵活运用的全过程。

一、 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赛活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并能够促使学生表现出最好的自己。因此教师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竞赛活动,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计算方面的竞赛活动。虽然计算不是初中阶段的重点,但是计算能力依然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整式乘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定量的整式乘除练习题目,然后促使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时间以及计算结果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而且为了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每次的比赛成绩加以记录,然后一段时间后,对学生展开纵向比较,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口算抢答竞赛。如学生学习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任意一个整数的平方和立方,然后计算出答案的学生迅速说出答案。整数的平方,学生在小学时期经常用,所以这个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关键是整数的立方,以及2的平方根,3的平方根,5的平方根等,学生需要计算。只有学生脑海中非常熟悉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那么在计算开方时,学生才能迅速说出答案。

不仅是计算方面的竞赛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平面几何图形观察方面的竞赛活动。初中教材中会有大量的平面几何知识,学生需要在认真观察图形,了解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相应性质定理展开分析与论证,所以相应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性质运用能力就非常重要。而学生会在竞赛活动中保持较高的专注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几何图形观察分析方面的竞赛。

二、 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初步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并能够总结出其中的疑点以及难点,那么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就会更加积极,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为学生的积极互动而有所提升。而且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均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要结合学校以及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从而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例如《一次函数的应用》,如果学校以及班级学生均具备观看网络视频或者多媒体课件的条件,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导学案,从而促使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图文并茂地创设问题情景:王大强和张小勇两人比赛跑步,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问:王大强和张小勇谁跑的快?出发几秒后两人相遇?能否分别写出王大强和张小勇跑步时间与路程的函数解析式?

前两个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做出解答。关键是函数解析式的问题,学生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例题,学习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促使学生分享他们的课前知识构建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三、 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就是促使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互动交流,那么学生要想发表出恰当的观点和解题思路就必然要展开深入分析与思考,而且合作交流模式下,小组长会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情况,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主动发言,因而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只需要进行相应点拨学生就能明白,就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合作交流的知识点或者习题,从而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展开互动交流。如《一次函数的图象》,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相关性质。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做出“y=2x+6以及y=-x+6”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然后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图方法、过程以及结果。显然,描点法是基本方法,学生要分别在坐标轴上点出x为0,1,2等数值时,相应函数的y值,然后连点成线,做出具体的图象。当学生做出以上两个函数的图象后,教师再促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图象分析函数y值随自变量x值的变化规律,然后促使学生共同整理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练习题目展开合作交流。还是以《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例,当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函数图象基本知识点以及基本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具体可以是已知函数y=(2m-2)x+m+1,问当m为何值时,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当m为何值时,图象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解决这类问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图形结合,即,学生要明白图象过原点以及不过原点时函数解析式中相应的k值与b值。合作交流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出自主分析与解答,然后小组学生运用语言解释其运用图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进而共同经历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过程。

四、 整理归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整理与归纳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其能够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归纳,能够促使学生对具体的数学思想以及问题解决方法加以整理归纳。因为数学科目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练习题目非常多,而且很多练习题目其本质考核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基本的知识点展开整理归纳。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基本的知识点展开整理归纳。如《一次函数》,这一单元中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有变量与常量,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一次函数的性质等。关于这一单元,经常运用到的解题方法有数形结合以及求解析式时的待定系数法等。如询问某一个一次函数是否经过某一个象限,那么学生就需要结合函数解析式的k值和b值,想象其在坐标轴中的图形,然后做出相应判断。而且关于这一类型的题目会有很多种不同的题型,有给出解析式促使学生判断图形位置的,有给出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促使学生判断k值与b值的等,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加强整理归纳。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相应的数学错题展开整理归纳。学生的日常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题,出现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出现重复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日常练习中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纳。如学生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本,将错题加以摘抄,在其旁边写上出错原因,认真分析题目考核的基本知识点,并写上正确的解题步骤等。当学生认真分析了每一道错题,那么他们就能时刻提醒自己,进而才能不断降低错误率。

五、 巧设問题,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而恰当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上述内容中我们也提到,很多数学问题其本质考核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不妨循序渐进地提出与某一个知识点相关的多个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其展开多元化的理解与运用。如关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相关问题,具体问题可以是:已知一次函数图形与正比例函数图象y=3x平行,且经过点(2,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还可以是:已知y=kx+b过一、二、三象限,且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A(t,0),B(0,4),若三角形AOB的面积是6,求k、b的值。这两个题目算是求函数解析式中难度较大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以及待定系数法这两种方式展开解答与对比,从而促使学生明白不同题目中内在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关系等。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即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作答,教师对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每一节课的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整节课所学习到的基本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迅速回忆整节课的知识点,并作答;如关于函数性质的问题,教师可以画出关于一次函数的相关图形,促使学生对图形展开分析与语言解释等。

再次,教师要展开追问。即学生作答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其再次提问。追问能够促使学生注重其自身的逻辑思维与解决策略,能够促使学生理清每一道题目的解题策略。如上述提到的求函数解析式的题目,当学生做出解答后,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解释每一个步骤的解题依据和原因,从而由关注学生的解答结果专项关注学生的解答思维等。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地展开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竞赛活动,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内容展开合作交流与整理归纳,从而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并享受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希青.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4(6).

[2]虞益澜.有关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渗透与融合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

曹世琼,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兴趣初中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