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不同剂量不同种类,临床表现亦不同
2020-07-23
任何酒精只要摄入量足够大,都有可能中毒。不过有毒酒精一词传统上是指异丙醇、甲醇和乙二醇。及时认识和治疗这些物质相关的中毒有助于降低这些酒精相关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不仅讨论了三种有毒酒精,还讨论了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
1 乙醇摄入
乙醇中毒的症状既取决于血清浓度,也取决于个体摄入乙醇的频率。因此,每天消耗大量乙醇的人即使其血清乙醇水平与表现为小脑功能障碍的初饮者相似,也可能会出现清醒状态。(1)一般而言,摄入水平低于25 mg/dL与温暖和幸福感有关。(2)25~50 mg/dL水平会发生欣快和判断力下降。(3)50~100 mg/dL
水平发生失协调、反应时间/反射减少、共济失调。(4)100~250 mg/dL水平常发生小脑功能障碍(如共济失调、口齿不清、眼球震颤)。(5)>250 mg/dL可发生昏迷。(6)>400 mg/dL会发生呼吸抑制、保护性反射丧失和死亡。
2 异丙醇摄入
摄入异丙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醉酒,类似于乙醇摄入。异丙醇浓度在50~100 mg/dL范围内通常会导致中毒,导致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而浓度超过150 mg/dL时会出现昏睡或昏迷。心脏抑制可发生在浓度超过450 mg/dL的情况下。丙酮的存在可能会让患者的呼吸中发出烂苹果味。
3 甲醇摄入
与乙醇或异丙醇不同的是,甲醇幾乎不会导致醉酒状态。如果患者服用了乙醇,则甲醇中毒的症状或体征就会延迟。患者可能会抱怨头痛、恶心或厌食。偶尔,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过度换气的症状。由于甲醇中毒的主要末端器官之一是眼睛,患者可能会抱怨视力不佳。如果视力受损,眼部检查可能会显示瞳孔扩张和视神经盘充血,而且瞳孔对光线反应很小或没有反应。几天后,红色的视盘会变得苍白,患者可能会失明。通常,主观抱怨视力问题会先于体格检查发现之前。
4 乙二醇摄入
乙二醇中毒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称为神经期,可在摄入后不到1 h内发生,持续时间可达12 h。在此阶段,患者可出现醉酒。不过,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其他重要的发现。偶尔,低钙血症可能会在这时发生,导致肌肉痉挛和反射异常。(2)第二阶段发生在摄入后12~24 h,被称为心肺期。在此期间,患者经常发生轻度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可能发生。这些发现被认为是由于草酸钙晶体沉积在肺实质和心肌所致。在此阶段可发生明显的低钙血症、QT延长并伴有心律失常。随着代谢性酸中毒的进展,预计会出现换气过度症状。(3)第三阶段,也称为肾期,通常在24 h后开始。在此阶段,可发生侧腹部痛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乙二醇中毒患者的先兆表现包括为昏迷、换气过度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体格检查结果依赖于临床表现的阶段。因此,患者可能出现简单的醉酒或随着肾衰竭、心血管功能和昏迷的进展而逐渐出现更多的酸中毒。
在严重中毒的患者中,草酸钙晶体沉积可发生在脑实质内,并可诱发脑神经病变。这些情况通常发生在患者从最初的中毒中恢复的时候。颅神经Ⅱ、Ⅴ、Ⅶ、Ⅸ、Ⅹ和Ⅻ是最常见的受累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