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吻合状血管瘤1例

2020-07-20党琳琳侯东省林存虎宗园媛覃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分裂海绵状肉瘤

党琳琳,侯东省,林存虎,宗园媛,覃业军

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

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物,灰黄、灰红色,质软,半透明,肿物切面面积5 cm×4.5 cm,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图1)。镜检:肿物与周围肝组织界限较清楚,为非浸润性生长方式,周围肝组织未见受累(图2)。病变富于腔隙样结构,内衬单层细胞。高倍镜下可清楚观察到散在的鞋钉样内皮细胞,细胞核有轻微异型性,但无核分裂象(图3),间质较均一红染,呈透明硬化状,血管内散在分布小的纤维蛋白血栓,部分区域存在脂肪细胞化生(图4)。免疫表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图5)和CD34(图6)均阳性,SMA、vimentin阳性,CK、D2-40及S-10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

病理诊断:肝右叶吻合状血管瘤。患者术后2个月无瘤生存,未见复发及转移迹象。

讨论吻合状血管瘤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良性血管瘤,最初见于肾脏及睾丸,罕见的病例发生在肝脏[1]、膀胱[2]及卵巢[3]等均有报道。典型的吻合状血管瘤切面多灰红色,可呈海绵状并伴出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组织形态学特征包括[4]:非小叶结构;由交通状或吻合状的毛细血管组成;散在鞋钉样内皮细胞胞核有轻微异型性,但无核分裂象;小的纤维蛋白血栓;部分病例存在脂肪细胞化生[5]和髓外造血[6]。免疫组化标记内皮细胞标志物(如CD31、CD34)阳性。影像学示其有更强的侵袭性[7]。

鉴别诊断:(1)血管肉瘤:原发性肝血管肉瘤较少见,表现为高度恶性,预后极差,通常于6~12个月内发生转移或死亡,患者多有特定毒素的接触史,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或破坏性生长,肉瘤性的血管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多复层呈乳头状,细胞核有明显异型性,且核分裂象多见,但分化好的血管肉瘤易与其他良性或中间性肿瘤混淆,需充分取材且重视非典型区域,以免误诊。(2)海绵状血管瘤:发生率高,占血管畸形的40%,易累及内脏,以肝脾最多见;主要由扩张的薄壁大血管组成,管壁内皮细胞扁平状,或呈乳头状增生;管腔内充满血液,常见新鲜或机化的血栓形成。(3)鞋钉样血管瘤[8]或鞋钉样血管内皮瘤[9]:两者通常累及皮肤真皮层,极少发生于内脏。

①②③④⑤⑥

总之,吻合状血管瘤是较少见的血管瘤,尤其发生在肝脏。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常见的血管肿瘤如海绵状血管瘤进行鉴别,更需要与中间性或恶性血管肿瘤鉴别,尤其是分化好的血管肉瘤,防止过度诊断,避免过度治疗。

猜你喜欢

核分裂海绵状肉瘤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